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灰色童谣"充斥中小学校园,是一种"反学校文化"情绪的表现,是少年儿童以调侃、戏谑方式实现的亚文化的自我建构."灰色童谣"对于缓解压力、放松心情有一定的意义,但"灰色童谣"格调低下、内容不健康,对少年儿童的心智成长会带来不良的影响.老师、家长应加强与少年儿童的心灵沟通,组织编创健康向上的"新童谣",驱逐"灰色童谣"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2.
"灰色童谣"在中小学生群体中已经流行起来,它的流行折射出大众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学生对学校话语霸权的反抗等问题。为此,学校在加强德育建设的同时也应该加强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紧密联系,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话语权,全社会通力合作让青少年伴随着健康的童谣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3.
童谣简洁明快、朗朗上口,是少年儿童成长中的好伙伴,对少年儿童美好情感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它是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一种不可忽视的特殊教育形式。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童谣在少先队文化中的作用。但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粗俗童谣""灰色童谣""不良短信童谣"像一股暗流,在校园悄然流行,如果任其发展,就会严重危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4.
童谣是一道营养丰富的心灵鸡汤,它以短小整齐的形式、明白浅显的内容、朗朗上口的韵律表达不同的情趣和事理,滋养着儿童健康成长。好的童谣,为孩子们稚嫩纯真的童年增添了一抹亮丽、灿烂的色彩。可是,在不少地方,健康向上、悦耳动听的校园童谣正渐趋失声,内容低俗的"灰色童谣"趁虚而入。"灰色童谣"传递消极、暴力、颓废等不健康的内容,对儿童身心健康极为不利。儿童需要健康童谣的滋养,在"阳光童谣"与"灰色童谣"的争夺战中,儿童文化建设显得愈加重要。我们呼唤作家以及教育工作者搜集儿童生活中积极、有趣、幽默、精彩的东西,创作出越来越多的使用儿童语言、充满童趣的作品,引导儿童阅读、吟唱优秀童谣,让"阳光童谣"照亮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相似文献   

5.
文化现象:童谣是什么?今天的孩子是否喜欢唱童谣?又喜欢唱什么童谣当"灰色童谣"充斥校园时,新童谣的出现意味着什么?日前,我们欣喜地看到,北京市许多小学正红红火火地开展着"新童谣创编和传唱"活动,这无疑为"灰色童谣"的侵入筑起了一道"防火墙"。丰台五小银地分校开展的"童谣唱响校园,皮筋舞动童心"主题活动,以"新童谣 新游戏"的形式,围绕文明礼仪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做新时代的文明好少年。队员们通过编、写、画、唱、跳等形式,把新童谣演绎得多姿多彩,为校园增添了一抹明媚的春光。如今,"编唱新童谣、传唱新童谣"活动正在积极健康地朝着深度拓展,这些重要举措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从灰色童谣看当前基础教育文化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由于教育工作中人文精神的匮乏,多元文化的冲击与学校文化建构的相对滞后,致使灰色童谣通过多种途径在学生中广为传唱,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灰色童谣作为一种特殊文化反映了基础教育文化功能的缺失,需要从树立正确教育理念以引导合理教育行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以应对多元文化,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文化与学校隐性文化建设,以加强基础教育文化功能来逐步消除灰色童谣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让学生远离灰色童谣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灰色童谣作为一种特殊文化,反映了基础教育文化功能的缺失,需要从树立正确教育理念以引导合理教育行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以应对外来文化,以社会主流文化引导学生积极应对多元文化,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文化与学校隐性文化建设等方面强化基础教育文化功能,逐步消除灰色童谣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让我们荡起双浆,小船儿推开波浪……”听着爷爷唱起小时候的童谣,是那么温馨。爸爸、妈妈也轻轻地哼起“了晚风轻拂澎湖湾,白浪逐沙滩……”幸福洋溢在他们的脸上。看着他们的高兴劲儿,小强边做作业,边唱起了自己的“灰色童谣“”:在我心中,老师最凶,晚上补课到九、十点钟;回到家里,老妈最凶,盯着作业从不放松;父母不在,老子最凶,拳打脚踢,发泄一通!”哼着、哼着,小强对着作业本就乱画一通。通过以上情景可以看出:优秀的童谣是小朋友们成长中不可缺少的文化养料。稚嫩纯真的岁月,因为有了优秀童谣而丰盈起来,“而灰色童谣”表现了同学们对…  相似文献   

9.
从灰色童谣看大众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娱乐性、流行性和大众参与性为特征的大众文化波及全国。大众文化在我国的传播,一方面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了一个相对自由和宽容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它又以灰色童谣的形式侵蚀了校园生活。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编后语     
童谣就像压缩了的文化饼干,融合了多种文学元素,它短小精练,琅琅上口,易学易记,便于传唱,很适合少年儿童的欣赏心理。健康的童谣,如心灵的鸡汤,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对我们品德的形成、情感的陶冶、行为习惯的养成、语言美感的熏陶都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我们去传唱、去表演、去创作这类童谣,就能从中摄取丰富的营养,促进我们健康、活泼地成长。当我们长大成人后,这类童谣也许依然存留心间,成为我们美好的记忆。“灰色童谣”流行于校园,值得同学们警惕。这类童谣嫁接了一些成人文化的成份,融入了某些社会流行元素,以戏谑的方式宣泄着某种…  相似文献   

11.
教学缘起《月光启蒙》是新入编苏教版语文教材的一篇内涵丰富的散文。作家孙友田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伴随下,听母亲唱童谣和讲神话故事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也说明了童谣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课文语言优美,其中的童谣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富有文化品位,深受儿童喜爱。然而,当今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优秀的童谣正在淡出儿童的生活,已成渐渐远去的天籁之音,儿童口耳相传的却是诸如“祝你一路顺风、半路失踪……”等灰色童谣。如何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弘扬民族文化,让儿童亲…  相似文献   

12.
王军利 《文教资料》2006,(28):123-124
曾几何时,形式简短、琅琅上口的儿歌、童谣,不仅给少年儿童的生活带来无穷的快乐,还给他们以美的启迪和向上的力量。现在如何呢?经过调查笔者以为中小学校园童谣所凸现的一些内容的确应该引起我们深思,尤其是校园灰色童谣的兴起更应引起重视。一、校园灰色童谣的表现所谓校园灰色童谣是相对于校园绿色童谣而言,像《跳长绳》“长绳飞舞真有趣,健康向上有活力。你跳来,我跳去,你冲出,我钻回。运动场上热哄哄,欢声笑语精神爽。努力炼就好身体,用心考取好成绩。”就属于绿色童谣,这类童谣目前与校园灰色童谣发展相比,不容乐观。校园灰色童谣表现…  相似文献   

13.
曾几何时,形式简短、琅琅上口的儿歌、童谣,不仅给少年儿童的生活带来无穷的快乐,还给他们以美的启迪和向上的力量。现在如何呢?经过调查笔者以为中小学校园童谣所凸现的一些内容的确应该引起我们深思,尤其是校园灰色童谣的兴起更应引起重视。一、校园灰色童谣的表现所谓校园灰色童谣是相对于校园绿色童谣而言,像《跳长绳》“长绳飞舞真有趣,健康向上有活力。你跳来,我跳去,你冲出,我钻回。运动场上热哄哄,欢声笑语精神爽。努力炼就好身体,用心考取好成绩。”就属于绿色童谣,这类童谣目前与校园灰色童谣发展相比,不容乐观。校园灰色童谣表现…  相似文献   

14.
张喻 《文学教育(上)》2010,(23):152-152
随着中小学校园"灰色童谣"的越来越流行,它的流行内容、流行原因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这种"另类"童谣犹如一面镜子,它清晰地折射出基础教育理念中人文精神的丧失、课程文化发展的相对滞后等问题。为此,我们的学校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让这种童谣回归本色——"绿色"。  相似文献   

15.
史峰 《福建教育》2005,(5A):16-16
灰色童谣不是凭空而生的,把传唱“灰色童谣”的账算到孩子们头上,委实有些不公。  相似文献   

16.
快乐的童谣     
[美玫的话] 这期“小舞台”编发了一组健康活泼的新童谣。童谣曾经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可爸爸妈妈的童谣词儿太老了,唱起来没劲;眼下流行的一些“灰色童谣”又思想消极,内容低下,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成长。怎么办? 为了促进我们的全面发展、身心健康,“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纽委会办公室在征集、评选歌曲的同时,又向少年儿童和成人征集能体现民族精神并深受少年儿童喜爱、便于流传的新童谣,为大家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下面这些童谣是美玫从来稿中精选出来的,推荐给大家,美玫希望大家迅速行动起来,创作更多更好的新童谣!  相似文献   

17.
童谣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节奏明快、琅琅上口,深得孩子们的喜爱。但是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中,孩子们内心深处喜爱的有些东西却没有正规的渠道来获得。因此,校园里常会流传一些不够健康的灰色童谣。我  相似文献   

18.
童谣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中的较为重要的辅助工具,绿色童谣能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知识。但是小学生中也会流传一些消极的"灰色童谣",这些"灰色童谣"会影响小学生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起到消极的作用。因此,为了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健康,小学教育要提高对小学生唱响绿色童谣的重视。本文就唱响绿色童谣丰富小学生活进行了研究,根据不同的学龄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提出了几点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19.
《小火炬》2005,(9)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股“灰色童谣风”在校园间悄悄流传。同学们在上学放学的路上轻唱的不是“小老鼠,上灯台,偷吃油,下不来”,却是“读书苦,读书累,读书还要交学费,不如加入黑社会”。“这些‘童谣’是从朋友们那儿听来的。”一位同学不好意思地说,“如果你不会唱,就会受到别人的嘲笑。要是谁有了新的‘童谣’,身后就会跟上一群‘小兵’。”“为什么孩子们喜欢这些‘灰色童谣’?”福州仓山实验小学的陈亚君校长思考着这个问题。她发现,老师和家长们把越来越多的精力花在“抓”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却忽视了他们心灵的成长。“现在的孩子们懂得很多,想得也很多,他们的心里有这样那样的迷惑和苦恼,又没办法和老师家长们交流,于是‘灰色童谣’就乘虚而入了。”  相似文献   

20.
今天,孩子们正"淹没"在铺天盖地的广告和快餐中。垃圾文化正蚕食儿童心灵,让孩子们的童年越来越商品化和庸俗化。孩子会背的广告词多于经典名言;经典诗词知之不多,而传诵灰色童谣却乐此不疲。正所谓:垃圾食品有害健康,垃圾文化毒害思想。在这种不良文化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其发展是令人担忧的。古人说:"蒙以养正,圣功也。"少儿时期,思想单纯,犹如一张白纸,正是培育正人君子的最佳启蒙时期。大量科学研究也表明,儿童心性纯净,是人的一生中记忆力最强的黄金阶段,也是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