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N+离子注入选育色素产生菌Monascus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10 keV的N+离子注入,对产红色素红曲菌进行了诱变选育.在确定最佳注入剂量后,经过两轮离子注入诱变筛选,选育出1株高产突变株,红色素色价提高38.1%,且色调适宜.经传代培养,其高产性状能稳定遗传.对该菌株的发酵特性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利用转座子Tn5-Mob系统,诱变普通田菁根瘤菌Rc6,Kmr菌落出现频率为3.0×10~(-7).从150个Km~r突变菌株中筛选出了3个结瘤延迟的突变株.并对结瘤突变株的形态、生理生化性质和质粒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突变株除了结瘤延迟和抗卡那霉素外,其它性状与野生型基本相同,它们均具有一个大小约200Md的质粒.  相似文献   

3.
离子注入诱变选育之江菌素产生菌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之江菌素产生菌玫瑰黄链霉菌杭州亚种93-15-32菌株为出发菌,研究离子注入微生物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各剂量N^ 离子注入之江菌素产生菌的总变异率达42.4%-73.0%,其中正变异率达5.8%-38.2%。通过9批诱变实验,筛选到一株高产菌株94-49,效价比出发菌株提高4倍多。通过5代传代,产素性能能稳定遗传,并通过了400L发酵罐中试。实验结果表明,离子注入处理是一种有潜力的微生物诱变育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日前,由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孙建光博士主持的项目——“高效固氮、改土微生物资源筛选与菌剂研制应用”通过专家鉴定。专家认为,该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项研究针对我国农业生产中耕地质量下降等突出问题,从微生物资源入手,开展了菌种收集、特性研究、高效菌种筛选、功能菌剂研制、应用效果测试和田间试验示范等工作,不但发现了类芽孢杆菌属和芽孢杆菌属是作物根际和农田环境中自生固氮微生物的优势种群,还发现假单胞茵属、根瘤菌属和芽孢杆菌属是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内生固氮茵的优势种群等等。  相似文献   

5.
以一株纯化稳定螺旋霉素生产菌株(SPM16-92)为出发菌株,采用新型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进行诱变选育,经过大量诱变选育工作,筛选出四株突变菌株,相比出发菌株,突变株SPM16-303效价提高了21.7%,且性状相对稳定;以生产稳定菌株SPM16-92为实验菌株,在发酵瓶培养前期分别添加不同的前体,结果表明,在发酵开始20h左右时,添加0.5%的正丙醇发酵效价能提高10.3%;以突变菌株SPM16-303为出发菌株,验证添加前体工艺,在突变提高基础上还能提高6.7%,突变菌株以添加前体工艺验证,相比原工艺生产菌株效价提高了28.4%。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2007~2012年间涉及植物诱变育种专利的申请状况、法律状态以及审查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其不具备实用性的实质在于碱基的随机变化。通过对一个典型案例的分析,从权利要求的保护主题、说明书的充分公开、新颖性和创造性以及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四个方面提出了关于植物诱变育种专利的申请策略,引导申请人以植物诱变育种的前期成果为基础进行深入研究,发掘可专利性的主题,建议申请人对诱变新品种进行保藏从而满足生物材料公开充分的要求,并在撰写申请文件前进行必要的检索,在保证申请具备新颖性和创造性的前提下使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与申请人对现有技术所做出的贡献相适应,从而促进申请人撰写出高质量的专利申请文件。  相似文献   

7.
王敏  贺潇 《金秋科苑》2012,(14):46-48
——太空育种—— 近百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国家品种认定太空育种,又称航天工程育种,是利用空间宇宙粒子、微重力、弱地磁等综合因素诱变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具体指利用返回式卫星、飞船等,在空间环境对农业生物的诱变作用来产生有益的遗传变异,返回地面后,通过进一步选育,创造农业育种材料、培育新品种的农业生物高技术育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150株三元能量处理妥布拉霉素(TOB)正突变株的筛选研究,通过初筛获得25株TBO突变株,从中分离出15株高产菌,进一步复筛双从中挑选出5株产量更高的产高菌株。通过最佳培养基配方的发酵试验,确定联抗性能最佳的菌株为QB-130-S1。实验表明:三元能量用于TOB菌诱变,不仅提高了产抗水平,而且菌株生长时间缩短,经4次传代,高产菌株的遗传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9.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Hs27α菌株经UV诱变后,分别置于31℃、40℃等不同的温度下培养,结果表明:在胁迫温度40℃下培养,子代菌株中正突变菌株(指产酒量高于对照的菌株)的平均产酒能力明显高于31℃下培养的菌株。31℃下培养的正突变菌株的平均产酒量提高4.89%,而在40℃下培养的则为8.75%。用15种随机引物对出发菌株与UV诱变子代菌株进行总DNA的RAPD测验证明,在接近抑制生长的胁迫温度(本文为40℃)下培养获得的子代中,DNA水平的变异程度比在31℃的要高得多。这一方法较大幅度提高了酵母紫外诱变选育高产菌种的效率,也为酿酒酵母UV诱变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作者简要地论述了微生物技术的某些发展前景:固氮能力直接从细菌到植物的可能转移;通过单细胞蛋白质和发酵来满足日益增长的食物需要;抗菌素的微生物生产;以及生物沼气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航天诱变的特点、主要因素和航天育种的生物学效应、研究现状等方面概述了国内外水稻航天育种研究的进展和成就,并就我国航天育种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展望。  相似文献   

12.
<正>说到太空植物,就得先说太空育种。太空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就是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高真空、宇宙高能离子辐射、宇宙磁场……)的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培育新品种的作物的育种新技术。太空育种具有有益的变异多、变幅大、稳定快,以及高产、优质、早熟、抗病力强等特点。其变异率较普通诱变育种高3~4倍,育种周期较杂交育种缩短约1倍,由8年左右缩短至4年左右。  相似文献   

13.
从航天诱变的特点、主要因素和航天育种的生物学效应、研究现状等方面概述了国内外水稻航天育种研究的进展和成就,并就我国航天育种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展望。  相似文献   

14.
现代育种技术在药用植物品种改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忠华  朱东亮  俞超 《科技通报》2010,26(1):88-92,119
阐述了现代育种技术在几种代表性药用植物品种改良中的应用,如转基因技术、分子标记选择技术、诱变技术、组织与细胞工程技术等。同时,对药用植物育种技术与种质改良方向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与讨论,以期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形态和高产小诺霉素特性对三元能量诱变株(Q410)和激光诱变株(5G4—1)进行比较,证明它们的特性是稳定的、可遗传的。在工业菌种的选育方面开辟了新路子,对于三元能量的作用效应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三元能量、紫外线(UV)、硫酸二乙酯(DES)、吖啶橙(AO)、DES+UV+AO复合处理对妥布拉霉素产生菌-黑暗链霉素(TOB)的诱变作用。从1500株正突变株中筛选出产高性能最佳的菌株为QB+130-S4。发酵单位提高了85.12%,主组份含量由41.25%提高到56.08%。三元能量用于TOB菌种诱变不仅提高了产抗水平,而且菌株生长时间缩短,经4次传代,高产菌的遗传性能稳定。三元能量应用  相似文献   

17.
Genome Shuffling技术是将传统诱变技术与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相结合,较传统诱变育种有高效快捷的优点,近年来不断被应用于制药、食品制造、环境工程等众多领域的菌种改良研究中.本文综述了Geriome shuffling的原理及在育种方面的最新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8.
据媒体报道,美国全球能源公司(GRC)发明了一种回收利用塑料的新方法——利用一台特制的巨型"微波炉"把塑料还原成燃油和可燃气体。这项工艺的关键是一台拥有1200个不同微波频率的机器,可以对特定的碳氢化合物进行处理。当原料在适当波长的  相似文献   

19.
研究恒星形成的天文学家会使用望远镜在可见光波段上来观测星云。在星云的内部,温度非常低的尘埃会发出亚毫米波和微波辐射。在电磁波谱上微波处于无线电波和红外光之间,波长范围在1毫米到30厘米。你家的厨房中也许就放着一台微波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对它已经相当熟悉了。微波炉会使用特定频率的微波来激发水分子。由于大多数的  相似文献   

20.
用三元能量对谷子进行了诱变处理,并对S2的主要性状进行了分析,了解某些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为谷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