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把书卖出去,把钱收回来",这是出版社生存和发展的硬道理. 现在,众多出版社感到迫在眉睫的问题是既不能把书卖出去,又不能把钱收回来.不少出版社的库存月月增加,退货率年年上升,30%以上的退货率越来越司空见惯,同时,来自书店的回款越来越艰难,回款周期越来越长.于是,出版社尴尬地陷入入不敷出的窘境.  相似文献   

2.
在农业科技图书高退货的背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农业科技图书的出版可谓是日新月异,我们在深感欣慰的同时,也有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各书店的高退货率.据统计,由此造成的退货率一直高居两位数,多数出版社反映,退货率通常保持在15%~25%之间,原先那种单一按销售码洋核算的经济效益后面增添的是更多的经济泡沫,也即退货.如今,正确认识、审视农业科技图书高退货的误区已被大多数出版社提上日程,值得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新中国出版业50年的发展历程中,出版社和新华书店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不少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出版社出版图书结构不合理,部分书店经营管理不善造成图书库存积压,书店退货量大,从而导致了出版社和新华书店相互指责,意见分歧。如何冷静分析,理顺社店关系,加强社店联合,降低退货率,使社店真正按市场调节的规则来运作,互惠互利,发挥国有企业的优势,这已成为业内有识之士研究的焦点。笔者在此谈点个人意见。出版社造成库存积压和退货率上升的原因出版社的领导、编辑…  相似文献   

4.
当前国内各出版社对多元化经营尝试不多,至多是办杂志.开网上书店等,总体收入几乎全部来自图书销售收入.这无疑加大了出版社的经营风险,一旦书店回款不及时,或图书市场不景气,出版社的资金流即全面紧张.对于出版行业来说,在发货折扣越来越低,退货率越来越高,回款周期越来越长的情况下,多元化经营更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出版事业的日益繁荣,许多出版社与各地书店纷纷建立了特约经销关系。我们漫步于上海街头,时常可看到在一些书店门市部的大门口,悬挂着“某某出版社特约经销处”的招牌。读者们走进店堂,也确实能感受到这里的图书陈列、环境布置都颇有特点。有关出版社的图书品种齐全、备货充足,到书时间也比其他书店提早十多天甚至两三个月。有的书店还为特约经销的单位设计布置了专题橱窗,形象地介绍了出版社的性质、任务和出书方向;有重点地为该社开展了新书预订、缺书代办或外地邮购等业  相似文献   

6.
一、建议上海的出版社使用同一网上交易平台进行BtoB的电子交易. 出版社一直沿用"电话/传真→制单→发货"的流程,效率低且成本高.书店方面也有同样问题,例如制单一项,出版社和书店都要把同样的数据输入到各自的电脑管理系统中,重复劳动多.目前国内已有数家公司建成了各自的网上图书交易平台,有针对出版系统开发的,也有针对书店系统开发的,且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7.
访美拾零     
美国当前图书销售中退货率越来越高,前几年退货率平均是30%,现在已经到37%,其中图书退货一般占1/3,期刊退货达到40%以上,这对出版社来说是一个很沉重的负担。原因是竞争激烈,雷同的书多。因此,现在是印量少,印次多,提高了成本。 在谈到中国的出版社与美国的出版  相似文献   

8.
一般图书主要是指除课本(含大中专教材)、图片类(含年画)以外的各类图书。这类图书从征订到出版的品种数量最多,读者面最宽,但是,销售比重却不到20%,且有每况愈下的趋势(剔除列入文教类和少儿类的教辅读物)。读者喊买书难,作者喊出书难,书店喊卖书难,出版社亦喊出书难。究其原因,过去一直停留在出版社怪书店订数上不来,书店怪出版社选题有偏差,出书质量上不来。尽管店社双方都想尽了办法,仍收效甚微,困境依然是困境,无法走出沼泽地。那么,这令人焦虑的“沼泽地”究竟是缘何形成的呢?  相似文献   

9.
练小川 《出版参考》2011,(21):41+45
今年5月18日,亚马逊成立了自己的惊险小说出版社"托马斯与默瑟"(Thomas & Mercer),这个名字来自亚马逊总部附近的两条街道。亚马逊介入图书出版,让传统出版社多了一个竞争对手。但是,作为世界最大的网络书店,亚马逊早已经是传统书店的眼中钉肉中刺。现在,面对亚马逊旗下的出版社,传统书店又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经亚马逊出版的图书,该不该进货呢?  相似文献   

10.
台北书店一律开架售书,一般分类陈列,也有专门辟出新书或畅销书的陈列地方;也有提供出版社专柜的。地球出版社就在书店街上一家综合性书店里设有专柜,他们出版的《我的医生》一书作为家庭常备的医学参考书很受欢迎,今年3月印到11版,印数大约10万册,这本16开900多页的精装书定价新台币1200元(约合人民币400元)。据说,台北的书店对于新书一般只要3册,其中1册放在门市陈列。售出就及时上架或用电话向出版社进货。商务印书馆门市的书库设在二楼,就是便于缺书时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图书出版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在图书出版与市场需求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一方面,图书品种上升,而图书库存不断增多;另一方面,回添图书品种越来越少,而图书退货率不断上升.如果把这种情况用一条河流来比喻,出版社的图书选题好比上游环境,而书店的退货好比下游返流.  相似文献   

12.
有关统计显示,马来西亚总人口约2000万,各类语言文字出版社有500家,大约4万人有一家出版社;各类语言文字的书店约4000家,大约5万人才有一家书店,而主要销售中文书的书店只有约50家。 马来西亚每年出版中文书有730余种,其中文学类书只有50种,仅占6.8%。相比之下,非文学类书占了大部分,共有680种之多,比例高达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5月20日到6月5日,第六届北京国际儿童图书文化节在王府井外文书店举行。本次“童书节”新增了欧洲童话书,其中有多种新书与英美同步上市。据书店的负责人介绍,本次“童书节”之前,外文书店专门安排业务员到意大利的国际儿童图书博览会上物色图书,并从中挑选了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国的童书作品,例如美国童书女作家贝弗利·克莱瑞写的《雷蒙娜》系列、深受男孩子喜爱的《蚂蚁雄兵》系列和《短裤上校》系列,还有美国工人出版社和创意孩童出版社推出的外型为汽车、动物、太空船等的“异形书”等等。三楼的外版童书无论内容还是装帧质…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记者鲍红)一日与一个出版社的朋友逛书店,朋友十分郁闷:自己策划的本版书被摆放在不起眼的角落,而他们出版社与文化公司合作策划的图书却摆放在很显眼的位置.这位朋友很是抑怨,心理很不平衡:为什么他们的书就能这么靓!?  相似文献   

15.
文摘荟萃     
一份出版统计报表公布于世,使人亦喜亦忧。喜的是:1992年全国销售图书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7.4%;忧的是:全国库存书猛增到40.24亿元,比上年增长28.15%,超过了销售增长幅度。库存过多,还是造成新书订货下跌的直接原因之一。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许多出版社反映新书订货日见萎缩,许多品种全国订数只有几百册,有的甚至降到冰点——订数为“零”。据有关人士分析,库存上升有多种原因,其中有的属合理因素(如常备书、重点书增加),但有很大一部分属于不合理因素,例如: 1.出书品种增加过快,重复出版严重; 2.书价上涨过快,读者望而却步; 3.读者文化消费结构畸形,文化程度不高,影响购书; 4.盲目进货,损公肥私。由于出版社和书店多数是负债经营(向银行贷款),  相似文献   

16.
这几年很多人在讨论台湾出版产业衰退的问题,从景气变差、读者不买书、翻译书泛滥到折扣战以及通路为王,都有人视为主因. 不过,说来说去,大抵上都是别人的错,上游出版社怪下游通路大打折扣战,下游通路怪上游出书太多,实体书店怪生意都被网络书店抢走,小书店怪大书店竞争…… 一个产业之所以衰退,本来就不可能只有单一原因,更别说像出版这种常年供给过于需求的特殊产业,几乎只要没抓准市场风向,即便市场向上增长,自己也会感觉是在衰退.  相似文献   

17.
网上书店在台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台湾网上书店的特点 1.类型多、初具规模台湾网上书店主要有四种类型(1)大出版公司的网上书店。目前台湾的网上书店大都是出版社为了推销自己出版社的书籍而设立的。其中比较著名的如远流出版社的“远流博识网”和天下文化出版社的“天下网上书店”。这些出版社依托已有业务网络资源进行网上发行与零售,对图书的发行和读者的心态有着深入的了解,能分析预测图书销售的走向,并且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作保证。(2)虚拟网上书店。这是一种纯粹的网上书店,主要特征是没有物理库存管理,通过与出版社或书店进行物流合作来实现图书销售。严格来说,这种书店只有“博客来网上书店”和“台湾亚马逊  相似文献   

18.
从图书销售角度看,日本和美国出版业的差别很大。 日本自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根据“维护零售价格协议”,几乎所有图书(精装和平装)及杂志,从出版社到全国批发商到零售书店,全都实行委托寄销制,也就是说,只有在图书实际卖出去以后,出版社才能收到货款。同时,根据“协议”,出版社、批发商和书店都必须按书刊上的定价进行销售,不给折扣。未卖掉的书和多印制的存书,如想降价销售,须经出版社的许可。大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出版业的发展,图书品种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图书能展示的物理空间却有限,甚至还在下降.书店为了讲求效益,业务员为了能顺利通过绩效考核,导致图书上架的时间越来越短.所有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导致大量的退货.然而,功能较强的网络书店的发展规模目前还不是很大,比较强势的也就寥寥几家;出版社网站的在线购书功能尚未完全开拓,且受品种数量和内容范围的限制,引导读者购书的现实性尚不强.这也迫使出版社把图书发往传统的书店,从而导致书店"书满为患"、退货增加.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出版机制 ,出版社出书 ,新华书店卖书 ,分工明确。尤其是地方出版社 ,所出的书都归新华书店包销。新书即将出版时先征订 ,按订数开印 ,新华书店全部收入库存待销。当时出版社不设仓库 ,出的书全备在新华书店仓库里 ,每半年书店与出版社结一次账 ,年年如此。目前情况大不一样 ,书店实行了零库存 ,即一段时间内卖不掉的书全部退还出版社 ,社、店一家变为社、店分家。出版社就只好建起了仓库 ,采取自己承担风险 ,主动备货的策略。一个中小型的出版社 ,库存常达到数千万码洋 ,压力很大。这里有几个原因 ,一是书店实行了零库存 ,迫使出版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