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举重是一项很古老的运动。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利用举石头、用一根木棍在两头扎上石块等来锻炼体力和训练士兵。官家还把举重做为武考项目。现代举重运动更是为人们所热衷,在第一届奥运会上就有举重项目比赛,训练手段也是越来越丰富,运动成绩更是越来越高。少年举重运动员是举重事业的继承者,是举重事业发展的希望和未来,如何把他们培养成为举重事业的栋梁是举重教练员深思的问题。少年举重运动员由于生理特点的局限性,在举重运动的训练上要保护少年举重运动员健康的成长发育,要科学的把握少年举重运动员的成长规律,科学的安排训练强度和运动量。仅就少年举重运动员的骨骼和肌肉两方面浅谈少年举重运动员训练。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影响举重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因素是力量,力量是举重的专项素质,因此,举重的专项身体训练也就是力量训练。举重比赛比的是谁举得最重,训练中运动员就要经常举起极限的重量。但举得重,时间就不能长,因此举重的专项力量训练有它明显的特点。本文就举重运动员专...  相似文献   

3.
在举重项目长期训练过程中,少年时期训练起着重要作用。从我国和省优秀举重运动员来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少年时期,就打下良好的全面身体素质基础。实践证明,基础训练好的运动员,将会全面发展成为一名高水平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4.
前言 举重运动员腿部力量训练主要是发展股四头肌和臀大肌,因为只有提高这两大肌肉力量,才能提高运动员的蹲起能力,在做下蹲抓、下蹲翻时才能站起来,举重运动员腿部力量大小与举重运动员专项成绩密切相关,举重运动员必须要有强大的腿  相似文献   

5.
举重运动员的身高问题,早在六十年代初期苏联的举重科研人员就已开始了研究,他们发现举重运动员的身高、体重、运动成绩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以后保加利亚科研人员的研究再次证明了这点。  相似文献   

6.
根据近年来举重运动获得的结果显示,大多数级别都在飞快地进步,并有不断增长的趋势。同时我们注意到获得冠军者他们的平均年龄在减小,因为青少年开始练习举重的时间要比过去早得多。然而近十年的举重专门文献中,很多作者通过长期以来的研究主张开始从事举重训练的最佳年龄大约为十岁。在最近欧洲及世界三大赛举重统计资料显示,获得冠军的年龄约在18—19岁,他们从事举重训练的周期为6—8年,这证明了举重运动员是由早期训练开始的。训练阶段青少年参加举重训练是从选材的最初阶段开始到在国际比赛中获得名次,有以下几种结构:  相似文献   

7.
1 前言在多年的训练实践中发现,往往条件很好的14—15岁少年时就“人为”地赶成绩,不考虑自己的年龄特点经常采用男子式高级举重运动员通常采用的训练手段和方法,这样几年训练下来,运动成绩上不去还损害了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健康,这是值得思考的。14—15岁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的训练练程度和身体发展的水平与成年举重运动员有极大的差别。因此,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的训练不管是解决的任务或者是训练方法和成年举重运动员相比是截然不同的。2 实验对象和方法实验对象为14—15岁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分两组,每组5人,训练…  相似文献   

8.
随着举重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少年举重运动员训练方法也在变化,许多资料表明,现代少年举重运动员身体发展水平大大超过已往少年,采用什么样训练才能使他们的身体机能得以提高,而且使运动员成绩稳步上升?怎样训练才能让他们成为一名攀登高峰的优秀人才?对这个问题还需进一步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举重运动员,一般从12—13岁开始举重训练,到20岁左右(个别的要到22岁)才能全面成熟。因此一个优秀举重运动员的成熟,从开始学习举重的年龄算起大约需要5—6年的时间才能出成绩,但是这段时间里尤其以前3—4年的基础训练最为重要。为此有必要根据少年举重运动员的特点,认真研究和探讨因材施教的问题。当我们选中了一些基本符合举重运动员条件的苗子后,他们当中身体条件各不  相似文献   

10.
举重,在我国体育发展史上,有着较大的贡献。从1956年至今.我国举重运动员十二人三十六次破十二项世界纪录;在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又夺得4枚金牌,再一次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但是,当今世界纪录表上已没有中国运动员的名字。世界,亚洲举坛正在高速前进。最近十年,我国各级单项纪录的平均进步幅度比世界纪录低七公斤以上,提高幅度低3%……。为了使我国举重运动赶上世界水平,在举重早期专门化训练上狠下功夫甚有必要。一、早期专门化迎来了高水平。当今苏联在三十项世界纪录中保持了十六项,这与苏联实行早期专门化训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他们的举重运动员从11—12岁、甚至9—10岁就开始进行系统的科学训  相似文献   

11.
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之前,他们应吃怎么样的食品?这个问题至今尚有许多争议。早在六十年代,经验丰富的运动员和举重运动员就想证实在开始比赛之前吃牛排和鸡蛋这一论点。然而,科学界人士认为他们所期望的才是解决这个问题较为理想的途  相似文献   

12.
通过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方法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举重7个级别的全部赛事成败率进行了技术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本届北京奥运会女子举重试举成功率比上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抓举比赛中的后掉次数比前掉次数高;挺举的上挺失败次数高于下蹲翻失败次数;北京奥运会女子举重的试举方案比上届增多;同时,对各国运动员试举技术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表明,运动员技术发挥不稳定、实力不足和比赛心理素质不好是造成试举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优秀举重运动员的理想体重及判别程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2004-2005年国家举重集训队(北京)的67名优秀举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跟队观察和测试的研究方法,对优秀举重运动员的多项指标进行监测,力求对举重运动员理想体重的概念、判别依据和判定程序等问题有更好的认识.主要研究结论: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的理想超标体重百分比为女子2%~6%,男子3%~7%;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的理想体脂百分比为女子12%~18%,男子5%~14%;判断一名举重运动员的体重是否理想,还应注意观察其训练与身体机能状况;举重运动员理想体重的判别依据包括理想的体重变化范围、理想的体脂百分比、良好的训练情况和身体机能状态的正常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举重运动是一项力量性运动,经常地科学地练习举重,可以发展力量,而力量又是一项重要的身体素质。它是一切运动项目最基本的素质,也是举重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科学的举重训练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有良好的作用。相反,长时间的过度训练可以影响人体的发育,特别是对心脏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心脏的 X 线测量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心脏机能状况,有人曾对运动员进行过心脏 X 线测量和分析,但专题对举重运动员的心脏进行 X 线测量分析甚少。为了探讨举重训练能否引起心脏 X 线形态的改变以及改变的程度如何,  相似文献   

15.
根据少年举重运动员的生理、心理特点,将皮格马利翁效应运用于少年举重运动员的训练中,可以提高少年举重运动员的自信心;有利于发挥少年举重运动员的主体作用;建立良好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关系,有利于提高少年运动员情感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6.
西子湖群英荟萃如果说力的竞技也需要美的环境的话,那就再也没有比四月的杭州更适于举办大型举重赛了。但见西湖水满,碧波潋滟,苏堤绿柳如烟,再加上处处红的桃花,白的玉兰,把个大赛前的紧张气氛一洗而光,人们有理由期待佳绩将由这儿产生。第十七届亚洲举重锦标赛于一九八五年四月十五日在杭州开幕,各国记者十三日已云集浙江宾馆。赛前,十多个国家的八十余名运动员先后抵达杭州。去年在伊朗举办的第十六届亚洲举重锦标赛,只有八国四十八名运动员参加,本届至少有十二国八十名运动员已汇聚杭州;上届仅以二流队参赛的我国  相似文献   

17.
<正> 举重运动员用力的特点是要求运动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最大的肌肉力量。因此在全面提高素质训练的基础上,必须突出发展举重专项素质——腿部力量。 笔者就训练本校课余举重队初学队员的训练和研究的体会,谈谈举重运动员腿部力量强化训练法。  相似文献   

18.
女子举重运动员月经周期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6省市199名9个级别的女子举重运动员采用填表方式进行月经周期调查。结果表明,月经周期不规律者和经期有明显失调的百分比比游泳、长跑运动员要低,比一般正常人也低。因此,我们认为女子从事举重训练对月经周期无不良影响。如女子举重运动员参加比赛时,经期无不良反应,出血量少,不必采取人工月经周期方法。经期有明显不良反应的,应采取人工月经周期方法,一般认为月经周期提前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十运会调研首次获得了我国男子举重各级别运动员的身高数据;与九运会、雅典奥运会比较,十运会男子举重成绩不够突出;比赛中涌现了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年轻运动员;男子轻中级别达世界先进水平,但重级别尚有一定差距;参赛运动员的比赛成功率为42.7%。针对有关情况对我国举重运动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举重、摔跤运动员心室及肺动脉内径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探讨以无氧供能为主的举重、摔跤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实验测定分析了10名举重运动员、10名摔跤运动员和10名无训练者安静时左右心室舒张末内径及肺动脉内径。结果发现举重运动员的LVIDd、RVIDd和肺动脉内径与对照组比较,指数值增大并有显著性意义;摔跤运动员仅LVIDd较举重组和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举重运动的缺氧程度比摔跤运动高,体现了专项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