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科 《科教文汇》2010,(2):164-165
"就业困难生"是指那些由于在自身能力、素质、身体或心理等方面存在较大缺陷而导致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是一个在就业竞争中处于绝对劣势的弱势群体。解决"就业困难生"问题是各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重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以人为本"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保障,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赵丹丹 《科教文汇》2012,(24):195-196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迅猛发展,专业人才的需求明显攀升。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操作性强、基层人才需求大等特点使得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从高校培养、行业发展两方面分析了影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的问题及原因,拟提出解决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难就业"和"非本行业就业"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慕丽娜 《科教文汇》2010,(8):195-195,199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09年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而高职毕业生数量占到大学毕业生的一半,在社会上存在"用人高消费"的情况下,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更是关乎全局性大局问题。本文以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保安专业为研究对象,立足于保安专业现状,剖析金融危机下保障高职保安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具体措施,展望保安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全国生物类专业就业环境的整体分析,以及生物类专业毕业研究生求职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的具体分析,根据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加强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王亚男  陶金  胡权华 《科教文汇》2012,(3):195-195,204
项目组于2010年12月期间在江苏省南京市六所高校进行"南京地区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意向"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得出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过程中相关问题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相应的策略与措施,以期促进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及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6.
空中乘务专业具有很强的行业特色。近几年,依托民航业的迅猛发展,本专业的就业率同比大幅高于其他专业。但是在良好的就业形势下,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目前大学生整体就业现状,应用科学方法有效分析空乘就业市场,深刻认识到本专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隐形劣势,以确保学生就业工作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7.
于金艳 《科教文汇》2014,(16):214-215
空中乘务专业具有很强的行业特色。近几年,依托民航业的迅猛发展,本专业的就业率同比大幅高于其他专业。但是在良好的就业形势下,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目前大学生整体就业现状,应用科学方法有效分析空乘就业市场,深刻认识到本专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隐形劣势,以确保学生就业工作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8.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帆  张继河 《科教文汇》2011,(18):34-36
本文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入手,就当前教育阶段现状、人才培养现状和大学生就业现状所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提出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性,并从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途径、人才质量评价机制、教育经费六个方面对地方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鹏敬 《大众科技》2011,(1):106-107,118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特色和关键所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实现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零距离就业。文章探讨了当前该专业在实施"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市场营销专业工学结合之路。  相似文献   

10.
肖越 《科教文汇》2012,(1):127-127,201
高职高专商务英语建设在我校已经过多年的专业建设,并初具规模,就业前景广阔。本文专业课程设置中"双证制"的研究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为撰写重点,从高等职业教育要适应区域产业需求的大方向出发,力求明确能力培养目标,创新课程体系与专业设置,强化学生能力素质培养,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校企合作对接。  相似文献   

11.
宋欢 《科教文汇》2014,(13):155-156
职业道德教育已经成为当前高职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是大多数学校对职业道德教育的长期性与系统性特征认识不充分,或者说没有将职业道德教育的长期性和系统性贯彻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大学生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实践基地建设,延伸了教育的链条,将职业道德教育由“校园”教育变成了“终身”教育,充分实现了职业道德教育的长期性。基地建设同时又将职业道德教育与企业文化学习充分结合,职业道德教育与技术操作互相促进,实现了职业道德教育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12.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出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作为职业教育人,我们希望培养出的学生能够“零距离”就业。这个“零距离”不光是指职业技能方面,更主要的是指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和职业心理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要多关注对学生职业道德养成和职业心理的培养,严格要求学生,通过课程的导向作用,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职业心理,以期达到为建设第一线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目标。我们主要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将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渗透在课程中、采取灵活多样、喜闻乐见、行之有效的职业心理培养的方式、加强学生自我教育。以期更好的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罗明挽 《科教文汇》2014,(28):157-158
欠发达地区由于信息闭塞、交通不便、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方式落后、行业单一、企业规模不大、技术水平不高等特点,凸显了较为明显的区位劣势。故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寻求特色。本文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结合欠发达地区的办学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提出了“面向中小企业的办学目标”、“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理念”、“基于‘真实项目’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各个环节中都应贯穿“人本主义”思想,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吕丹萍 《科教文汇》2013,(36):131-133
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教育界和中等职业学校广泛关注的热点。模拟导游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类专业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专业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专业实践技能。本人通过课程的基本情况,结合中职教育与管理的实际,从教学模式(四维教学目标、教学五个环节)、校企合作等方面对中职教育以“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潘笑勤 《科教文汇》2014,(29):111-112
成果为本教学法是以学习成果为核心来组织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定位于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需要。本文将成果为本教学法应用于“领队英语”课程教学,以促进学生包括英语语言能力和职业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16.
曲光华 《科教文汇》2014,(16):34-36
理工科高等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专业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人文内涵,注入了情感激励,并为提升教学效果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教学手段。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地位,可以致力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探寻人文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在专业教学中挖掘人文精神的资源,同时大力提升教师本身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栗志强 《科教文汇》2013,(15):45-46
大学生的人品和敬业精神是最受用人单位看重的素质,个人能力是单位使用大学生的首选条件,其次是专业知识和发展潜力。单位最为关注的成绩是专业课成绩,其次是实习成绩。因此,在高校社会工作教育教学中,敬业精神和专业认同的培养需要引起重视;重视实务能力的培养;重视专业课学习,理性对待"考证热";要开展大学生就业教育,引导学生理性就业。  相似文献   

18.
邓优林  叶群 《科教文汇》2014,(13):77-78
数字电子技术是高等职业教育中电子类课程的专业基础课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将学生培养成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是目前职业教育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精炼理论教学内容,突出实践应用,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通过理论加实践的操作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周洁慧 《科教文汇》2014,(11):23-24
现代高等教育,已不再是简单的教会学生某项专业知识,而是通过教育为国家、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时下的教育体制正在不断改革和创新,有关资料显示,高校“两课”教育教学方法并没有进行充分与时俱进的改革,其质量与教学目标的完成存在现实意义的问题。因此如何紧跟时代进步,不断深入变化和发展,改善教育方法,这是高校“两课”教学必须面对和重视的问题。本文将针对高校“两课”教育教学方式,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0.
高等学校的“科技文献检索”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传统教学理念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教学需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将PBL教学法运用在“科技文献检索”课的研究性教学中,可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研究科研课题的兴趣,形成教学-科研-学习有机结合的课程研究性教学培养模式。在解决专业知识问题的信息需求驱动下,通过科研实践可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