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艾米丽·狄金森,一个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神话,以其反传统的诗歌创作闻名于世。文章分析诗人不同寻常的生活方式与特立独行的诗歌创作,深入挖掘其作为奇特个体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文学浪漫主义诗歌创作队伍中,李白可谓是无冕之王,他以其出神入化的浪漫主义诗歌艺术,充分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从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艺术特点论起,从而阐释屈原浪漫主义对其诗风影响,以及其在文学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马碧心 《金秋科苑》2010,(20):116-116
陈子昂其人其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人们大多肯定其抨击齐梁诗风、高举汉魏风骨大旗的文学主张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但对陈子昂所作的诗歌本身,却鲜有人为之叫好。陈氏在诗歌创作改革方面的身先士卒,招来了"矫枉过正"的评价,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其诗的艺术水平与可读性,直接导致后人对陈子昂创作水准的质疑——尽管种种迹象表明,陈子昂如此写诗,极有可能是身不由己。  相似文献   

4.
自建安时期曹植将游侠题材引入诗歌创作领域,以游侠作为吟咏对象的诗歌创作开始成为各时代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时期都因其独特的政治、社会、经济环境而导致各时期游侠观念有所不同,投射在各时期的诗歌创作中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以唐代游侠观念转变入手,论述唐代游侠观念转变及其对唐代游侠题材诗歌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自建安时期曹植将游侠题材引入诗歌创作领域,以游侠作为吟咏对象的诗歌创作开始成为各时代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时期都因其独特的政治、社会、经济环境而导致各时期游侠观念有所不同,投射在各时期的诗歌创作中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以唐代游侠观念转变入手,论述唐代游侠观念转变及其对唐代游侠题材诗歌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董冶 《科教文汇》2008,(3):143-143
杜荀鹤是晚唐时期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受到晚唐佛教思想的影响,加之他一生执着于科举却不得,饱受精神之苦的折磨,这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7.
《故乡》作为鲁迅重要的小说,在不同版本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大都有相当的文字对其进行不同的解读。大陆学者王瑶、刘绶松、唐弢、钱理群、严家炎以及海外学者夏志清、司马长风的有关《故乡》的文学史书写,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文学史书写所特别凸显的内容,从而窥见文学史书写的规律性和缺失,为新世纪文学史的书写提供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林先生近期发表的《对袁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的几处商榷意见》,对袁行霈先生主编的高等教育版《中国文学史》若干表述进行质疑,本文拟从文学史的品格、文学史的写作实践、教材建设等方面提出不同意见,并与李林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9.
韩永松 《科教文汇》2012,(26):57-58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在这些文化遗产中,诗歌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古典诗歌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它对我们今天的诗歌创作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在诗歌创作中,如何开头和结尾的问题,关系到整篇作品的成败。  相似文献   

10.
草堂时期是杜甫诗歌创作一个重要阶段,特别是在七律上,杜甫进行了不同以往的大量诗歌创作实践.在开拓七律诗歌内容的同时,还大量的运用了叠字以及"诗中有画,画中有事"的事态叙写,使七律诗臻于完美、更加多样化的表达出作者的主旨.  相似文献   

11.
李传坤 《科教文汇》2013,(23):64-65
《枕草子》是清少纳言根据自己在宫中的供职经历而创作的随笔作品。代表着平安王朝传统审美意识的"をかし(趣味)"和"あはれ(情趣)"等词语在作品中随处所见,并成为该作品重要的关键词。清少纳言根据自己的审美基准将白居易的诗文寓于作品中,以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悟。《枕草子》中的所谓"审美意识"与白诗之间似乎存在着某些内在关联,通过这些关联或许可以找到白居易作品流行于平安王朝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罗军  辛苗 《科教文汇》2013,(17):60-62
不论是在东方学界还是西方学界,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都因其丰富的精神生活、巧妙的思想表述、独特的创作特征、罕见的语言魅力等因素成为很多学者十分关注的诗人。在她的众多诗歌当中,《我是无名之辈!你是谁?》一直以其文本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很多学者从各自独特的视角去做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阐释。不过,从反政治符号主义、反社会符号主义、反文化符号主义以及反语言符号主义等四个方面去探索这个文本在符号化的世界中潜藏的反符号主义思想,目前尚无先例。  相似文献   

13.
张寅 《科教文汇》2014,(20):102-103
变异性是诗歌语言的一个显著特征。在词汇变异和书写变异中,原文与译文之间往往会出现难以弥合的“错位”。这种由诗歌语言的变异性导致的可译度问题使发挥译者主体性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14.
胡英 《科教文汇》2014,(19):108-109
伊丽莎白·毕晓普纯净而细腻的诗风让她在当代诗坛中备受欢迎,作品历久弥新。毕晓普深受17世纪英国经典诗人乔治·赫伯特的影响,首先,她从赫伯特那儿学会使用朴实的语言和纯粹的意象,使其诗歌呈现出纯净而清晰的质感;其次,在诗歌形式方面,她和赫伯特一样不断创新,很少重复,追求完美的诗歌形式,让她的现代主义思想披上传统的外衣;最后,在宗教诗歌方面,她吸取赫伯特宗教诗歌中的精华意象,辅之以现代主义的独特视角,低调地展示现代人的困惑和现代文明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肖雁 《科教文汇》2020,(10):147-148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光辉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古典诗文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以熠熠光辉孕育着中华子孙。让幼儿自小接触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赏读经典古诗,不仅能吸取中国优秀的文化的营养,更多的是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让爱国主义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根植在幼儿幼小的心间,健全其人格发展。本文阐述了作者在教育实践中,如何让幼儿接触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让幼儿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诗词,并将不断探索的体会与大家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16.
焦兵新 《科教文汇》2011,(5):69-69,79
和谐是人类社会长久以来的追求以及议题,当我们追溯远古世界,会发现和谐是那样自然地存在着。本文通过对《诗经》各方面诗歌,如婚恋诗、战争诗、农事诗等这些诗歌具体内容的细致剖析,来展现先民们和谐自然的风貌。  相似文献   

17.
张猛刚 《科教文汇》2014,(4):113-114
宋人崇尚哲理,“好以议论为诗”,因此有“宋诗是想出来的”说法。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我觉得宋诗有更高的思想成就,它给我们以人生智慧的启迪。“流风一朝在,余韵万古长。”宋诗蕴藏的哲理有很多,本文只谈其中三点,并拟三首似是而非诗歌,一家之言,虽不能若“三种境界”,但望有一丝启发。  相似文献   

18.
孙凤丽 《科教文汇》2012,(5):92-92,100
古诗文教学中的背诵让不少学生感到负担与厌倦,鉴于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思索探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背诵,鼓励学生间的竞争,使背诵变被动为主动.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才能事半功倍.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些灵活多样的背诵方式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不少的好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同样也为语文的高效学习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何君丽 《科教文汇》2011,(35):62-62,74
《诗经》中有不少反映祭祀诗的内容,写的是人神相接、上通天帝,通过赞颂神灵来祈福禳灾。本文从祭祀诗的内容、目的和刻画形象的方法等方面探讨祭祀诗,分析其所反映对象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创作目的的政治性和功利性、描绘神灵形象的抽象性和模糊性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