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轮岗流动对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教师轮岗实践改革已取得明显成效,但教师轮岗的制度化建设尚未完备,出现了教师在轮岗流动中产生负面“过客”心态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在流入校的归属感偏低,轮岗动机不足,专业能力发挥有限,人际交往“边缘化”。管理制度缺乏弹性、激励机制尚未健全、运作模式有待规范、行政关系失衡与配套措施缺位既是教师轮岗的制度问题,也是迫使轮岗教师产生负面“过客”心态的制度成因。基于此,通过深化教师轮岗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教师轮岗激励机制、规范教师轮岗运作模式、完善轮岗配套措施等方式加强教师轮岗制度建设,帮助轮岗教师归正负面心态,转“被迫被动流动”为“自愿主动流动”,引导教育资源合理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2.
邬云开 《今日教育》2013,(12):10-10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作为一名长期战斗在基础教育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感觉推动实行校长和教师轮岗交流制度,可以有效解决择校问题和延续学校发展活力.有利于校际之间的交流合作,对于实现教育整体均衡发展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3.
史峰 《河北教育》2014,(10):35-35
教师进行校际间“轮岗”交流,是一项体现义务教育公平的重要措施。这项措施渐由“区域实验”向“全面推开”挺进,于是将有更多的学校参与到“轮岗”行动中来。面对来势不可挡阻的“轮岗大潮”,校长们则显得有些“心慌”…  相似文献   

4.
教师交流轮岗是推进基础教育平衡发展与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支持机制。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基于新时代教师轮岗的行动逻辑,对教师轮岗行动的现实困境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共享互惠的教师轮岗支持路径。研究认为,国家轮岗政策规制下的集体行动,理性选择下多主体“获得感”的共同诉求,共同构成了新时代教师轮岗行动的行动逻辑,而其困境在于“公共善”与“个体善”的非平衡性致使轮岗行动被动,“优质校”与“薄弱校”对接不畅致使轮岗效果不佳,“新来人”与“熟人”身份的差异致使轮岗教师边缘化,而其支持路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以师为本合理推进教师轮岗加强校际平等协商;第二,以学科组与年级组为育人单位积极促进“新人”融入。第三,从教育逻辑出发关注教师个体轮岗行动的潜能动员。  相似文献   

5.
争议激烈的“教师大轮岗”,并不会如北京市教委年初宣布的那样在本市推行。3月12日,全国人大北京团代表、北京市主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长赵凤桐明确表示,北京推行教师大轮岗必要性不大,同时还会引发一系列难题,比如轮岗后教师待遇怎么算,人事关系是否跟着走,教师上下班的交通、住宿等都成问题,所以本市不会推行教师大轮岗。但有些区县、学校自己进行的校际教师交流,教育主管部门并不反对。对于推行教师轮岗可以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化的意见,赵凤桐持谨慎态度,他认为“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是多年来形成的,并不是简单地把教师轮换起来就能解决的”。  相似文献   

6.
轮岗实习是旅游管理专业采用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作为应用型本科旅游专业的实践教学,既应区别于传统本科生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也应区别于专科教学的“定岗”实习形式,即建立“轮岗实习”的机制,培养适应酒店人才的需要.本文主要讨论推行“轮岗实习”的意义,及时发现在轮岗实习过程重容易发生的问题,探索解决轮岗实习存在问题的对策,最终形成合理的“轮岗实习”模式.  相似文献   

7.
洞悉教师轮岗背后的行动逻辑对开展教师轮岗具有指导作用。在韦伯社会行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教师轮岗的目的性、价值性、情感性、传统性四类行动影响因素,利用浙江省11市9 627位教师抽样的微观数据探究教师轮岗背后的行动逻辑。研究发现,教师产生轮岗意愿遵循“因利乘便”的行动逻辑:教师轮岗时对于目的性、价值性等理性因素的敏感程度比情感性、传统性等非理性因素要强的多;单身男性教师的轮岗意愿是教师群体中最强的;不同教龄职称段的教师轮岗意愿分化严重;教师轮岗意愿存在单向集中的特征,不再是以往单纯向城化的交流趋势。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师轮岗应健全激励保障体系,强化教师轮岗意愿;强化思想教育宣传,引导正确舆论导向;优化教师轮岗机制,执行柔性均衡措施;推进学校内化发展,减缓校际条件差异。  相似文献   

8.
对健全干部轮岗换岗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部轮岗换岗已经成为干部任用的一种制度。文章浅谈在学校机关管理工作实践中.对于在干部轮岗换岗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教师交流轮岗政策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教师交流轮岗政策经历了鼓励引导为主的起步探索、规范初步建立的制度形成、强化政策落实的制度完善三个发展阶段。目前,政策设计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重政策制定轻政策执行导致各地教师交流轮岗实践进度不一,实施力度有强有弱;交流轮岗教师的选拔标准较为笼统,“谁去交流”的随机性较大;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教师主动交流轮岗的意愿较弱;重流动轻流动后的管理,降低了教师交流轮岗政策的最终成效。未来,需加强政策执行力度,明确各地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化、常态化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全员流动的轮岗规则,建立科学合理的交流轮岗教师选拔机制;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提高教师主动交流轮岗的意愿;加强教师流动后的监管工作,切实提高教师交流轮岗成效。  相似文献   

10.
在校企合作中,为真正达到“实境育人”的目的,在企业工程师与学院教师的双重指导下,实现现场教学和轮岗实习相结合的合作形式;建立了入厂准备、岗前培训、岗位体验与操作、轮岗与总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采用过程考核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轮岗支教”无异于“赶鸭子上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山西等地实行“轮岗支教与职称评聘挂钩”,打破了陈旧的教师评聘制度,揭开了新的人事制度改革的序幕.得到了众多有识之士的好评,称之为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之举。但我以为,靠“与职称晋升挂钩”的办法促使优秀教师被动地去农村轮岗支教,无异于“赶鸭子上架”,此举实不可取。  相似文献   

12.
与今年即将轮岗到别校的教师话别,席间有些淡淡的忧伤,其中一句话引起我的警惕:“无所谓了,反正就是打工呗”,轮岗的教师缘何有了打工心态?  相似文献   

13.
实行县域内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具有重要意义。县域内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存在着教师聘任制和学校管理教师体制障碍、校长阻拦骨干教师交流轮岗、交流轮岗教师后顾之忧多、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收入大大减少等障碍。破解这些障碍,须采取教师管理模式由“校管校用”到“县管校用”转变,建立县级名师库,实行县域内名校集团化办学,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提高交流轮岗教师的经济待遇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等改革目标和举措。  相似文献   

15.
进入新时代,教师交流轮岗在政策、实践及研究层面都迎来了新发展。结合文献可视化分析技术,梳理2012—2022年相关研究,发现交流轮岗实现了从流动性配置到结构性优化的演变,主要表现为从线性流动到多维交流的阶段性特征、教师从“被流动”到“要发展”呈现主体觉醒主动作为的行为特征以及实现了从局部配置到结构性重塑区域教育生态的转向。为进一步优化“县管校聘”管理体制下教师交流轮岗的理论研究结构和政策实践,应以提升交流轮岗多主体的“获得感”为研究逻辑、厘清“岗位流动”与提供“优质教育公共服务”两种发展层面的关系、以完善评估体系研究促进由外而内“重塑”能力的生成为核心内容、为促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有效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公平与质量”成为主导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推进教师交流轮岗、统筹师资配置日益成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手段。2014年8月,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颁发的《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指出,要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加强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的统筹管理,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打破教师交流轮岗的管理体制障碍。由此可见,“县管校聘”,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政策举措。  相似文献   

17.
《宁夏教育》2008,(12):5-5
自2000年开始,哈尔滨市实施了城镇在职教师、师范毕业生到农村轮岗任教一年制度,明确规定:教师评聘中、高级职称时,有在农村任教经历的优先;到农村轮岗的在职教师,轮岗期间一切关系、待遇不变,工资由派出学校支付,并向上浮动一级工资,从政策和机制上促进了城市教师下乡轮岗任教。截至目前,哈尔滨市已有1.2万余名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轮岗任教。  相似文献   

18.
仲小敏 《天津教育》2014,(19):85-85
众所周知,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轮岗”政策是解决当前教育资源均衡问题的关键所在。一般来说,农村校、薄弱校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相对较少,这不仅是这类学校自身发展的问题,同时也与农村校、薄弱校的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存在向城镇校和优质校“单向流动”有关。所以,实行政府统筹下的“教师轮岗”政策就是要引导城镇校、优质校的骨干教师、优秀教师流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包括“刚性流动”和“柔性流动”两种,天津以保留轮岗教师人事关系在原学校不变的“柔性流动”为主)。  相似文献   

19.
《青海教育》2008,(3):62-62
“轮校执教”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一个教师在一所学校连续任教一段时间后,按规定到其它不同水平的学校任教的制度。“轮校执教”的目的是保证各校间师资和教育水平的相对均衡。“轮校执教”虽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但不同的国家使用的名称并不一致。在我国与其相似的表达主要有“定期轮岗制度”“教师城乡交流”“教师定期轮换”“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师资流动制度”“轮岗支教”等。  相似文献   

20.
“双减”政策在提出之后,我国教育领域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城乡中小学教师交流轮岗开展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可是从整体情况来看明显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交流周期短、参与交流轮岗的教师缺乏带动性与影响力这两大问题,而本文也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了三大举措,即大周期甚至是长期“交流轮岗”;甄别分析交流教师的作用,学校管理要着眼区域全局性;轮岗教师交流要注重内发性和人文性,希望借此来进一步推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有效落实“双减”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