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表现、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2.
一提起习作,许多小学生会愁眉不展。习作时有的胡乱编写,语句不通,离题千里;有的偷偷抄袭,应付差事;有的像记流水帐似的,无头无序……他们觉得写作文是一件很难、很枯燥的事情,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乐于写作文,把写作文当作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呢?  相似文献   

3.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十余年,笔者深感小学习作教学进入瓶颈状态。许多教师对如何上好习作课困惑不已,而学生更是谈习作而“色变”,于是学生的“无奈作文”“拿来作文”让人心寒,千篇一律、千人一腔。《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的关键在于:第一,能不能激起学生乐写的兴趣;第二,有没有创设一个乐写的氛围;第三,有没有让学生掌握足以用来自由表达自己感受与积蓄的技能。也就是说,学生需要具备基本的认识积累基本功、语言文字基本功和应对基本功。从《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作文教学的目标定位来看,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一是重情感态度,把懂得为什么而作、培养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放在首位;二是重过程,强调观察、感受、积累习作素材,重视选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三是提倡自主写作,降低要求,减少束缚,鼓励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这样门槛放低了,入门也就容易了。在教学中,笔者不断努力,并且小有成效。  相似文献   

4.
小学习作教学点滴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人认为:“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一直是课堂教学的难点.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生接触的信息量不断扩大.习作教学越来越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深入地探讨研究。《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5.
“习作”是小学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普遍有厌恶写、害怕写的心理倾向,这严重妨碍了小学生语素养的提高。怎样才能消除学生的这种心理障碍,培养起学习的习作能力呢?根据这几年的语教学经验,笔研究总结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语言的最关键时期,其重要性表现在人们通过语言来达到交流和沟通。其中的写作教学的重点是如何选材、写作框架的构思、加工等,不断让学生从写作中提高对语言组织的能力,所以语言的学习重点是如何通过语言来将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实现交流的效果。而对于语言的学习,写作是最基本的练习方法,同时也是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最有效的办法。写作开始从小学中高年级就开始重点教学,其目的是让学生从小培养和掌握一定的写作技能更好地达到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吴清芳 《教学随笔》2016,(3):111-111
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语言的最关键时期,其重要性表现在人们通过语言来达到交流和沟通。其中的写作教学的重点是如何选材、写作框架的构思、加工等,不断让学生从写作中提高对语言组织的能力,所以语言的学习重点是如何通过语言来将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实现交流的效果。而对于语言的学习,写作是最基本的练习方法,同时也是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最有效的办法。写作开始从小学中高年级就开始重点教学,其目的是让学生从小培养和掌握一定的写作技能更好地达到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向清绒 《教师》2011,(4):72-72
湖南省桑植县澧源镇第一小学(以下简称"我校")自开展《新课程实施中,小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后,我对本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大多数学生对习作感到最恐惧的是无从下手,无内容可写。如何改变学生习作就头  相似文献   

9.
对小学语文写作学习的过程谓之"习作",它是基础语文教学阶段一项十分重要的语文教学内容。但是,由于部分儿童想象力、写作素材的缺失以及教师教学中缺少耐心等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了习作教学质量差的现象。对此,结合一些教学经验,稍作分析与论述,希望可以帮助优化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起始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人教版新课标语文教材(中年级)在“习作”编排上.充分反映了新课标理念。笔者在使用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的过程当中,觉得习作编排富有特色,易于操作,为广大教师进行习作教学提供了重要的中介和有力的凭借。本人依据人教版实验教材,对小学中年级习作训练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顾名思义,习作在语文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学生习作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习作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快乐习作?  相似文献   

12.
海燕 《云南教育》2001,(14):27-2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习作教学中,浓厚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与热情。注意改变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对每个学生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完成习作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从写一句话开始   在教完拼音后,我安排了一节习作练习课,让孩子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刚开始学生对自己是否能写“一句话”还有些迟疑,在我的不断启发鼓励下,孩子们用已学的汉语拼音写下了人生的第一篇“作文”。我让他们互相传看,顿时教室里沸腾了,孩子们激动地读着自己写的话。我又告诉他们,从今天开始,…  相似文献   

13.
1.小学作文教学的问题。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阵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然而,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的语文素养不高(特别写作能力不强),可资借鉴的作文教学经验不多,各级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对作文教学研究重视不够(相对于阅读教学而言)等因素的影响,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尚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为: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给当下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变化与挑战。其中,如何基于新课标中习作教学的新理念推进习作教学的变革,以期实现习作教学的时代转向与未来发展,语文教师应该做出针对性思考与回应:一是切实把握“核心素养”的学科主题,从习作目标、习作活动和相关质量描述中强化习作的教学指导;二是深入对标“学习任务群”的学习主线,以生活为基础、主题为引领、任务为载体,整合重塑习作的教学内容;三是精准聚焦“实践活动”的情境中介,在真实的语用情境中借助多媒介工具帮助学生积累个体言语经验,建构良好的习作生态。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习作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促使学生人文素养得以提升,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加入到小学语文教育改革事业中,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对习作教学的重视,创新出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培养学生的习作学习习惯,进而最大化发挥习作教学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小学语文部编版习作教学现状,随之提出提高小学语文部编版习作教学建议,希望可以促使学生习作能力提升,为今后的习作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张文彬 《考试周刊》2010,(40):71-7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要求学生说真话、实活、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为此,“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如何落实课标这一精神,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起始“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信心”,提倡“讨论式”、“探究式”教学。下面就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中总结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共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是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培养。相对而言,习作能力较其他三种能力层次更高,培养更难。因此,习作教学成了令许多语文教师深感头疼之事。学生一提到习作就紧皱眉头,心生畏惧。由此,习作教学成了语文教学的软肋。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主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要为自由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实情感。”《语文课标准》还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良好文风,要求学生“说实话、真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纵观以往的小学生作文,文风不正现象比较普遍,学生习作常常苦于无“米”下锅,无话可说。  相似文献   

20.
之所以以“习作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首先是由习作教学自身的地位决定的。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无论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是为学生今后的生存发展提供更广阔、更优质的空间都有极重要的意义。习作实践不仅是语文实践的重要存在方式之一。还是生成、提高习作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