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许则变 《辅导员》2010,(14):86-86
语文美育就是借助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活动中美的因素,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这两种教育理论相互渗透而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学科——语文审美教育,而语文审美教育中最具审美化的教材当属唐诗宋词。诗词具有语言美、韵律美、情感美,巧妙挖掘诗词的美育因素,利用"诗词教学的美育因素"能拓宽审美教育的途径,是培育民族审美情趣的重要起步。  相似文献   

2.
美育,顾名思义,又称美感教育,旨在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以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培养积极健康的趣味,陶冶心灵,健全人格,从而提升人的境界。美育是塑造人灵魂的教育,能够帮助人们完成由本能情感到审美情感再到理智情感的建构过程,因此,美育对人的意义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3.
陆文梅 《考试周刊》2011,(43):69-70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美育在我们的教学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尤其苏教版国标本,可谓图文情并茂,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主题。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时充分挖掘这些美的因素,诱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引起学生的审美心理,让学生在对这些美的事物的感受、体验和鉴赏中得到美的享受,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如何挖掘这些美的因素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相似文献   

4.
彭爱平 《辅导员》2014,(24):67-67
席勒认为,美育就是市美教育,也称美感教育。它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晚:"美育背,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能培养人的直观或想象力,这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养。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美育。中学美育的内容包括:艺术教育,如美术、戏剧、音乐、舞蹈、书法、建筑、文学等;组织学生观察欣赏自然美;引导学生体验社会生活美和劳动美。这就要求美育需从这些领域人手,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感受美,提高审美水平和生活情趣。  相似文献   

5.
正席勒认为,美育就是市美教育,也称美感教育。它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晚:"美育背,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能培养人的直观或想象力,这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养。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美育。中学美育的内容包括:艺术教育,如美术、戏剧、音乐、舞蹈、书法、建筑、文学等;组织学生观察欣赏自然美;引导学生体验社会生活美和劳动美。这就要求美育需从这些领域人手,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感受美,提高审美水平和生活情趣。  相似文献   

6.
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美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7.
美育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美育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能从周围世界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高职美术教学中要重视"三美"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审美教育即美育,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与感受美、鉴赏美、体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挖掘美的因素,引导学生感受美;结合课文学习,指导学生鉴赏美;分析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创造美。审美教育“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在全面发展人的性格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品格完善,心胸开阔,思路明晰。《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将“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作为教学目的之一,足见语文教学中美育的重要。  相似文献   

9.
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欣赏美是新时期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语文教师既要明确审美教育的基本内涵和基本任务以及实施审美教育的紧迫性、必要性,将美育理念贯彻到具体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语文学科美育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能力方面,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产生欣赏美的愉悦,激发创造美的热情,并在作文中收获创造美的喜悦。  相似文献   

10.
美育,是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和小学语文也是紧密联系存一起的。从某种角度上讲,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过程,语文教材除了所具有的艺术美外,形式美、自然美和社会美都贯穿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1.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审美教育,育美工作应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在各个学科之中。物理学科美包括基于形象感性的“形态美”,基于科学理性的“神韵美”,基于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的“意境美”三个层次。通过育美的准备阶段(助学寻美)、育美的实施过程(协同审美)、育美的终极目标(自主创美)的美育实施路径,实现“以美促智”“以美促德”“以美促美”的学科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2.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审美教育,育美工作应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在各个学科之中。物理学科美包括基于形象感性的“形态美”,基于科学理性的“神韵美”,基于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的“意境美”三个层次。通过育美的准备阶段(助学寻美)、育美的实施过程(协同审美)、育美的终极目标(自主创美)的美育实施路径,实现“以美促智”“以美促德”“以美促美”的学科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让学生捕捉英语诗歌中的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既是美育的需要,也是英语教学的升华。诗歌具有优美的韵律、严正的格律和音乐般的旋律,它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极好载体。为此笔者把审美教育作为本单元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结合课文及相关材料,通过揣摩法、吟读法、感悟法、玩味法等方法,让学生具体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绘画美、修辞美和风格美,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正确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14.
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化的人才需要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审美素养。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呢?  相似文献   

15.
段全林 《教师》2019,(17):25-26
语文学科中的立美教育,就是把学生当作审美客体来培养,使学生自身成为美的人。语文学科立美教育的现状为:在理论上,把审美教育混同为美育,造成立美教育理论的空缺;实践上,立美教育这只眼睛虽然是睁开的,但处于懵懵懂懂的“半睁半闭”状态。加强语文学科立美教育的策略有:课程标准中应明确提出“立美教育”这一概念;加强对语文学科立美教育具体内容的研究;自觉地从多渠道、多领域实施立美教育;等等。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2012,(12):26-26
美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的教育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概括地说,美育,是运用艺术美(如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自然美(如写生、摄影)以及生活美(如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只要我们通过有意识的引导,使学生能够感受这些美好的事物,就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17.
美育,是按照一定的审美原理,通过艺术美、社会美、自然美对受教育者进行美感教育和提高审美能力的教育,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及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没有美育的教育是有缺陷的教育,有缺陷的教育不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美育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教育界对美育有一些片面理解:有人认为美育即艺术教育,主要是培养艺术人才的,那么无关乎此任务的学校大可不必考虑有关美育的问题;有人认为美育就是组织一些文娱爱好者开展课余活动,学校举办一些艺术节;也有人认为美育就是开设一些诸如音乐、美术等欣赏课;还有人认为那是艺术类教师的任务,美育似乎和自己沾不上边。再来看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进行美育的一门基础学科。音乐是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等独特形式来表现艺术美的。《面向21世纪中小学音乐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指出:“音乐教育其本质就是审美教育,它不仅具有其他学科所共有的认识功能,更为鲜明的是以其‘直指人心’的审美价值而具有不可替代的美育功能。”由此可知,音乐学科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在散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中学散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其任务就是在向学生普及美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正确地欣赏评价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培养中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美育的渗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散文学习兴趣,丰富散文学习内涵,增强散文教学效果.在散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呢?首先引导学生发现美,其次,启发学生欣赏美;最后,带领学生创造美.  相似文献   

20.
美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在各个学科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是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的内容。初中英语学科,作为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同样承载着培养学生审美的重任。如何在教学中,巧妙自然地将对学生的美的教育贯穿在点滴教学中,笔者以为,只要我们教师精心设计,巧于预设,善于挖掘,初中英语课堂也同样泛起美的浪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