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教育实践活动是一个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密切协作的活动,小学体育课与其他课程教学一样,也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和一定的教学方法,但又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教学有不同之处,它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为了打造高效课堂,展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魅力,从更新教学理念、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场地、器材、创设教学情境和课后反思五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
小学常态体育课中,如何保证课程质量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链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解决小学体育课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教学,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避免产生教学盲区。文章就链式教学模式在小学常态体育课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正在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候,小学体育课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与体育素质的主要阵地。小学体育教学主要是在户外进行,如何在体育课中培养小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利用兴趣教学方法进行小学体育是本文探讨的主要方向,通过总结兴趣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更好的做好体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4.
自从国家教委颁布《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课程计划》要求学校体育课建立"学科类体育课程"和"活动类体育课程"相结合的新课程类型,这一举措无疑对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起到具大的推动作用。研究表明,在农村小学,兼职体育教师实施的体育课程,无形中成了一门独立"活动类体育课程"类型。在整个农村小学体育课程体系中所占的课时大总份量大,相对于"学科类体育课程"来说,它已不是处于从属、辅助、被支配的地位了。其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小学兼职教师因"学科类体育课程"教学水平较低,掌握体育学科理论与技能水平有限,体育课依然存在课外体育活动的元素。因此,体育课类型的区别与界定,对构建目前农村小学兼职教师体育课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标准可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的众多课程中,体育课成了小学生锻炼身体的一个重要课程,而在小学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师生互动环节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完成训练任务,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而教师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与学生相处融洽,在寓教于乐中把体育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  相似文献   

6.
郑健雄 《考试周刊》2010,(28):136-137
体育教学活动是一个教师和学生之间密切协作的活动,小学体育课与其它课程教学一样,也有共固定的教学内容和一定的教学方法。但又不同于其它课程教学.它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阶段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莫过于体育课了,由于孩子们好动和爱玩的特性,使得他们每节体育课都会兴高采烈地参与其中。在小学体育教学渗入游戏教学的理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在体育课中得到充分锻炼,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郭忠亮 《考试周刊》2015,(26):110-111
<正>课程整合是现代课程改革的根本问题之一,更是课程改革方案的重点内容之一。体育新课标指出:教师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发挥课程资源应有的教育优势,体现课程的弹性和地方特色。由此可见体育教学在课程内容上具有很大选择性,为老师创造性地实施《标准》提供可能。在小学教育阶段,由于学生身心发展都没成熟,体育课和户外活动显得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如果在把体育课和其他学  相似文献   

9.
开足开齐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保证学生在校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是“双减”提出的重要要求之一。而体育课作为小学校园的重要课程,在很久以来,每逢临近考试,总是可以看到体育课被文化课占用的现象,体育课无法开齐、开足。“双减”的实施,会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体育课的教育意义和价值。本文简要谈一谈“双减”实施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新思路、新办法,希望可以对激发学生的体育课学习兴趣,强健儿童身心,提高小学阶段体育课的综合教学质量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体育课的教学和其他课程不一样,体育课的教学场所主要是在操场上。众所周知.操场上的教学环境比较嘈杂.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要对整个课程进行周密的组织皖整.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入手.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体育课.让学生在快乐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因此.如何对体育课进行有效的组织教学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0,(33):125-126
小学课程中开设体育课不仅增强学生的身体素养,还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但从目前小学体育课程来看,小学体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很容易忽略教学主旨,教学手段十分单调,使学生逐渐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而课堂缺乏活力,制约了小学生好动、活泼的天性,对他们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随着教育的发展,小学体育教学不断改革,教学手段不断创新,在课程中加入民间游戏的教学方法,它不仅受到学生喜爱,还能辅助教师教学。通过民间游戏让学生有序、快乐地学习,这是所有体育教师应该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正本文以某市部分小学的体育课情况为研究对象,调查发现,小学体育课普遍存在着不受重视、课程少、设施不完善、缺少专业性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学校对体育课还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体育课的设置未实现科学化,课程投入还不够,师资和器材的配置都不够完善,教学方法还很传统。一、现状调查为研究目前小学开展体育课的现状,我们向某市12所具有代表性的小学发放调查问卷,内容  相似文献   

13.
周峰 《成才之路》2014,(3):75-75
正在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的科学安排和调控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大战略问题。体育课是技工学校的主要课程之一,也是技工学校教学目标的要求。体育课上学生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这是体育课教学区别于其他课程教学的重要特征,也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增强身体素质、体验运动乐趣的重要前提。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必须符合学  相似文献   

14.
<正>体育教学从小学贯穿到大学,与其他学科相比较,体育课程教学一样有相应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不过体育教学的内容并不像别的学科一样必须按部就班,这是一个开放式的课堂,由于体育课很多时候是在室外进行的,因此其活动空间更广阔,其教学方法比较灵活多样。小学体育课教学与初中高中及大学相比较,其内容相对较简单,是初高中及大学的基础。要将小学体育课教好,笔者认为应该将"教"与"玩"有机结合,这样不但能让学生对体育学习感兴趣,而且能提高小学体  相似文献   

15.
<正>体育与健康课程新的课程标准已经在全国正式实施,为上好小学体育课,体育老师必须每节课上都有"新鲜"的事物、形式或角度,以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新颖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倾向和情绪状态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创新意识,体育课与其他学科不同,它具有空间大、活动强和室外上课等特点。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都会遇到以下这种现象:一个趣味性很强的游戏学生做了一次,下节课如果还做的话,学生的积极性就会下降,但如果这节课拿了一个学生没用  相似文献   

16.
英语是中学的主干课程,在体育课上开展双语教学,为学生体育兴趣与英语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中学体育课中开展双语教学不影响学生的升学成绩、体育课的活动性、较为自由的空间,是其他课程所不具有的优势。应加强体育双语教学的开发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的所有课程中,体育是一门比较特殊的课程。首先他的教学模式比较灵活,其次它的活动空间特别宽广,体育课和一些坐在教室中学习的课程不同,体育课需要学生充分地去活动去实践,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掌握该项技能。但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而且传统的教学模式效率低,也不适合再运用。旧模式的淘汰意味着我们需要创新,首先需要让体育课脱离枯燥乏味变得有趣,其次课程内容要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来定。小学体育课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一个过程,只有创新和改进体育课的教学模式,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增强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小学体育在小学课程中十分重要,体育课的开展不仅能够让小学生强身健体,还能培养学生乐观的性格。教师应该在体育课上培养学生的运动精神,这样会对学生的未来产生很大的影响。体育游戏的开展能让体育课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生都比较爱玩,所以在体育课上开展体育运动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阐述了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9.
小学体育教学是促进小学生身体快速成长,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重点教学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以往的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体育并不属于考试范围内,因此很多体育教师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师都不重视体育课程的开设,导致体育课出现形式化的现象,不利于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形成。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合理地使用游戏教学法,将体育游戏与体育教学进行有机融合,给学生提供高效的体育课堂,促进学生体育水平的提升。本文立足于培养小学生体育素养的角度,深入分析了促进体育教学和体育游戏相结合的有效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张令 《教育文汇》2014,(11):42-43
本文以某市部分小学的体育课情况为研究对象,调查发现,小学体育课普遍存在着不受重视、课程少、设施不完善、缺少专业性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学校对体育课还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体育课的设置未实现科学化,课程投入还不够,师资和器材的配置都不够完善,教学方法还很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