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娟 《双语学习》2007,(8M):18-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那么,怎样给学生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阅读是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使学生精神得到成长和丰富生存能力的重要手段,阅读是架设在学生和作者情感之间的桥梁,通过阅读、感悟,学生能够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蕴涵的情感,能够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目标中,都把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学习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罗蓉 《云南教育》2005,(32):17-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笔者认为,给学生一个多彩的课堂,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是改变先前阅读教学繁琐分析弊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由此可以看出,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魏书生老师成功的教育实践也在于他为我们构建了语文教育的情感世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  相似文献   

5.
李桂梅 《成才之路》2012,(20):95-95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对教育十分重视。古代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观念,充分证明了对教育的重视,对教师的尊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又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规范要求。这些观念塑造了教师高高在上的形象。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就造成了课堂氛围过于程式化,忽视了学生个体情感态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英语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英语本身的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而“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始终以学生发展为本,自始至终关注学生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那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呢?  相似文献   

7.
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从情感角度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组织,使教学内容在向学生传授的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其内在情感的积极作用,教师用自己的爱心来唤起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一种积极的情感。它要求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不仅是语言、语调、语句的传播和训练,而且是一种民主、和谐的情感交流和智慧的开发,是学生交流能力的早期培养。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指出:课堂上,教师要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语文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是由教师、教材、学生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在教与学双向传递过程中,这三者能否处于一个和谐的统一体中,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优劣。同时,语文教学不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过程,也是一个带有艺术性的创造过程。如果教师能使教  相似文献   

9.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新课改的推广,教育“以生为本”的理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已是教育的共识.《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也说:“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  相似文献   

10.
董书海 《中学文科》2007,(12):17-17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而不是一种外在的附加任务。当然,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应该符合语文教育的特点,关注文化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呢?本文就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落实情感目标谈点个人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那么,怎样进行具有个性化的阅读教学呢?  相似文献   

12.
张丽丽 《广西教育》2013,(45):21-21
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是学生学习、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关注数学课程的人文精神,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折射出来的情感与态度,从“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出发,真正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且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学习情感与态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素质教育是指:在对学生已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潜力做出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利用遗传、环境和教育的积极影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尽可能的发展,从而促进其社会意识向个体品质的内化.素质教育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要面向全体学生.②要促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③要让学生主动地发展.进一步地概括素质教育便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一条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影响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也是其他途径所无法替代的.那么,如何营造适应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氛围,确保让学生主动地、全面地发展,进而使之成长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均的有用人才和成功者,这是我们每位教师的职责,也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现以思想政治课教学为例,谈谈我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一语道出了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这既是知识经济的现代社会对人类自身素质的要求,又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更是建设和谐社会,使社会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那么如何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促进学生和谐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15.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  相似文献   

16.
胡岩 《吉林教育》2005,(6):40-40
1.引导自学.培养儿童自主识字的能力。过去《教学大纲》强调知识和技能目标。现在《语文课程标准》则关注学生学习的三个维度: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大纲”是注重教师的“教”。而“课标”是既注重教师的教。又注重学生的学。所以。在识字教学中。他们特别加强了学生利用拼音及已有的识字经验自学生字和同学间互学的引导。  相似文献   

17.
秦欢琴 《甘肃教育》2010,(16):24-24
一、营造参与、体验的氛围,让学生自主发展小学生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世界的,在教学时只有设法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明形象,才能引起学生对课文中事物的关注,才能人境人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创造条件,采用一些必要的教学手段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换成栩栩如生的立体画面。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又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自觉体验的欲望,从而使学生有所感、有所悟,进而达到举一反三,拓展知识,提高思维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能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从而达到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交际能力,一直是我们英语教学所追求的.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交际策略为目标,以营造课堂英语氛围为切入点,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从注重情感需要、情感流通、情景体验等几个方面来优化、深化课堂教学,使学生乐于参与英语活动,达到英语课堂中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能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从而达到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交际能力,一直是我们英语教学所追求的.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交际策略为目标,以营造课堂英语氛围为切入点,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从注重情感需要、情感流通、情景体验等几个方面来优化、深化课堂教学,使学生乐于参与英语活动,达到英语课堂中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明确强调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结合,实现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而情感目标渗透于历史教学过程中,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能力升华。它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对学生精神陶冶与人格养成及健康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那么,怎样才能营造情感化的历史课堂氛围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