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辨“机巧”     
《后汉书·张衡传》:“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历算。”十年制高中课本第三册节选此文释“机巧”为“机械方面制造的巧妙”。此说值得商榷。机,《说文》云:“主发谓之机。”段玉裁注说:“机之用主于发,故凡主发者谓之机,概括之词。”古汉语中,“机”字多指有制动装置的器械,如“织机”、“弩机”等。  相似文献   

2.
试解“春秋笔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笔法”源于孔子修《春秋》。在材料取舍上的“笔则笔,削则削”,表现手法上的“以一字为褒贬”,内容上的“微言大义”,“春秋笔法”表现在“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五个方面,是借修史以传其“道”。“春秋笔法”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步走”一词的理解,向有争议。中学教材中一见于《鸿门宴》。司马迁写道:“沛公则置车骑,脫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嬰、靳强、纪佶等四人持?懿阶?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课文未出注。通常解作樊哙等四人步行跟从。朱星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释义是:“徒步快跑”。  相似文献   

4.
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所北》,历来是脍炙人口,倍受推赞的七律名篇.明王嗣爽在《社臆》中评曰:“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装点,愈朴意真,他人决不能道.”这首诗的特点之一,就是诗意明晓,语言质朴,通俗易懂.大概是这个原因,所以才被一些注家所忽略,该注不注,以致留下疑点,使青年人阅读时产生困难.“白日放歌须纵酒”中的“白日”即属于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5.
有些辞书对“尸位素餐”的解释过于简单,让人只知其典源而不明其本义。如《汉语成语词典》:“尸位,占有职位而不尽职守:素餐,吃闲饭。”还有的词典望文生义,说“尸位”是像死尸一样占着官位不干事.这可是曲解了此典的本义!  相似文献   

6.
“找”“不”“着”“北”这几个语素的组合原本并无一定的规则,但分析具体的语用实际,不难发现,从某种程度来说,它们的结合已是相对紧密、固定,人们多将“找不着北”作为一个结构稳定的语言单位来使用。请看:  相似文献   

7.
《陋室铭》一文中有“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之句。对“金经”有多种解释,我觉得这些解释都不妥当。一、语文课本注:(金经)指佛经。1.“陋室”非佛教寺庙,为何非指佛经?况且,寺庙中也并非只有、只准读佛经。2.作者是唐朝官员,又没有说他是佛教徒,为何非指佛经?佛教徒也并不是只能读佛经。3.从文中有“孔子云”可以证实,作者所读之书,并非只有佛经。二、还有人将“经”解释为“四书五经”,这也是片面的,作者所读之书并非只有“四书五经”。理由不用多讲。三、因为“经”字前面有个“金”字,还有人将“金经”解释为“金刚经”(一部佛…  相似文献   

8.
《木兰诗》中有这样一句话:“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  相似文献   

9.
高中语文第四册《甲申三百年祭》中的“首鼠两端”一词,课本注为:“也作‘首施两端’,比喻进退无据,瞻前顾后,迟疑不决。首鼠,首施,都是首尾的意思。”此注意思是对的,但应删去“比喻”二字,因这里不是用的比喻义。由张寿康审定、水利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语文课本词语集释》(以下简称《词语集释》)高中第四册注为:“指老鼠出洞时,探头探脑,进退无据,瞻前顾后,疑虑不决的样子。”将“首鼠两端”作如是解,我们认为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0.
老子天下第一之老子,意有三层:父亲、自称、思想家老子。以我国周时的天下观为背景,从学理上对思想家的老子可称天下第一详加推究,不仅老子二字的汉字学意义表达了这样的思想,就是老子的名与字:耳与聃,也表达了这样的思想。当然,更重要的是,不仅我国先秦各派哲学的主要思想来源于老子,就是历代的多数学者,特别是老子的著名学生孔子也是如此认为的。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教材对句中“亲戚”未作解释。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把这句话翻译为:“我们之所以离开自己的亲戚来侍奉您,只是仰慕您的高尚德行啊”台湾六十教授合译的《白话史记》也有类似的翻译。显然, 《教师教学用书》把句中的“亲戚”和现代汉语中的“亲戚”等同了起来,混淆了古今“亲戚”的区别。因为这个句子中的“亲戚”是一个古今异义词。“亲戚”在古代一般有以下几种用法: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中有一个咸亨酒店,这“咸亨”一词,课本既没有注明出处,也没有解释含义。我想对此作一简要的注释和说明,以供教学参考。《易·坤》:“品物咸亨。”这便是“咸亨”一词的出处。《说文》:“咸,皆也”;《玉篇》:“咸,悉也”。可见“咸”是程度副词,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都”。《正韵》:“亨,音哼,通也”;《辞海》:“亨,通达顺利”。这样,副词“咸”同形容词“亨”合起来,构成一个  相似文献   

13.
每教过一遍《<呐喊>自序》,就引起我思索这么个问题:在一位语言大师的笔下,一篇仅二千余字的短文,为何竟重复地使用了十个“寂寞”? 几经思考,渐觉作者用词的精妙。“寂寞”使用的频率如此高,读来而不觉多余,咀嚼倒意味隽永,实乃作者有意之笔。细研原文,揣摩用法,试作如下解析:  相似文献   

14.
现在,在人们言谈中或报刊上常常会蹦出一些新词来,这些新词很时髦,感染力很强,使用率很高。 第二职业 指在本职工作之外又从  相似文献   

15.
贺年永 《语文知识》2000,(12):16-17
①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这两首诗中的“疑是”至今无确解。多数人讲成“怀疑是”,另有一些人释“疑”为怀疑,疑心,疑惑,以为,未注“是”为何义。这两种解释都未落实“是”为“这”的指代义。在有的语言环境中,“疑是”是可以讲成“怀疑这”的。例如唐代张渭的《早梅》诗:  相似文献   

16.
初五册《隆中对》和高一册《亦壁之战》有“挟天子以令诸候”和“挟天子以征四方”的话,一般的古文选本和教参资料均将“挟天子”一语释为“挟制天子”。《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缩印本691页)亦云:“夹持,……引申为挟制。见‘挟天子以令诸候’。”在“挟天子以令诸候”条下注云:“挟持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同上,692页)  相似文献   

17.
古乐府《孔雀东南飞》在刘兰芝被遣,焦仲卿送别时写道:“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这里的“隐隐何甸甸”,课本注为:“隐隐、甸甸,都是车声。”然细玩诗意,车声说似觉不妥。隐隐、甸甸,作为象声词,都是用于形容不甚分明的复合声,如《晋书》有云:“赤气竟天,隐隐有声。”《苍颉篇》“车(车甸)(车甸),众车声。”而此诗中仅有一车一马,绝无此般大声;且歧路悲悽,车轮迟缓,马蹄胸蹰,其声微缓可知。因此,我认为,对于这句诗,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美国杰出教育家西奥多·姆·赫斯伯格 ( Theodore M.Hesburgh)神父曾经说过 :“大学是所有社会机构中最保守的机构之一 ;同时 ,它又是人类有史以来最能促进社会变革的机构。”伯顿· R·克拉克在《高等教育系统》中把这一论述称为“赫斯伯格矛盾”( P2 0 3)。克拉克还在书中用专章 (第六章 :变革 )对“赫斯柏格矛盾”产生的真实原因进行了探讨 ,并期望“乘势解决更多的矛盾”。读后令人颇感受益非浅 ,特别是对于思考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问题很有启发。一、解读“矛盾”:“变”与“不变”的统一高等教育系统包罗…  相似文献   

19.
《渔家傲》注:“〔衡阳雁去〕即雁去衡阳。”仔细推敲,觉得这条注释甚有不妥之处。首先,把“衡阳雁去”解释为“雁去衡阳”,其中的“去”字究竟应该作何理解?是当“离开”讲,还是当“去到(飞往)”讲?如果当“离开”讲,便成为“雁离开衡阳”,这显然与范仲淹原词的意思大相径庭。如果“去”当“去到(飞往)”讲,即“雁去到(飞往)衡阳”,意思倒是通。但这样解释,一来与“去”的古汉语词义不合,二来把“雁去到(飞往)衡阳”说成“衡阳雁去”,这  相似文献   

20.
柳永名词《雨霖铃·寒蝉凄切》(高中语文第六册)有这么一句:“留恋处兰舟催发。”(也作“方留恋处兰舟催发”)其中的“处”,课文及教参均未加注,若理解为“地方”又实在不妥。笔者为此考察了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