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京派文学家中,沈从文和李长之留下的关于鲁迅的批评文字是最多的,他们代表了京派的鲁迅观。尽管李长之和沈从文对鲁迅的个人情感很不相同,但是他们都从文学的本体论立场出发。为我们勾勒了两个鲁迅形象:诗人鲁迅和战士鲁迅。他们理解和赞赏诗人的鲁迅,评论不乏真知灼见,对后者的鲁迅却多有误读。  相似文献   

2.
对西部和西部文学理解上的不同使西部文学的概念界定争议颇多。在当代中国文学史的构建中,西部文学先后以四种不同的历史形态给人们以印象深刻的记忆。在研究的视觉选择和目的设计上,许多西部文学研究程度不同地表现出了一些问题。立足西部而又不局限于西部,将西部文学的关注还置于更大也更为根本的中国文学乃至文学本身的思考是西部文学研究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1982年出生的韩寒,1999年凭自传小说《三重门》跻身文坛,近几年又陆续出版了《零下一度》、《像少年啦飞驰》、《通稿2003》、《毒》、《长安乱》、《就这么漂来漂去》、《一座城池》、《寒》、《光荣日》等著作,在大中学生当中很有影响。本文通过对上述文学作品的分析,从文学视角、文学语言、文学思想三个方面阐述了韩寒作品的文学风格,对大学生提高文学修养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5.
杜甫具有深刻的孤独感,而且越到晚年,对于孤独心境的提炼也愈益自觉。“乾坤一腐儒”就是他对自己与整个世界的关系经过反复思考之后的最后概括。这种思考深刻地影响了他的艺术思维,并成为后期不少名篇创作灵感的来源。  相似文献   

6.
诗人并称群体,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形态,在清代尤为繁盛。一方面它在清代文献资料,尤其是诗话、总集中被大量记载,堪称清代文坛掌故的热门话题之一。另一方面它在清代二百六十余年间层出不穷,地域分布也颇为广阔,其密集程度可谓远超前代。清代诗人并称群体的繁盛,反映出它具有中国古代诗人并称群体的“集大成”之势,就其研究价值而言,可由此开辟清诗研究的一个新角度。  相似文献   

7.
生前寂寞的卡夫卡,身后却备受"衰荣".他以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写出的作品,是否揭示了人类精神"暗疾",才引起现代人的"共鸣"和青睐.阅读他的作品,难道不该自问:"微斯人,吾谁与归?"  相似文献   

8.
浅析西部地区的扶贫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是我国最贫困的地区,我国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对中国的整个的经济发展影响很大,所以,做好西部地区的扶贫工作事关全局。  相似文献   

9.
悼亡作品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屡有所见。通过对中国古典文学中著名的悼亡作品的分析,试图找到悼亡作品主要的表现手法和写作特色,并描述其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0.
始于18世纪中期、结束于19世纪末的欧洲工业革命以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主的工场手工业模式,不仅是生产技术上的革命,也是社会关系的重大变革。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乃至全球范围内的确立,工业革命后的欧洲各国纷纷进行社会制度变革,使之适应飞快发展的经济形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最核心的观点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变革毫无疑问地影响了人们思想上的变革。以拜伦、雪莱、济慈为代表的英国浪漫主义派诗人在这一时期占据了文坛主流。本文通过对雪莱诗歌的解析,探讨促进资本主义制度飞快发展的工业革命对雪莱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长篇小说《子夜》是一部30万字的宏篇巨著,写于1931年10月到1932年12月,发表于1933年1月.《子夜》的成功,标志着茅盾在艺术上的完全成熟.在长篇小说创作上,当时茅盾成为无人与之抗衡的文学巨匠.《子夜》的出版,震动了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也引起了世界文坛的注意和兴趣.就连当时一些反动文人,也不得不承认《子夜》在艺术上的成功.评论家普遍认为,《子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或里程碑意义的文学巨著.《子夜》所描写的时代背景是广阔的,揭示的主题是深刻的.容量博大、思想精深.这是《子夜》获得成功的最根本的一条.《子夜》反映了三十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日益激化的阶级矛盾.故事发生的时间是1930年的5至7月,地点主要是上海,(?)(?)(?)一个农村小镇.这两个地点,即作为当时冒险家乐园的上海,以及和上海有着血肉关系的农村双桥镇,就构成了当时的典型环境,能够集中体现当时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1930年初,正是中国的革命势力与反革命势力进行殊死搏斗的重要时期.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建立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动政权,对外依附于英美帝国主义,对内进行法西斯统治,残酷镇压工农运动、疯狂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中国人民同国民党反动派为代表的大地主、  相似文献   

12.
莫言是二十世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东方作家。他的创作既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在题材内容﹑表现技巧方面也受到了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影响。在受到外国作家影响的同时,莫言成功地在作品中将本民族的文化完美地呈现出来,从而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讨论了翻译产业的现状,针对当前非文学翻译比重大,译员水平参差不齐和社会认可度不高的情况,提出了两点基本要求:一是要全面掌握翻译职业行为,二是要培养高标准的翻译职业素养。从而提高译者自身的"职业化",和推动整个翻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周娟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4):180+184-180
小说中人物思维的表达在作家的语言构成中是以不同的形式出现的,除了言语的表达,思维的表达是小说家刻画和塑造人物的又一主要手段。对小说作品人物思维表达类别的探析可以揭示出作品的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15.
无奈的退隐 感伤的超脱——晚唐隐逸诗人的生活与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晚唐的社会现实入手,剖析了晚唐隐逸诗人人生理想不能实现的苦楚,解读了他们生活与创作中反映出的心态,退隐中包含着无奈,超脱中潜藏着感伤。  相似文献   

16.
美国犹太文学的发展由来已久,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更是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犹太裔作家.他们以写实的笔法记述了犹太移民的生活际遇、文化人格,特别是作为美国亚文化体系的犹太文化与美国本土文化的冲突,塑造了各种各样极具"犹太性"和"异化感"的文学典型.  相似文献   

17.
文学产业化在今天与其说是一种提法,不如说是一种现实。文学产业化的出现是我们从生产实践的角度考察文学艺术,把文学艺术创作看作一种生产形态,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必然结果,是文学在社会"场域"中的生存选择,是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有效融合的途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学产业化是文学在多元化背景下的一种生存实现,是文学的一种新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8.
雪潇以言说的激情建构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日常生活"意象系统,又自觉地维护着诗意的言说方式及其言语世界.在文学教育偏重于"史"而逊于文章性情的接受语境中,他通过语言变形、比喻生发、理论阐释等多种方式,探寻诗歌行为与读者接受之间的"交往通道",并藉由读者对"梨花体"诗歌的误读现象,寻求大众与接受、诗题与诗行等关系的"意义空间",从而以退守的方式显现了诗人对"日常生活审美"的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19.
感性与理性的冲突是李安电影的精神核心,围绕着这一核心,李安用它独具一格的艺术表现手法,向我们展现了人性最本真的矛盾,也为我们呈现了一部部经典的道德佳作。  相似文献   

20.
现代性理论是当代理论界论争的一个焦点性问题,对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肯定,对理性的反思,对人类道德的普遍堕落,对由现代性而引起的现代性危机的揭露,这一切都为身处21世纪的我们重新寻找人类精神家园提供了动力与支持。纳撒尼尔?霍桑,作为美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其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对自由的向往,对理性、技术进步的反思,对当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弊病做了深刻的分析,这对于我们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