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评功风波     
话说唐僧师徒历尽千辛万苦,一路磨难重重,终于取得真经回到大唐。一日夜晚,大唐皇帝正与唐僧谈论治国之道,由于外面风大,唐僧咳嗽了几声,皇帝急忙将身上的披风脱下,亲自为唐僧披上,唐僧十分感激地说:"劳驾皇上了,只是这几十年来,风里来雨里去的,偶感风寒,没什么大不了的。"皇帝心疼地说:"辛苦你了啦!不行!一  相似文献   

2.
看到这个题目,有人可能会奇怪,怎么?班主任跟唐僧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难不成让我们也去取经?笔者曰:非也!非也!你细细想想,唐僧难道不是最智慧的班主任吗?他领导这四个出身完全不同、个性迥异的"学生(徒弟)",历经磨难去西天取经(学习),和我们班主任工作的本质难道不是一样的吗?而最终唐僧师徒四人终成"正果",不能不说是唐僧引领有方。我以为,我们可以向唐僧学习以下几点。志向坚定,用愿景引领人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片断】课即将进入尾声——师:同学们,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这样赞《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仔细品读它,你一定会被作品丰富大胆的想象,跌宕起伏的情节,幽默诙谐的语言,个性鲜明的人物深深吸引。那通过今天的品读,请你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人物,谈谈对他(她)的看法。生:我觉得,孙悟空是个好徒弟,不管唐僧怎么说他,他即便生气、无奈,但还是紧紧跟随唐僧。即使唐僧最后要赶他走,他也是"半路停步,望向唐僧"。师:看来孙悟空真的是忠心耿耿啊!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电脑》2011,(2):27-27
一提起唐僧,人们一般都会想到《西游记》中那位胆怯懦弱、人妖不分、是非难辨的糊涂和尚。其实,这样的观点是对唐僧的误读。从全局看,唐僧是个分善恶、有原则的最优秀的模范“校长”,是广大“校长”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5.
张彦 《家庭教育》2004,(5B):20-21
小朋友,相信大家都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吧?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当中,你最喜欢谁呢?对了,肯定是齐天大圣——孙悟空I因为他本领最高、最聪明,又最活泼可爱。可你知道是谁来扮演孙悟空的吗?那就接着看这期关于他的介绍吧。  相似文献   

6.
正我经常在家看《西游记》,也很喜欢这本书。那天妈妈问我:"假如把你的学习比作取经,你就是去取经的唐僧,那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小白龙是什么?妖怪呢?要怎么才能完成取经的任务呢?"这真是一个奇怪的问题,我觉得很有趣。唐僧——我觉得学习要像唐僧那样一心向佛,百折不挠,这个信念是最基本的。在学习中,我要像唐僧那样目标明确。孙悟空——本领高强,又勇敢,具有超强的学习能力和不怕困难的无畏精神。我觉得学习能力很重要,但遇到难题时,要像孙悟空那样不退缩,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7.
真假猴王     
《初中生》2013,(Z1):126
唐僧师徒取经,遇六耳猕猴作祟,真假猴王无人能辨,只能到唐僧跟前求鉴定。唐僧说:"为师要吃西瓜。"两只猴子立马都变作了西瓜;唐僧说:"为师要吃苹果。"两只猴子立马都变成了苹果;  相似文献   

8.
教材分析《特殊的葬礼》一课围绕巴西总统亲自主持塞特凯达斯瀑布葬礼仪式的特殊事件,回顾了这条瀑布由"雄伟壮观"到"奄奄一息"的变化过程,以唤醒人们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9.
"紧箍咒"出自古典小说<西游记>,是唐僧对付徒弟孙悟空的一个杀手锏.当观世音菩萨发现文弱的唐僧管不了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时,及时化身为一老妪,向唐僧暗授机宜.唐僧有观世音菩萨撑腰,诱悟空戴了内藏金箍的锦帽,随即大念"紧箍咒".悟空头疼欲裂,却挣脱不得.从此心高气傲的美猴王彻底失去了与师父唐僧讨价还价的资本,成了死心塌地的护法大弟子.……  相似文献   

10.
唐凌 《教育教学论坛》2012,(30):252-254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书围绕着唐僧团队完成西天取经的任务展开,人物形象深入人心。现代经济、管理领域都在大力研究唐僧团队高效的管理模式,其实它对现代中等职业学校中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同样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唐僧目标明确、意志坚定、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等都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取得成效的"真经"。  相似文献   

11.
<正>序幕我,一嗜书如命之书虫;老妈,一望女成凤之"唐僧"。书虫一有空便手捧"闲书"津津阅读,"唐僧"则时时督促,常念"禁书紧箍咒"。于是,书虫就与"唐僧"上演了一幕幕啼笑皆非的故事。"唐僧"老妈施禁咒作业之余,我总会捧起我的课外书,津津有味地"啃"起来。"看的是什么书?"每每我刚捧起课外书不久,老妈就会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把第一幕  相似文献   

12.
取经     
唐僧师徒一行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见到了如来佛,求取真经。如来问:"你们带U盘了么?"唐僧师徒:"……"如来又问:"移动硬盘呢?"唐僧师徒:"……"如来继续说:"iPod也可以哇!"悟空挖起耳朵来。  相似文献   

13.
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西游记》中有一个西天取经的团队,分别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需请教老师们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这个团队中的五个形象一个个捉对厮打,哪一个本领最大?当然是孙悟空!三岁小孩都知道。排在第二的是猪八戒,第三是沙和尚,第四是白龙马。最没用的是唐僧。第二个问题,这个团队谁是领导?唐僧。把这两个问题连起来,那就是最没用的人去做什么?当领导!  相似文献   

14.
在《西游记》文本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吴承恩有意将唐僧塑造成一个胆小怕事、软弱无能、逢难必哭的形象。本来作为师父和实际的领导者,唐僧应是一个很刚硬的形象,但是在师徒四人中他却成了最不遭人待见的角色。而且唐僧本是《西游记》中的重要人物,整个故事也是围绕着几个徒弟保护其去西天取经展开的,但是在历来的研究中,专门研究唐僧的很少,反倒是他的徒弟尤其是孙悟空备受人们青睐。  相似文献   

15.
大话西游     
"only you,能伴我去取经,only you,能全力为众生……"话说这一天,唐僧一边唱着歌一边找他的三个徒弟和一只白龙马开会。"咳咳,"唐僧顿了顿说,"今儿个咱开这会呢,主要是要商量一个事,到底是什么事呢?先听一下我的这篇报告。"天,虽然对唐僧的唠叨早有准备,可没想到,几个世  相似文献   

16.
小说《西游记》中"金鼻白毛老鼠精求婚"的白鼠直接来源于杂剧《西游记》中的"金女"。其他的"鼠婚"风俗及外来文化的"鼠"最多不过是"白鼠求婚"的文化背景。佛祖向唐僧师徒要"人事",唐僧只好把"紫金钵盂"送给阿傩,这不是佛祖贪财,而是让唐僧师徒达到"一丝不挂"、"六根清净"的境界,这个转换是通过阿傩的"微笑"来展现的。第二回的"三灾"的出现时间与后来不一致说明作者的构思中途发生了转变,"大闹天宫"的原型与现在不一样。  相似文献   

17.
虽说如今科技发展得快,却惨了各路神仙。如来的雷音寺在华尔街上市的新股是一跌再跌,现在资不抵债已濒临破产。山雨欲来风满楼,各大庙宇纷纷关门,方丈亲自带队去化缘以渡经济危机。唐僧由于早年买了失业保险,现在不愁吃不愁穿,在网上讲经说法来抨击李宏志。孙悟空最精,看好国内改革开放好形势去花果山开了家水果开发有限公司,沙悟净在流沙河边办起了特色观光旅游。猪悟能最无能,又没本事又爱逞能,现在只好东混一餐西凑合一顿了。  相似文献   

18.
在《西游记》的形象体系中,唐僧说不上丰满生动,然而却最具必然性。毫无疑问,从玄奘取经本事赋于《西游记》以故事框架的时候起,唐僧就法定要成为取经队伍的中心人物。但同样显而易见的是,当孙悟空借助于唐僧制约着的故事要素演出一幕幕有声有色的话剧时,唐僧也就不复再是取经故事的主角。取经故事越是成熟,这个事实就愈是明显,以原生状态的唐僧与成熟定型的形象相比,我们很容易察觉出两者的差别。  相似文献   

19.
"东坡肉"是由苏东坡创制的一种肉食,"唐僧肉"是指《西游记》主要人物唐僧的肉。"东坡肉"和"唐僧肉"从语表上看十分相似,都属偏正结构,都是指人名词+食物名词"肉",但是二者在内部语义关系上差别却很大。从语义角度上来看,"唐僧肉"的"唐僧"与"肉"之间具有领属关系,"肉"是属于唐僧的部分,它们中间可加结构助词"的",意义不变。"东坡肉"的"肉"却并不是"东坡"的部分。  相似文献   

20.
本大赛是国内中小学教育战线上最大规模#最高规格#最具权威的作文赛事"也是各省市、各区县、各学校展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风貌和检验中小学语文教育水平的一项重要活动。大赛启动仪式9月21日在京举行。本届大赛以"为祖国喝彩,为和谐放歌"为主题,赛区覆盖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参赛学生预计超过3000万。台湾地区将首次作为赛区参与大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