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保证出好书的机制祝国华出版社要多出好书,少出平庸的书,不出坏书。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出版社的领导们有谁不懂得这个道理呢?然而有些出版社却违背了办社宗旨,出了坏书;有的出版社甚至多次、多本违禁。他们缺乏出好书而不出坏书的机制,经不起金钱的诱惑。到头来...  相似文献   

2.
人才处处有。但是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却不是人人都会。善于发现和使用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人才,更为不易。不只是政治领导人员,而且是各行各业都有一个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的问题。文艺期刊或出版社编辑人员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敏锐地从众多作者中去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使这些人才发挥他最大的效能和作用,并且积极地“为我所用"——即为自己所在的编辑部或出版社的直接出版工作服务:多写好稿,多出好书。这些好文章或好书稿,总是某一个(或某些)具体作者撰写出来的。当然有“鸟自投林”,自动找上门来的,但较多情况下  相似文献   

3.
出版改革的目的是多出好书改革是为了提高生产力。出版改革也是为了发展生产,多出书,出好书。这里强调一个“好”字,因为书籍能够影响人的精神世界。一本好书引导人们向善向上,产生高尚的情操;一本坏书诱使人们堕落腐化,走上犯罪的道路.出版事业要在宣传马列主义,传播知识,积累文化,推动改革与开放方面发挥作用;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不能不讲究出书质量,不能不强调一个好字。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可是,近年来有些出版社片面追求数量,狠抓利润。为了利润(或者叫经济效益),有的出版社抢出与本  相似文献   

4.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编辑的职责更加明确化,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为作者出好书,为广大读者出好书。前者是把书出好,出成精品书,这是一个编辑生产过程,要求编辑具有精品意识;后者是出版好书,多出精品书,这是一个走向市场过程,要求编辑具有市场意识。这两者要得以很好地实施和实现,搞好出版服务是最基本的保证。出版社是服务企业,图书是商  相似文献   

5.
一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是1981年底成立的新社,它的前身是湖南人民出版社少儿读物编辑室。新出版社、新编辑室、新编辑,工作千头万绪首先应该抓什么? 出版社要多出书、快出书、出好书,使各部门协调一致,第一个环节要抓什么? 从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出版社工作尽管千头万绪,离不开一个目标——出好书,而要出书出人才,首要的工作是抓好选题。  相似文献   

6.
浅谈作者队伍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出版社来讲,作者是其“衣食父母”,尤其是在当今出版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更要重视建立稳定的高水平的作者队伍,为出版社提供优质的稿源,这既是增强出版社竞争力的需要,也是满足读者读好书的需要。对于如何建设好作者队伍,笔者有以下粗浅的认识。  一、提高出版社声誉,吸引更多优秀作者出版社良好的形象,是靠较高的图书品位、较高的图书质量来树立的。多出书、出好书、出精品书,对于提高出版社的声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一个出版社如果出版了一大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好的图书,那么必然它的读者众多,社会影响大,认同度高,作者也…  相似文献   

7.
庸书太多     
现在的一些出版社,比较重视的是两个方面的目标,一个是力求多出好书,一个是尽量不出坏书。这样的一个双重目标当然很好,但实际的情形往往是,出版社抓前者成绩不大,抓后者更有办法,因此就出现了好书不多见,坏书不常有,而平庸乃至庸俗的图书大量充斥市场的情形。  相似文献   

8.
如何繁荣出版事业,这是每一家出版社,也是每一个出版工作者所议论的热门话题。当然,这其中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诸如管理体制、精神产品的生产规律、完善编辑工作的目标责任制等等,都是一些复杂的正待探讨的问题。而所有这一切,又都是以“多出好书”这一中心议题为转移的。多出好书,是出版繁荣的主要标志,也是出版工作者最重要的使命。多出好书,那么什么是好书呢?这是必须首先明确的。什么是好书,似乎人人皆知,但这个看来简单的问题其实是很不简单的,出版界同仁就对此抱有不同看法。笔者从事出版工作多年,改革开放以来,专  相似文献   

9.
重视出版源头 繁荣科技出版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张雪为了出好书,需要重视编辑出版的每一个环节。而出版的源头──作者是出好书的重要基础。本文想就此谈几点看法。一、调查出版资源,制定长远出版规划和短期出版计划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云集了大批科研人材,有众多的学术...  相似文献   

10.
建立有效的出好书的机制刘国雄一个出版社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败下阵来,靠什么?靠的是图书质量,靠的是永远出好书,不出坏书。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法则。但是,有人误认为搞市场经济就是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地捞钱。从而出现了有的出版社不在抓编辑出版高质量的...  相似文献   

11.
在当局的鼓励和推动下,近两年来罗马尼亚出版业涌现了一大批个体经营单位,其中有出版社1750家,书店230家,印刷厂159家。1992年,个体出版社出书的种类达600种,种类和印数都超过国营出版社。但在这些个体出版社中,真正开展正常业务的不足20%,其余有的仅领取了执照,尚在观望,等待时机;有的作家本人为了出版一本自己的书,以个人名义成立出版社,任务完  相似文献   

12.
做好编辑工作 ,既不是高不可攀的事 ,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用心领悟 ,仔细揣摩。笔者联系老一辈编辑出版家的编辑生涯 ,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 ,认为做好编辑工作应具备四个基本条件。一支可靠的作者队伍“作者是出版社的衣食父母。”这句话含意深刻 ,耐人寻味。作为一个有远见卓识的编辑 ,无不注重作者队伍的建设。老一辈的编辑出版家 ,如鲁迅、邹韬奋及现在健在的一些老同志 ,在他们身边 ,都有一大批著名作者和一批经过他们扶植起来的新秀。他们和作者是好友、是知己。为了出好书 ,每当他们策划一个选题的同时 ,也就想到了…  相似文献   

13.
卷首语     
刚开完第四届中国图书奖的发奖大会,我们还没有抑制住内心的激动,多出好书,繁荣出版的舆论环境已经形成。在抓整顿的同时狠抓繁荣,这是出版界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也是广大读者所热切企盼实现的实实在在的事。多出好书,固然要有党的出版方针指引,有中央出版领导机关的具体部署,但最直接的还是要靠各个出版社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广大出版工作者要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重大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说,出版社出什么书,不出什么书,不但能直接影响到读者的阅读,而且能直接影响到作者的写作,这可以说是最直接最具体的提倡和导向,对优化文化环境、舆论环境有最现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营销部的职能 营销部的责任在于计划和执行出版社各种产品的销售战略,它包括出版社的新书,新推作者的书、重印重版书,以及出版社的在版书。 营销部有一批人,数量因出版社规模的大小而不同。他们职责各有不同,但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共事,那就是为出版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图书的品种比十年前翻了一番,每年都在14万种以上。在这种条件下,一方面出版社如何最大程度地开发信息资源,多出书、出好书,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如何对图书出版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复杂关系明确职责,分清责任,最大限度地保护作者和出版社的利益,是出版社面临着的一个难题。由于书稿档案在出版纠纷中越来越表现出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贵州人民出版社对如何提高图书质量、办好出版社有过许多酝酿和探索。我们提出“要把功夫下在‘优’字上”,狠抓图书质量的提高,反复强调多出好书,多出优秀图书,把多出好书作为办好出版社的主要标志,并为此作了一系列安排。我们分析过,无论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我社都还不具备在全国出版行列中争夺“团体冠军”的条件,但是我们却有争夺“单项冠军”的一些优势。我们也在实际上夺得了若干个“单项冠军”,所以,我们仍然是能够有所作为的。如何作为?在宏观上,我们要有一个长远目标,要逐步形成自己的出书特色。作为一个综合性  相似文献   

17.
曾经被“四人邦”扼杀的优秀作品,重新出版,当然是为作家和作品恢复名誉的重要措施之一。文学出版社和别的出版社陆续重印许多优秀作品,并且加了新的序言、后记,非常非常之好。但有的书没有附录评论,没有对  相似文献   

18.
出版社经理部门的工作,是编辑工作的继续,是使书稿这一初级产品成为最终产品的一个重要环节。书稿再多,如果排不出来,校不出来,印不出来,就不能把作者、编者的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书籍的效果就无法实现。如何把经理部门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为多出好书作出更大贡献,是出版社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经理负责制解放后三十多年来,出版社的经理时有时无,往往是由于对出版社性质的认识引起的。当人们强调出版物是精神产品时,就把它与企业管理、经济核算对立起来。似乎一讲企业化管理、经济核算,就必然会出现单纯地追求利润或者影响精神产品的生产。这种担心,当然不是毫无道理的,但两者之间,毕竟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1999年对子夜出版社来说,是大获全胜的一年:法国五大文学奖“子夜”扛走了两个,其中包括龚古尔奖。大奖的获得不但意味着图书销量的大增,更是社会对作者、对出版社的承认。然而,子夜出版社的老板杰洛姆·兰东却对得奖看得很淡。他在接受我的采访时说:“我从不热衷于参赛、参展。我的宗旨是编好书、出好书。拒绝平庸,只  相似文献   

20.
美国著作经纪人“生财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