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从尼采的权力意志论出发,进而分析了其“超人”学说、道德观和价值观。“超人”思想在当代青年中有着创造价值和自我超越的积极影响;也有鼓吹天才论,反民主、反平等、反群众的消极腐朽的观点。通过对尼采道德观、价值观的批判,树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林同济受尼采思想影响,在20世纪30、40年代之交极力倡导“力”的学说,以此改造国人,服务抗战;40年代以后,随着国内外形势和他自身状况的变化,他的思想逐渐回到民族的老庄哲学.但林同济的回归不同于传统文人的消极避世,也没有彻底放弃他此前信奉的尼采思想;他是以老庄的超然哲学为基础,揉合尼采的意志哲学和儒家的入世精神,又扬弃了老庄的消极避世、尼采的执着信念和儒家为群的终极理想,将道家的真人、尼采的超人和儒家的圣人凝为一体,铸造出一种新的人格范式,显示了他为中国人寻找一种完美人生哲学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尼采死了,可尼采思想的魂灵还没有死,直到八十年代,尼采关于人的理想——“超人”仍然幽灵般地在中国青年中游荡,“超人”尤为八十年代中期大学生所神往。前者所具有的魅力又使后者沉醉,在醉中两者互相沟通,随着时间的流逝,醉意消失。在冷静地思索后,大家发现“超人”原来不是那样的神圣与完满,他有明显的片面性,青年人也不能脱离现实来实现自身的超越。  相似文献   

4.
尼采“超人”概念新解高中建,巨乃岐,王健一、对“超人”概念的一般理解我国哲学界对尼采“超人”概念的理解,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情况:一是把“超人”理解为生物进化意义上的高等种族。例如,颇具权威性的新版本《哲学大辞典》中就写道:“‘超人’指遥远未来的一个全...  相似文献   

5.
变形与超越──浅析《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中的“超人”思想唐明祥,袁文艺尼采的“超人”学说无疑是其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一学说的认识和评论必然会影响到对尼采整个学术思想的认识和评价,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对尼采的这一学说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  相似文献   

6.
尼采为了改善人类,“刺取进化之说,别说超人”。鲁迅的“立人”是舍弃了尼采“超人”的“渺茫”及“宗教与幻想之臭味”,而吸取了它的“进化”的合理内核的、与文化及社会改革相联系的现实的人的进化。鲁迅“立人”的本质内涵是争取人的权利与地位。这是外来的现代观念,尼采的相关思想也是“立人”思想资源之一。鲁迅的“立人”是“五四”个性解放思潮的先声,与尼采相关思想属于同一思想谱系。在鲁迅对中国国民性的研究中,尼采对德国国民精神的批判是一面用来借鉴的镜子。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我国高等学校之所以开始设置思想品德课,原因主要有三: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模式在改革开放初期遭遇严峻的挑战;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追求科学化的新理念;三是学校教育规律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政治化倾向依时间顺序分为四段,即:“五四”时期到40年代,从“为人生”到“为政治”-“风云变幻”;50年代到“文革”前夕,“左”倾路线升线-“风急雨骤”;“文革”十年,阶级斗争扩大化“十二级政治台风”;90年代初期,极左思想回潮-“晴转阴”。  相似文献   

9.
尼采(FFiedFich Wi1helm Nietzsche)是19世纪后半期的。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和作品在他溘然长逝之后的二十世纪两方文论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尼采的浪漫主义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于法塑造一个又一个鲜明的“超人”形象,去表玑他内心世界的感情,抒发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超人”是打开尼采哲学思想之锁的钥匙,是尼采哲学的核心。尼采最关注的是人,因此,尼采从“上帝死人,重估一切价值”-揭示世界的本质“生命的强力意志”-造出真正的人“超人”,这一逻辑顺序展开了他非凡的哲学思想,“超人”成为其哲学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相似文献   

11.
“超人”是打开尼采哲学思想之锁的钥匙,是尼采哲学的核心。尼采最关注的是人,因此,尼采从“上帝死了,重估一切价值”─—揭示世界的本质“生命的强力意志”─—造出真正的人“超人”,这一逻辑顺序展开了他非凡的哲学思想,“超人”成为其哲学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相似文献   

12.
“超人”是打开尼采哲学思想之锁的钥匙,是尼采哲学的核心.尼采最关注的是人,因此,尼采从“上帝死了,重估一切价值”——揭示世界的本质“生命的强力意志”——造出真正的人“超人”,这一逻辑顺序展开了他非凡的哲学思想,“超人”成为其哲学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徐志摩是一位复杂而特殊的诗人。他继承了中国古代的“灵性”学说,并受到尼采“超人”哲学和泰戈尔“泛神论”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他民主个人主义的创作基调。他的诗柔美清丽,韵律和谐,形式多样,熔中西文化于一炉,又吸收了民歌、俗语的精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周恩来根据中共中央的精神,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思想,促使对台工作方针重点发生了转变。在当时提出“和平解放”的概念,在政治上是恰当的,有利于维护一个中国原则,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合法政府的地位和台湾问题的内政性质,有力地反击了“台湾地位未定论”和“两个中国”的论调;“一纲四目”是这一思想的精辟概括,为后来“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和平解放”台湾的思想,有利于缓和台海局势,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创造了条件,进而为维护太平洋地区和全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做出了杰出贡献,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朱光潜与尼采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尼采美学的内在精神及朱光潜的文化人格、价值取向和接受定势,说明尼采美学中能打动朱光潜的主要是日神精神。朱光潜接受尼采美学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其改造和将其“中国化”的过程。朱光潜对尼采美学的态度,经历了肯定、否定、再肯定的“正、反、合”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中国当代诗歌与政治、经济、化、教育、社会诸问题联系紧密,其基本走向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60年代至70年代末是“以政治为本”的诗歌;80年代至90年代是“以语言为本”的诗歌;进入21世纪以来转向“以人为本”的诗歌。多元共存、兼容自由、关注人性和生态环境,已日渐成为中国当代诗歌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7.
超人思想不仅是尼采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其他一些思想家甚至一般老百姓心中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情结.本文把人们思想中的超人概括为“人可望不可及的”与“人可望又可及的”两大类;在“人可望又可及的”超人中,又分为“道德型的超人”、“力量型的超人”、“智慧型的超人”、“全面发展型的超人”,并考察了这些不同的超人情结产生的基础及其对人们现实生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尼采怎样与众不同地回答了关于道德的三个基本问题;尼采如何批判既成价值,并通过权力意志、永恒轮回、超人等一系列创见而完成其新的价值哲学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近百年的尼采解读史可分为世纪初至30年代中期、3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80年代初期至今三阶段,依次呈现出功利化、政治化和学理化三特征。第一阶段,尼采学说中的反叛意识和进取精神受到特别关注;第二阶段,尼采学说被视为法西斯主义的理论源头和指导原则;直到第三阶段,尼采学说始被当作学术和理论问题来看待。第三阶段解读尼采的成果远较前两个阶段丰硕的事实表明,把哲学理论当作一种工具或是以政治的批判代替哲学的批判,是偏颇而有害的  相似文献   

20.
严春友 《中国教师》2013,(21):79-80
有些人以为宣称“道德是必要的”,便是道德;事实上他们只相信一件事:那便是警察是必要的。——尼采《查拉斯图拉如是说》是尼采以散文诗的形式写的哲学著作,集中了尼采主要的思想。查拉斯图拉是书中的主人公,他是公元前7世纪左右伊朗琐罗亚斯德教的宗教家和预言家,尼采借用这个形象来表示对于未来时代——超人时代的预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