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综合辩证论“减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的学业负担包括课业负担、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负担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其核心是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目前,在“减负”问题上,存在着“减负”就是没有学习负担;“减负”就是教师轻松,甚至意味着教育教学质量下降;“减负”就是不要考试;“减负”与家长无关等误区。科学“减负”,应坚持“标本要兼治,软硬一起上、减加一齐做、内外共同抓”的原则,使“减负”工作真正见到实效。  相似文献   

2.
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城乡中小学生都产生了不同的"课业负担"。通过调查发现:"课业负担"除了包括来自学校内部的课业负担外,还包括校外强加给学生的负担以及学生自身的心理负担。应辩证对待学生的"减负"问题,从教师、家长、评价、学生等多角度出发,切实实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危害民族未来。通过减轻课业负担,保证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4.
《西宁教研》2000,(2):1-1
西宁市委书记李津成在市教委举办的中小学生减负座谈会上说,学习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深有体会,《谈话》从国运兴衰、民族复兴的高度,对事关我国教育发展方向,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深刻的论述,体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我们大家都要认真学习《谈话》,全面准确地理解、贯彻《谈话》精神,扎扎实实地推进我市的素质教育,把“减负”提质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今年中小学教育的改革,呼声最高的莫过于”减负”。这次“减负”,主管部门严肃认真,专家学者献计献策,见诸媒体的措施、主意可谓不少。然而,一些学校虽打起“减负”的旗帜,却仍在擂着应试的战鼓;教师不敢公开补课,但家教的收入颇丰;家长对“减负”充耳不闻,督战的劲头有增无减;学生虽苦不堪言,但挑灯夜战者仍大有人在。究竟减负要“减”些什么?怎么“减”?对此,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6.
《云南教育》2009,(3):41-43
对于“减负”,我们的中学生会怎么看?《云南教育》的记者与云南某市一重点中学的同学们约了一次“会”,亲密接触后,达成共识:中学生们向《云南教育》“真情表白”,我们也绝不当“叛徒”——不透露他们的身份(化名)。  相似文献   

7.
《师道》2000,(3):10-11
  相似文献   

8.
新千年伊始,中国基础教育便迎来了一场减负问题的大讨论,其势直如暴风骤雨。面对舆论几乎众口一词的指责,校长们茫然,教师们惶惑:何谓“过重负担”?减负的目的是什么?减什么?怎样减?正确的答案只能来自冷静的思考,讨论,来自负责的建设性的探索和实践,而不是“破”字当兴。  相似文献   

9.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从不同的方面对素质教育进行研究和探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通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来开展素质教育,并认为“减负”是实现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的一个突破口。应该说,这种努力的方向是正确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又存在着一种倾向,一些同志...  相似文献   

10.
对“减负”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从不同的方面对素质教育进行研究和探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通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来开展素质教育,并认为“减负”是实现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的一个突破口。应该说,这种努力的方向是正确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又存在着这样一种倾向,一些...  相似文献   

11.
在“应试教育”中,学生学习的时间较长,不少学校甚至节假日也在加班加点,学生的书包是越来越大、越来越沉,课业负担过重。实施素质教育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这是实现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的一个突破口。正确认识和处理“减负”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关键是对学生课业负担的类型作具体的分析。我们认为,在现实学习活动中,学生课业负担的类型呈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优等生的课业负担轻,后进生的课业负担重研究学生的课业负担,首先要具体划分学生的类型,因为相同的课业,对发展水平各异的学生个体而言,其…  相似文献   

12.
"减负"博弈     
博弈论的出现只有50多年的历史,诺伊曼和摩根斯坦1944年的著作:《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开始了系统的研究。近几年,这一理论逐渐成熟,并已经成为一种范式,一种研究理性的行动者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其应用范围已经超越了纯经济范畴,深入影响着政治学,社会学等社会学科的理论研究,本  相似文献   

13.
效率"减负"     
我曾和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讨论过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他告诉我他是这样上课的。首先要做到对教材烂熟于心,包括各层次教材的衔接、知识点的多维联系、重点难点之间的关系以及知识与数学思想的关系等;其次要对各类学生理解过程和容易出错的关键环节、出错类型等方面有一个全面而详尽的把握;再次要对各种测试的知识类型、出题角度、解题思  相似文献   

14.
反思"减负"     
从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出发来分析,现实中的学生学业负担并非一个"重"字可以概括,而是畸重畸轻.减负绝不能一概而论.为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的负担应该是有减有加.减负必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必须以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为保障.  相似文献   

15.
论"减负"     
中小学的“减负”工作将是长期而艰巨的,是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文章拟从原因探析和对策思考两个方面,就“减负”工作提出若干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也谈"减负"     
一、“减负”的深层原因(一 )人才的社会主流需要与受教育者主体欲求过度失调简单地说 ,人受教育的目的不外乎谋生和养性两条 ,其中谋生是首位的、基本的目的。如果一个人无法生存 ,失去存留于世的前提 ,就不成其为现实的人 ,奢谈养性则成枉然。谋生的人本质是其所具有社会属性 ,其谋生的空间惟一地指向着当时特定的社会范围。一定时空下的社会是众多人的集合体 ,具有不受单个人意志支配的客观性 ,随着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发展 ,它在不同时代向人们提供了带有不同主流倾向的客观性 ,随着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发展 ,它在不同时代向人们提供了带…  相似文献   

18.
正确认识把握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兴”的本义是有所托、寄,“赋比兴”之“兴”和“兴观群怨”之“兴”用的都是引申义。前者的意思是“托事于物”,后者的意思是“托事于《诗》”。“兴观群怨”的具体意思是依托《诗经》发表意见,借此观察彼此的心志,互相交流思想情感,并对他人进行怨刺。春秋“称诗”分赋《诗》、引《诗》两种形式,“兴观群怨”对二者都是适用的。前人或认为“兴观群怨”乃指作诗或读《诗》而言,这种看法是颇需斟酌的。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已成为推动素质教育中刻不容缓的问题 ,要切实认真加以解决。”时下这“负”如何减 ,各地、校及教师各有做法 ,已经取得一些令人欣喜的成效 ,但也时有不少误区需要思考。1.减负是学校的事 ,根在教师减负之声四起 ,人们习惯直面于学校和教师。其实 ,如果高考的指挥棒不变、社会评价体系不变、教材与课程不变 ,单从学校和教师角度谈减负是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的。现在社会给教育部门早已设计好了程序 ,这个程序很大程度上不符合素质教育精神 ,但不照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