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面几何中的最值问题是一类常见的题型,它涉及的知识面、综合性强,并且一般都有“最大”、“最小”等语句,解答它们均具有较大难度,本文介绍这类问题的常用解法,供读者参考。1、应用几何中最值的结论求解在几何中,常见的最大、最小量有:直径是圆中最大的弦;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等等。  相似文献   

2.
以抛物线为载体,求抛物线上(或对称轴)的一动点到两定点距离之和的最小值问题,是近年中考常见的题型.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将相关线段进行转换,最终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或“垂线段最短”来解决问题.现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高考语文试题中,有一类题被形象称为“高考试验田”。是的.这就是高考语文语言表达与运用题。这类题可以用三个“最”字来概括:取材最热、创意最奇、变数最大。  相似文献   

4.
贵刊2003年第10期中孙德波老师分析了“子弹打击木块”的模型及其应用.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能使这类问题得到迅速解决,在“子弹打击木块”的模型中,孙德波老师具体分析了“子弹打击木块未击穿”和“子弹打击木块击穿”两种情况,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初态时相互作用的物体有一个是静止的(木块).另一个是运动的(子弹).但在动量守恒的应用中,还有这样一类问题:初态时相互作用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在物体发生相对运动的过程中,某一个方向的动量守恒(如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对于这类问题,如果我们应用“人船模型”也会使问题迅速得到解决,现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各地的初中数学竞赛和中考试题中,经常遇到有关蚂蚁从几何体的某点出发,沿几何体表面,爬行到图形的另一点或某直线上,求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通常是把几何体展开成平面图形,再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或“点到直线垂线段最短”等性质,找出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线,然后再通过计算求得结果.下面几例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6.
三角形是最基础、最常见的几何图形,在《三角形》这章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应该抓住两条线索:①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边,②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内角和外角.在这两条主线上有两个常见的“陷阱”,下面让我们共同来识破它们的真面目.  相似文献   

7.
陈前进 《中学理科》2000,(11):74-76
化学问题中联系物理学中“稳恒电流”知识,是一种常见的“理科综合”题的形式,下面选几例由我们改编的典型题目来介绍这类试题的一般特征,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中学化学实验中,随处可见导管的“身影”,导管的介入,使得一些习题难易程度发生了改变,使实验装置多样化.解决这类问题时,注意归纳,可以掌握解题技巧,形成知识网络,使解题实现“短、平、快”.下面就列举中学常见实验装置中导管“长”与“短”的内容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9.
所谓“定量比较问题”就是定量地求出物理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或倍数关系的一类问题,这类问题在各地中考中是一个常见题型。对于这类问题的解决看似简单,但如解法混乱,思路不清,常会得到错误的结果。这类题目的解答思路是:  相似文献   

10.
在解决参数的取值范围时,通常都会遇到有关“恒成立”问题,对于这类问题,有一些特殊方法解决,现举一些在高中常见的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青海教育》2008,(5):61-61
管理学中有个“木桶理论”:如果组成一个木桶的木板长短不一,那么木桶的最大容量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木板。“木桶理论”能给校长管理学校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2.
纵观近几年中考数学试题,“动点类”、“函数类”或二者结合的题是常见的压轴题型,这类题中,几何最值问题是考查的重点,“看清本质,巧妙转化”则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核心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有人问:“师”前面为什么要加个“老”呢?据说有两种释义:一是说明老师是历史最悠久的职业.无与伦比;二是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因为“老”的词义解释其中之一是“敬辞”。如今,“老师”的称谓已走出教育界范畴,在社会上,如果被人称作“老师”,那将是对你最大的尊敬。也将使你感到莫大的荣耀。  相似文献   

14.
管理学中有个“木桶原理”:一个木桶由许多块木板组成.如果组成木桶的这些本板长短不一,那么这个木桶的最大容量不取决于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相似文献   

15.
在各地初中数学竞赛题中,经常遇到有关“蚂蚁”爬行的问题,由于这类问题含有“运动”状态,而且可以在各种形状的几何体上“运动”,所以解题有一定难度.其实,解这类问题的关键是熟悉各种几何图形的意义及性质。  相似文献   

16.
钱召 《学语文》2010,(5):45-45
“好V”和“好好V”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一个常见格式,如:“好V”:好看、好吃;“好好V”:好好听、好好休息。“好V”和“好好V”.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时常有偏误.原因在于“好”的语法意义比较多,而“好好V”不仅存在读音问题,还有层次问题,凡此,都需要仔细辨别。  相似文献   

17.
杨慎妃 《初中生》2005,(7M):62-65
农村的体制改革、农业的发展模式和农民的增收问题是国务院最关心的“三农”问题。近几年来以“三农”问题为背景的试题频繁出现在全国各地中考试卷中,下面以2004年的中考题为例,归类说明这类问题的解法.  相似文献   

18.
实际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求最大(小)值,解决这类问题关键是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然后利用函数、不等式、方程等知识求出最值,这类题型常见求解策略如下:  相似文献   

19.
求最值是中考试题中的热点.求最值有多种方法,而当涉及几何图形时,常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和“垂线段最短”来求最值.  相似文献   

20.
“程序运算”在七年级数学一些版本的实验教科书及练习中屡次出现,它们与计算机的算法有关.这类题目较难读“懂”,更难找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现将这类题分为三类并作如下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