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包头市青山区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措施:严格控制耕地流失,积极引导农牧业结构调整,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与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强化土地综合整治,落实耕地占补平衡。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有关问题,以江西省婺源县为例进行探讨。首先分析了婺源县土地利用结构、耕地数量与结构、耕地的分布与质量情况等耕地资源现状,并对耕地数量进行了动态变化分析,详实分析了上一轮规划中耕地保护目标的实施情况,找出了江西省婺源县耕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婺源县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基于LESA的城市边缘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边缘区耕地自然质量较好,但易受城市扩张和乡村集聚影响,因此,从耕地质量和立地条件两方面综合划定城市边缘区永久基本农田,能够保障耕地优质稳定。本研究以沈阳市边缘区沈北新区为研究区,引入美国LESA体系考虑耕地质量和立地条件,借鉴农用地分等成果构建城市边缘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指标体系,进行耕地质量和立地条件综合评价,划定城市边缘区永久基本农田。结果表明:一、二、三级耕地质量优越,立地条件稳定,可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为35 510.50hm2,占平原耕地面积的77.94%;四、五级耕地不宜划为永久基本农田。本研究符合国家优先划定大城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的要求,为今后类似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信阳市为例,从耕地定级指数、作物产量等方面入手,用产量指数法分析论证了基本农田占补平衡的耕地级别占补当量系数,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替代原理,构建了基本农田占补级别当量影响因素修正体系及修正系数表,给出具体应用方法,为基本农田的占用与补充之间换算关系提供参考,在转化应用耕地定级成果上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刘湘茹 《中国科技纵横》2011,(15):150-150,143
研究目的:针对新疆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对策.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归纳综合法。研究结果:完善耕地保护各项制度,科学调整划定基本农田合理确定耕地保护区和保护率,依靠科枝进步提高耕地保护管理水平。研究结论: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实现土地整治“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6.
对基本农田整理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现有耕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本农田整理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繁荣农村经济的必然选择的观点,进而提出了基本农田整理的目标与方向及在基本农田整理中应特别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信阳市为例,从耕地定级指数、作物产量等方面入手,用产量指数法分析论证了基本农田占补平衡的耕地级别占补当量系数,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替代原理,构建了基本农田占补级别当量影响因素修正体系及修正系数表,给出具体应用方法,为基本农田的占用与补充之间换算关系提供参考,在转化应用耕地定级成果上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基于形态优化和边界识别的基本农田保护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然而,2011年修订的《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只强调将优质耕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却没有对保护区形态做出明确要求,导致保护区片块数量多,边界线长且模糊不清,无形中增大了基本农田被占用的风险。基于此,本文拟采用逐级修正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基于Moran's I指数的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GIS空间分析方法,以甘肃省榆中县2015年耕地为基础,对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①榆中县耕地质量总体是中等水平,其中高等地与中等地合计占79.76%。高质量耕地聚集区(HH)和低高集聚区(LH)可以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②经过边界识别,共划定11个基本农田保护区,总面积75 878.17hm2,其中平原区3个,丘陵区5个,山地区3个。与优化前相比,能够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图斑数量减少,单位图斑面积增大,边界线缩短且明确,景观格局优化。该研究过程和方法可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科学合理地选择空间区位划定基本农田对提高耕地保护效率,实现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在确保耕地质量的前提下,考虑耕地的空间稳定性及其尺度内的水平作用和尺度之间的垂直作用,运用EB修正的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和空间叠加分析方法,从市级、区县、乡镇三个尺度开展基本农田空间区位选择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建设占用耕地是影响基本农田空间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存在单尺度内的空间聚集和分散以及不同尺度之间的作用等特征。根据不同尺度的LISA图发现,LH类型区耕地的建设用地需求高,空间稳定性差,容易发生非农转化;而LL类型区耕地的建设用地需求低,耕地空间稳定性好,不易发生非农转化。将研究区划分为高风险、中等风险、较低风险、低风险四个区域,其中较低风险区和低风险区可作为基本农田的较适宜和适宜划定区域,主要集中连片分布在黄梅县刘佐乡、孝昌县花园镇、汉川市田二河镇、蔡甸区永安街道等,该结果与单尺度研究结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鹤城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敏  关欣 《大众科技》2009,(2):141-143
文章研究了鹤城区耕地和基本农田的相关状况,分析得出了现阶段鹤城区耕地和基本农田存在的问题,并对提出的对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康又丹  汤江龙 《科技广场》2012,(10):235-238
本文对乐安县耕地和基本农田的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了规划修编中乐安县耕地和基本农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对下一步的乡镇规划具有重大的意义,并可促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科学合理地选择空间区位划定基本农田对提高耕地保护效率,实现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在确保耕地质量的前提下,考虑耕地的空间稳定性及其尺度内的水平作用和尺度之间的垂直作用,运用EB修正的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和空间叠加分析方法,从市级、区县、乡镇三个尺度开展基本农田空间区位选择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建设占用耕地是影响基本农田空间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存在单尺度内的空间聚集和分散以及不同尺度之间的作用等特征。根据不同尺度的LISA图发现,LH类型区耕地的建设用地需求高,空间稳定性差,容易发生非农转化;而LL类型区耕地的建设用地需求低,耕地空间稳定性好,不易发生非农转化。将研究区划分为高风险、中等风险、较低风险、低风险四个区域,其中较低风险区和低风险区可作为基本农田的较适宜和适宜划定区域,主要集中连片分布在黄梅县刘佐乡、孝昌县花园镇、汉川市田二河镇、蔡甸区永安街道等,该结果与单尺度研究结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基本农田是耕地的精华,基本农田是重要的"吃饭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为了实现粮食稳产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而基本农田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重要基础。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不仅受基本农田本身质量的影响,还受到外部环境区位条件、行政决策以及生态安全要求的约束。本文阐述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评价单元指标,以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分区的依据原则。  相似文献   

14.
程锋  朱德举  石英  左玉强 《资源科学》2003,25(6):101-107
根据我国乡级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特点和要求,进行了乡级基本农田保护规划辅助决策系统的研制。该系统由模型库、数据库和人机交互界面等部分组成,模型库包括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确定和基本农田空间布局决策两个基本模型,重点介绍了空间布局决策模型的建立过程,将其分解为耕地的模糊优选排序模型和耕地入选的0-1整数规划模型两个相关联的模型。最后,介绍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系统的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是一个具有完整性、系统性、结构紧密的运行实体,可以辅助区域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实现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自动化,从而提高规划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土地整治中的重要任务,对提升耕地质量,划定和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的主要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而提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合理方案建议,并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6.
结合贵州省思南县喀斯特山区地理条件,根据收集到的有关思南县耕地利用资料,对思南县喀斯特山区耕地资源现状进行分析,揭示了耕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石漠化综合治理、基本农田保护、耕地整理复垦、确保耕地的占补平衡,激励农户保护耕地等的耕地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7.
《华夏星火》2014,(12):8-8
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日前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在已有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工作的基础上,将城镇周边、交通沿线现有易被占用的优质耕地优先划为永久基本农田,最大限度地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实有耕地面积基本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土默特右旗耕地保护的现状,提出了耕地保护过程中应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与规划相衔接;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提高耕地的农业综合生产力,实施占地补偿制度;依靠科技水平管理耕地;加大宣传力度等,从而使土默特右旗乃至包头市的耕地得到保护,以适应目前经济发展以及生态安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如何有效的将耕地质量等级补充完善应用于土地利用与管理工作中,本文主要从耕地产能测算、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基本农田调整划定、规划编制和土地整治项目等五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并结合辽宁省实际情况,提出实际工作中应用的方法和成效,研究结果表明耕地质量等级成果可以被充分应用于土地管理工作中并取得显著效果,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耕地的数量与质量变化分析   总被引:46,自引:8,他引:46  
通过预测全国各生态区未来非农业建设占有耕地、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垦、土地整理复垦、生态退耕等各方面的耕地资源变化,分别分析了1997-2010年,2011-2030年和2031-2050年3个阶段的耕地数量与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这3个阶段耕地总面积净减少量分别是648811hm2,341413hm2和279642hm2,而同期由于基本农田建设和生态退耕,旱地的比重降低,耕地质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