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峰 《科学与管理》2006,26(6):24-26
本文以中国1979-2005年的每年GDP总数、GDP增长率、总就业量及其增长率为分析指标,分别从总量、就业弹性、增长率等不同的角度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利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从总量指标上对经济增长对就业能力的拉动力进行了量化,考虑了两者在增长率上存在着不一致性的问题,得出了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步伐存在不协调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安徽劳动力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安徽省经济增长与劳动力就业之间建立了回归分析模型。通过对1990 ̄2004年期间,安徽省GDP对就业总量的弹性分析和三大产业就业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范柏乃  江蕾  罗佳明 《科研管理》2004,25(5):104-109
文章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53—2002年度统计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国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之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因果关系,科技投入是引起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2)在1953—2002年期间,科技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率约为17.6%,表明科技投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但其促进作用并不是十分明显;(3)要加强科技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促进作用,不仅要关注增加科技投入的总量,更要重视优化科技投入的结构和提高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就业增长率却是逐年下降,使我国经济呈现出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不一致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许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我国经济较早地走上了资本深化的道路,偏离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对此,本文试从用于衡量经济增长的经济指标——GDP的角度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之前我国所采用的不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1989-2007年的江西省统计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江西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促进关系,对外贸易明显促进了经济增长.最后,就促进江西省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财政科技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1978-2007年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我国财政科技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与短期动态关系,结果表明,财政科技投入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但存在"边际效应"递减现象.政府应加大财政科技投入,优化投入结构.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本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静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138-139
在现代经济中,人力资本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要素和重要源泉,新经济增长理论把人力资本纳入其经济增长模型中,阐述了人力资本理论,通过选用初中、高中和大学入学率作为人力资本指标,使用新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揭示了人力资本要素在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佳川  黄斐怡  王乐 《中国科技信息》2009,(24):162-162,170
本文从外商直接投资对资本形成和对外贸易的直接影响出发建立外商直接投资与居民消费支出、投资、出口、进口以及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联立方程组,根据国民收入决定的均衡理论采建立一个FDI影响中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联立方程模型,从数量上分析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总影响.  相似文献   

9.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研究--两者相关性的重新判定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有密切关系。一般认为,经济增长能带动就业增长,就业增长反过来也能促进经济增长。而我国的统计数据则显示两者存在明显的非一致性。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并将中美两国的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然后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我国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其中用有效就业理论证明出我国同样存在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互动机制,并用计量工具对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最后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85年-2003年的数据,对服务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服务贸易出口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对经济的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服务贸易的进口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并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山东省17地市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为研究对象,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山东省各地市教育投资程度的差异效应,以及教育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差别.研究表明,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正相关的推动作用,但各地市的教育投资差异效应较大,与当地经济增长趋势相同.因此,山东省政府应该加大各地市教育投资力度,深化教育投资体制改革,以促进地区经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中部地区的对外经济开放度进行了度量,并采用Johnson协整分析技术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考察了中部地区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协整检验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的对外经济开放度与GDP增长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即两者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因果关系检验表明,中部地区经济开放度的提高是该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但该地区GDP的增长没有显著地提升经济开放度。  相似文献   

13.
采用含有滞后变量的计量模型对内蒙古的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这种定量分析,得出了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收入抑制了经济发展及其对以后持续时期内具有的消极作用,据此提出了适当减低财政收入规模尤其是财政收入中的非税比重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史永东  武志  甄红线 《预测》2003,22(4):1-6
本文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框架下的计量分析,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双向因果关系;计量分析的结果则进一步加强了这一发现。文章结论与我国正处于从转轨经济向成熟的市场经济过渡的基本国情相吻合,对供给主导假说及需求遵从假说均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选取1990—2012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GDP和各污染变量数据,构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VAR模型,并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论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增长主要以二氧化硫和固体废物的形式影响环境质量,各污染物的排放对经济增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运用1995—2012年的统计数据,采用IPCC(2006)测算方法估计江西省能源碳排放总量,通过构建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指数模型实证分析江西省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存在不稳定的脱钩状态,强脱钩、弱脱钩、扩张负脱钩等状态交替出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江西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状态变化的原因并对江西发展低碳经济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经济增长中的科技进步作用: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的比较 在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史上,对技术进步给予了特别关注的主要有两大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  相似文献   

18.
融资方式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涂美珍  程建伟 《软科学》2002,16(6):26-29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结合构成了一国的融资结构。本文在对融资方式、融资结构及其演变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不同的融资方式与中国经济增长的不同绩效,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界定了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基础上分析了创新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并运用协整理论及其分析方法和Grange 因果检验,实证研究2000-2011年陕西省创新型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创新型人才与经济增长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在分析它们之间的Grange因果关系时,发现创新型人力资本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陕西经济的增长。最后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从发展陕西省创新型人力资本的角度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八大经济区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肖涛  张宗益  呙小明 《科研管理》2012,33(4):139-146
本文运用面板计量分析方法,利用中国八大经济区域1986-2008年的相关数据考察了各区域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东北地区、北部沿海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黄河中游地区的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而长江中游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仅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从短期来看,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不存在因果关系,北部沿海地区、长江中游地区、西北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黄河中游地区仅存在单向因果关系。此外,东部沿海地区无法判断。最后,在实证结果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政策建议,这对各区域能源和产业政策的制定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