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翻《中国记者》、《新闻战线》等杂志,涉及编辑业务和编辑个人的文章为数极少。人们称记者为“无冕之王”,称编辑为“老师”。我曾几次遇到过这样的笑话,一些知名而未见过面的作者见到我说:“唐老师,我还以为你的年纪起码在四十以上,想不到你三十未到。”一位作者给我寄了份稿件,短信中称我为“伯伯”。见面后才知道他只比我小5岁,连“叔叔”都不够格。传统的看法都觉得编辑工作很了不起.应由年龄较大、经验丰富的人担任。但在我们报社却刚好相反,年轻的当编辑,年长的当记者。9个编辑中只有一人40岁出头,其余都在35岁以下。因为谁都想到新闻部从事记者工作,谁都不想在编辑部为别人作嫁衣。在职的编辑们则是应付了事,一方面,他们用尽量少的时间把每期报纸编出来,另一方面,又用挤出的尽量多的时间去写稿子,象每个记者那样竭力去竞争好新闻的荣誉。也难怪编辑们发牢骚。在外人看来,编辑是记者的老师,地位并不低。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生活好了。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都开始“讲究”了,讲究房子要装修得舒适一些,衣着要美观一些,食用品尽量精致一些……这些都是我们迈向21世纪、走向小康的标志。可是我们在“讲究”中,也应该把握好尺度。我见到一个电视片摄制组,下到基层后,先是讲究拍摄条件,将县里唯一的一台丰田面包车调去专用。后来又讲究住宿条件,在  相似文献   

3.
自从家中有了热水器,冬季又有了暖气,我是不肯跨进“美浴”一步的。凡闻吾之固执,没有不臭我“小气”。其实,子女皆成家立业,“美浴”的钱还是掏得起的。也想常去泡个澡,修个脚,再美美地眯一眯。是因为老哥儿“美浴”后感染上性病吓怕了,是听说“美浴”时有异性骚扰、“特殊服务”吓怕了。洗浴本无事,是怕“美浴”无缘无故沾上一身说不清、道不明的事儿,弄不好引起老伴无端猜疑。  相似文献   

4.
多看勤问     
在现实生活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通讯员来说是很有好处的。见到“热闹”去看看,发现了问题去问问,就可以从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一次,我去医院看病,在回家的路上,看到附近一座大桥上围着很多人。我也跑过去看“热闹”。一打听才知道这儿刚才发生了事。只见一个衣服湿透的农村妇女对围观的群众诉说,这天下午,她们27人去桑干河捞鱼,当大家捞得起劲的时候,暴雨突降,洪水冲下来,把她们围困在大桥下面的一块凸起的沙滩上。幸亏被路过这儿的几名筑路工人发现,及时扛来铁梯相救,她们才安全脱险。听了这件事,我觉得这是一条新闻。于是,当场找被救的群众和那几位救人的工人进行采访,回家后我与另一位同志合作,连夜赶写了一篇《筑路  相似文献   

5.
开板说脚,是不是要"审丑"了? 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极少见到直接描画、美化脚的文字,特别是难得见到人的赤裸的脚.  相似文献   

6.
公证业之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宝马彩票案”后,公证业成为人们的质疑焦点。这时.人们才发现,中国的公证业从身份地位到业务内容.都处在尴尬的“灰色”之中  相似文献   

7.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早晨,我随空军工作组从昆明赶赴成都,立即进入灾区,用手机向编辑部发回了第一篇报道。一直到5月30日下午,我才离开这片令我深感心痛、深深祝福的土地。作为一名记者,在灾区的采访中见到了太多悲惨的、感人的画面,它们永远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相似文献   

8.
当我拿着见报的“豆腐块”,高兴地回到家,见到的却是妻子冷冷的面孔。当年谈恋爱时,妻子是冲着我那厚厚的稿件剪贴本,才答应跟我这个“丑小鸭”好上的,那时她最高兴的事就是能在报纸上见到我的“大名”,而且每次总要给我一份小小的奖赏。今天怎么啦?任我怎么“讨好”,妻子无动于衷,直到晚上,她才拿出一本精致的笔记本,说是送给我的“礼物”。我翻开笔记本,见扉页上写着:“谦受益,满招损”,第二页上是:“成绩只代表昨天,想收获明天只有今天奋斗”。我猛然觉得脸上火辣辣的。想想昨天,看看今天,我心中充满愧疚。我一当兵就…  相似文献   

9.
当《中国记者》的编辑约我为《活跃起来的中国记者》(人民日报4月12日三版,作者:新华社记者郭玲春、徐心华)写篇评论时,我的确有点发怵。况且,在此之前我尚未读过它。我发完案头的一摞稿子,才把它找来读。读而再读,不下三四篇,思绪随之激扬起来。于是,我欣然应约了,尽管文章很难做。中国记者活跃起来了作者开门见山地亮出了这一“惊异的发现”(新闻事实)。尽管人们从人大会议期间的报纸、广播、电视中,对此已有所察觉,作者仍不惜笔墨,用对比的手法,用鲜活,生动的细节,着意地描述了中国记者“活跃”的情景,为的是让人们感受得更强烈,“发现”得更真切。活跃程度之烈:中国记者一进会场,“便立即‘抢占’有利地形”,“与港澳和外国的同行展开一场提问权的‘争夺战’”;他们提问之踊跃,来势之猛,迫使“外国记者不得不给主人递条子请求‘通融’”。活跃范围之广:“不只是中央一级的大报、通讯社,不少专业报刊和地方新闻单位也参与了这场,‘竞争’。”  相似文献   

10.
提起美学,许多人觉得陌生。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美,每个人都在追求美。谁没有爱美之心呢?问题是人们往往缺乏发现美的能力,大哲学家弗洛伊德说过:“美学研究在什么情况下事物才被认为是美的。”还说:没有美,“文明就不能发展。”新闻工作者肩负着反映美好事物、促进文明建设的重任。如果对美缺乏敏感,是当不好记者的。下面着重谈一谈几个美学原则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问题。美感或快感的基本点之一,是事物“本身的整体美”,或者说是形象的直接性和可感性,离开了形象,美  相似文献   

11.
“在人们的冷眼中,在诽谤和辱骂声中,在个人身心的极度失落中,那个颇有名气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猎艳高手——庄之蝶,忧郁地走向河边。”他期望寻求一片宁静。在河边,他发现了一个佝偻着的人的背影。起初他把他当成了一块圆石,随后他才认清那是个年轻人,待他走近时,才发现那个人原来正在为排解性欲而“自娱”。 这是近一段时间风靡中国的小说——《废都》中的一幕场景。然而,庄之蝶,这个中国当代“第一大”畅销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开鲁县麦新镇吴家堡小学吴永文:1985年年底,我订了一份《新闻与写作》。当接到第一期,我就被刊中栏目吸引住了,特别是“新闻来稿评析”、“新闻小言论的写作”、“小说创作谈片”等栏目更是引人看。但美中不足的是当月不能见到贵刊。第1期我在二月二十六日才收到,现在已是三月八号了,可第2期仍是杳无音信。我多次跑到十多里外的镇邮局打听,都说还没到。为  相似文献   

13.
说“转产”     
说“转产”阎玉才“转产”这个词,木是企业方面常用的名词,现在有人把它转用到社会日常生活中去了。一次开会,碰见一位原来的同行。我说好久没有在报纸上见到你的大作了,干什么去了?他答道:“现在‘转产’了,正忙于搞开发(经商)。”在闲聊中,我才知道,我们同时...  相似文献   

14.
罗旭 《青年记者》2016,(20):129-130
网络热点事件的关注度可以反映出各大网民的价值观、精神信仰.目前,我国传统的民族精神和校园文化等都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在互联网中,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以“揭秘”“真相”为噱头,打着“你不知道的历史”“这才是历史”“我知道的历史”等旗号,捏造事实,质疑历史,恶搞颠覆主流历史,例如:黄继光堵枪眼的不合理情况,“狼牙山五壮士”均为土匪等;2010年的《林则徐飞起一脚,把中国踹入万劫不复的深渊》;2011年的《雷锋侠》微电影;2012年的《在武力胁迫下,乡亲们颤抖着,铡死了刘胡兰》等等.这些网络恶搞现象的出现,反映出网民价值观的缺失与精神信仰的迷失.  相似文献   

15.
旧书纪缘     
毫不夸张地说,我在搜求旧书中得到的快乐是只有恋爱才略胜一筹的。在一处摆卖旧物的摊子上,我见到一套四本精装的史柯特·费兹杰拉德作品集。见我面露喜色,女摊主很有点中国古人“宝剑赠英雄”的豪爽,只象征性地收我一美元。漂泊海外,我对于故国、故人的全部牵挂,念兹在兹者,挥之难去者,都是源于书,系于书,关乎书啊!  相似文献   

16.
米高峰  李昂 《青年记者》2020,(11):79-80
贾樟柯说:“在德西卡的电影里,我学到了怎样在一个非常实在的现实环境中,去寻找、去发现一种诗意……正是通过他的电影,我才触摸到了纪实风格背后那些美学层面的东西.”在贾樟柯的电影中,总有一种“作者论”的视角,去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群,并力图捕捉到时代高速发展下人们最真实的生活表情和生存状态,构筑着自己独特的电影世界.  相似文献   

17.
诗的“建筑的美”,在本质上,是附属于诗的“音乐的美”的,与之同属听觉,而不大属于视觉。作为诗意的载体,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属于听觉,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符号的符号,当然也属于听觉。正如音乐属于听觉,记录音乐的乐谱也应属于听觉一样。只是由于洋为中用,新诗分行分段排列,其文字呈现才有了时间及空间的双重性,才有了听觉及视觉的双重性,诗的“建筑的美”才被发现,才被提出。但它绝非绘画、雕塑、建筑以及舞蹈那种真正的空间艺术,纸上的文字的诗,一经朗诵或歌唱,其虚拟的“建筑的美”又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8.
“奖品”     
考入军校后,我主动加入了队里的新闻写作兴趣小组,写稿的热情很高。年底新闻报道工作总结时,宣传科为鼓励我给我评了“优秀奖”,奖品是用红纸包着的一个大信封,上面写着2003年《军事记者》杂志一套。以前,我只是在图书馆偶尔见到过这个杂志,对它的内容并不太熟悉,心想奖这一套杂志有什么意义?但是,当我拿到第一期后,就改变了这种认识。杂志中的“采编感悟”、“通讯员园地”、“新闻讲台”、“刊中报”等栏目让我耳目一新,捧着它就像在漆黑的迷官里徘徊许久后看到了一线曙光,它让我了解到了新闻写作的基本常识和方法技巧。一些报道员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过去我没有收集过藏书票,更不懂得它的艺术价值。去年拜读了两篇导读性的文章,一是北京大学出版社编审江溶先生的“中国作风,中国气派——新时期大型纪念藏书票巡礼”,一是中国藏书票研究会会长梁栋先生的“藏书票艺术”。之后,我才初步懂得了藏书票的珍贵艺术价值和启迪激励人们上进的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我在某高等学府新闻系的新闻采访课上见到了一幕很有意思的情景。这是一次模拟采访课。任课老师扮演某重大工程的领导,向“中外记者”(同学们)发布“新闻”,然后由“记者”们提问、写稿。可这位“领导”一反常态,发布的“新闻”是口头的,没有散发任何书面材料,说了一大堆不易记的数字与事实。课后,数名同学找老师诉苦,问为何不按惯例发书面材料,这样便省事多了,还可免受记录之苦。这使我想到目前我们新闻界中普遍存在的“等、靠、要”思想。现在不少记者缺乏事业心和主动性,嫌麻烦,怕吃苦,不愿意到现场去采访,不爱用自己的脚去寻找新闻,而是依赖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