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验”是通过亲历来感知和认识周围的事物。阅读教学中的体验就是要让学生直面文本,感受、体味、揣摩。“感悟”是有所感触而领悟。阅读教学的感悟就在体验的基础上,不断走进作品生命完成从无觉无悟,到有觉有悟,再到领悟的生成过程。长期以来,阅读教学总体上存在重认知轻情感  相似文献   

2.
阅读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会引发一些“感想”,而将这些“感想”写成文字,这就是“读后感”。“读后感”不同于“文学评论”。“文学评论”重在客观地评价作品,而“读后感”则带有读者个人的感情色彩。读者有感而发,随想而录,议论所及,起于作品,也源自感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著名的长篇小说。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位传奇式英雄。他奋战沙场,出生入死,重建国家,舍身忘我,直到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仍矢志不渝,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保尔的英雄行为感动了成千上万的读者。许多中学生为此写下感受真切的“读后感”,《生命的温度——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文就是其中的一篇。  相似文献   

3.
而今的文学创作仿佛走入了一个怪圈作家流派越来越多,读者却越来越少,让人久思而不得其解。读李艳庭同学的文章,总给人一种似有所悟的感觉。读他的散文,我们仿佛一步步走进他平和宁静的内心深处,聆听他快乐、轻松的歌与他一起分享人生的欢乐与忧伤。文学是人学,文学所表述的是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写散文处处有“我”在,而又最忌故意表现自我,要做到这一点,“纯”和“真”是至关重要的,点滴纯真的感受胜却大篇造作的表现自我,这也许就是李艳庭的作品带给我们的一点启迪。艳庭同学还年少,…  相似文献   

4.
《文学教育(上)》2014,(23):158-159
贾平凹日前现身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举办的“莫言与中国当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并谈到阅读莫言作品的感受。贾平凹指出,莫言作品的启示之一便是强烈的批判精神,但这不是历史的,而是社会的、人性的,“他的文字背后有生命和灵魂。”“因为我不是评论家,我最初读他(莫言)的作品,无法分析概括创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胜红 《新疆教育》2012,(13):171-17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是理解和表达的活水源头,是体验和领悟的重要途径,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就要求读者要“潜心会文”、“披文入境”,要“以你之心与作者之心、作品人物之心相会、交流、碰撞,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他们的境遇、他们真实的欢乐与痛苦”。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做到“把书读在脸上”呢?  相似文献   

6.
同别的文学样式相区别,散文艺术对生活真情实感的严格要求,不仅把作家“自我”赤裸裸的推到读者面前,而且就其人格的高下,成为衡量艺术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准。“所有的优越评论家都承认美德有助于天才,作家为人愈好,愈能写出好作品”。(杨格《论独创性的写作》)朱自清先生的洽学、为文和为人是一致的,他的艺术志趣和人格涵养的统一,个人的生活感受和时代  相似文献   

7.
艺术的最终目的是作者与读者、作品与感受形成强烈的共鸣。而在文艺欣赏时读者与作品总是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是因为只有实际的时空距离造成的感觉误差,形成欣赏时的心理错觉,才使得耳目所及的客体是他感觉到的客体而非实在的客体时才能产生美感。这种与客体间发生的“无我的但又是如此有我的关系”被布洛称为“心理距离”。其实对于审美愉悦来  相似文献   

8.
陈祚明等评论家一致认为曹丕的作品具有阴柔之美。但是,为什么会有这种风格?为什么他登基后再没有能“移人”的作品出现?人们却没有作进一步的研究。本文试图从曹丕在家庭中的处境、他的政治表现等方面,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分析个中缘由。文章认为,曹丕在本质上是一个柔弱、依顺的人,柔弱和细腻成就了他的文名。后期作品质量滑坡是因为他努力要表现性格中本来没有的粗旷、强硬和坚定一面而压抑了自己的性格。因为本身个性的被压抑,曹丕感到痛苦和焦虑。这些情绪在他的文艺思想中有所流露。  相似文献   

9.
诗人舒婷说过:“诗歌只是一粒种子,花朵是你自己培养出来的。”一部真正的作品是属于读者的,阅读活动的整个过程也都属于读者。然而,反观现实中的有些语文课,学生的阅读近乎“戴着镣铐跳舞”,少有真正的心灵自由的释放。很多时候,学生不是在阅读,而是在追求一致的情感体验,让所有的领悟、感受、认识都统一在标准的答案之下。这  相似文献   

10.
[总体阅读思考] 阅读这篇文章,首先必须搞清:欣赏者再创造的中心是什么?也就是他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一般说,感受最深的,往往是再创造的中心,实质上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尽管它不象一般论文的中心论点那样表现。其次要搞清楚:它是如何进行再创造的?联想了些什么?补充了什么?比原文富了哪些?增加了欣赏者哪些个人的体验?英国的戏剧大师塑造了哈姆雷特这个艺术典型,但是有位评论家却说:“有一千位读者,就会行一千个哈母雷特。”这句话说明了这样一个真理:作家在写作时,在进行艺术创造;读者在欣赏作品时,同样也在进行艺  相似文献   

11.
阅读作品,实际上是一种“召唤结构”,同一部作品,不同读者会有不同感受,从接受美学角度说,这是由于每一部作品都有许多不确定点,它形成的“召唤结构”因读者经历、文化修养与性格气质的差异而形成认识上的区别,以此着重对艾米的《山楂树之恋》和贾平凹的《古炉》为范例进行了论证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茅盾在谈到《七根火柴》时说:“表面上看,这不是第一人称的作品,然而作为故事线索的卢进勇,实在是起了第一人称的‘我’的作用。”这句话一语中的,非常准确地指出了卢进勇在这篇小说中的地位。我们知道,以第一人称写成的小说,可以增强故事的感染力,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即“我”是故事的经历者或目睹者,可以直接把作品的情感传达给读者。“我”架起了读者与作品对话的桥梁,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距离。简化了信息传播的程序。卢进勇就起到了这种作用。文章的第一部分,是他把草地那特殊环境中的感受传达给了读者,使读者充分认识到本…  相似文献   

13.
赵禁 《今日中学生》2024,(3):22-27+48
<正>课外古诗词鉴赏是中考重要考点,也是难点。怎样突破它呢?叶嘉莹说:“对诗歌之欣赏实在当具备两方面的条件:其一是要由客观之理性对作品有所了解,其二是要由主观之联想对作品有所感受。”品味诗词的意蕴和情趣,要理性分析其内容、手法和情感;同时也要通过联想和想象,融合主观感受。本文结合“新课标”整理了古诗词鉴赏的相关知识与技巧,供同学们复习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体验,是指在实践中认识事物,亲身经历体验生活。作文中的体验就是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品味人生,关注社会,让他们在生活中体味、揣摩、积淀语言,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体验生活的乐趣,形成自主写作的动机。感悟,就是对事物有所感触而领悟。作文中的用心感悟,就是通过对人、事、景、物的抒写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领悟。作文中的感悟,能引发读者思考,使文章更有深度,更具感染力。体验是感悟的基础,感悟是体验  相似文献   

15.
茅盾是中国杰出的现代文学评论家。他写了为数众多的作家论与作品论,评论了“五四”以来不同流派的作家作品,推动了现代文学的发展。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宗师,茅盾对他的评论比较多,是全面地实事求是地研究鲁迅及其作品的第一人。茅唐写《鲁迅论》的时候,和鲁迅“没甚关系”,“不曾见过面”,而是  相似文献   

16.
朗读中的形象感受是指作品中的语言对朗读者内心刺激而引起的其对客观事物的感知、体会和思考,是“感知于外,受之于心”而形成的。鲁迅先生说:“汉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叶圣陶先生针对文章阅读也说过:“文字是一道桥梁。”语文学习中的朗读就是通过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鉴赏课文的过程中,借助有声的语言文字,感受源于作品的形象,使作品中的情、景、物、人、事、理在读者的内心活起来,好象“看到”、“听到”、“闻到”、“尝到”一样。从这个角度说,朗读的形象感受是朗读者对视觉、听觉、嗅觉、…  相似文献   

17.
功能对等的起源 功能对等论是同等效果论的变体。第一个提出这一理论的是英国翻译理论家泰特勒。他在1790写的一本《优秀的翻译》中为“优秀的翻译”下了一个定义:“好的翻译是把原作的意思完全移植在译作语言之中,使译语使用者像原语使用者一样并清楚的领悟和感受非母语的文学作品所表达的内涵和作者创作的感受。”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演变,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在1969年出版的《翻译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才正式提到“动态对等”。“动态对等”也就是译文读者对译人语的反应程度大体上与原语读者一样。  相似文献   

18.
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提出“陌生化”手法,以延长读者对事物的感受过程,恢复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力。托尔斯泰的作品中,以《霍斯托密尔》《战争与和平》为例,改变叙述视角、运用对照手法、着眼于固定细节的渲染,达到“陌生化”的效果。托尔斯泰的“陌生化”叙事方式疏离读者与作品的距离,刷新期待视野,引发读者对社会生活的重新审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感动与困惑     
西方的接受美学认为,阅读任何文学作品,读者的心中都存在着一个“前结构”,这个“前结构”是由读者阅读时当下所处的人生境况及读者的人生素养、知识结构等等所决定的,作品的意义则产生于读者“前结构”的阅读制约之中。每个读者的人生境况、人生素养、知识结构是在不断的变动之中的,所以,每个读者对每部作品的每次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认识与感受,也因之使得作品的意义处在一种不断的生成之中。我在这次重读《麦琪的礼物》时,就很深切地感觉到了这一点。以前读这部作品,很是同情作品主人公因物质贫困而带来的悲惨命运,也很是佩服作…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第6条指出:“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20世纪60年代德国康斯坦茨学派创立了接受美学理论体系。它把读者作为文学的组成部分,其核心是把文学的观念由作家——作品转到了文本——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