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虚实定义]“虚”与“实”,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两个非常常见的概念。在写作学当中,“虚”与“实”是相反相对的两个概念:“虚”是主观的,“实”是客观的;“虚”是抽象的,“实”是具体的;“虚”是远处的,“实”是眼前的;“虚”是隐藏的、含蓄的,“实”是直露、明朗的。就一道作文题或话题而言,又有“虚题”与“实题”之分:所谓“虚题”,就是那些以抽象概念或短语为话题或标题的,如2001年全国高考作文话题“诚信”、1988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习惯》、1994年的高考命题《尝试》,都是比较抽象、含蓄或主观性较强的话题或命题;所谓“实题”,则是一些…  相似文献   

2.
诗中有问答者称为问答体。格律诗因为在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要求严格而很难使用问答体,但仍有一些优秀的诗人能突破限制,将问答体用得得心应手。如: 一、一诗一问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二、一诗数问李端《逢王泌自东京至》:“逢君自乡至,雪涕问田园:几处生乔木?谁家在旧村?”(二问)王安石《勘会贺兰  相似文献   

3.
“虚指”和“无指”是古代汉语指示代词中的两种不同的指代形式。“虚指”,简要地说就是有所指而不明白地说出来。在古代汉语中说话的人对所要说明的人、事,不愿明说,不能明说,或者不必说出,或者根本不知道时,选用一个特殊的指示代词去代替,这种语言现象便是“虚指”。这类可以用做“虚指”的代词,为数不多,在古代汉语中最常用的只有“某”、“或”等字。如: 1、某日烧蓑城苇。(陈弘绪《文天祥》) 2、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司马光《谏院题名记》) 3、相公又稍稍语人曰:“某也贤,某也贤。”,(宗臣《报刘一丈书》)  相似文献   

4.
张长 《新读写》2009,(3):49-49
抒情诗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不能直接地去表现客观对象的方方面面,怎么办?一条重要的创作经验是:“缩虚入实,即小见大。”(钱钟书《谈艺录》)白族诗人张长的《失落的笑声》就是这样—首优秀抒情诗。  相似文献   

5.
<正> 敦诚在《佩刀质酒歌》中盛赞曹雪芹:“知君诗胆昔如铁,堪与刀颖交寒光。”其实,何止诗胆如此?他的文胆也是“昔如铁”的。从他那部未完成的《红楼梦》中,就使人看出:他简直是以铁一般的文胆,描绘了天崩地解时代,那美与丑、善与恶的激烈搏斗,勾勒出乱云飞渡中那惊世骇俗助时代光华;以万千有价值的人生被毁灭的悲剧,向统治人类几千年的封建魔窟发出了愤怒的冲锋;以“字字看来皆是血”的文字,写出了“堪与刀颖交寒光”的千秋巨著。  相似文献   

6.
虚静”是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先秦时期各家都谈论“虚静”,而且基本意义相通,所以那时的“虚静”一词还不是一个有特定意义内涵的哲学范畴,也不是一个文艺学的概念。《文心雕龙》中的“虚静”是融合了儒释道思想而形成的崭新的古代文论概念,没有必要也不应该把先秦诸子的“虚静”和刘勰的“虚静”强行挂钩,我们可以说《文心雕龙》中“虚静”思想吸收了诸子中“虚静”观的某一些方面,孰多孰少,但一定不能判定其专属诸子之某一家。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通讯》1984年第三期《〈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问答》专号,是全面解释《提要》的长篇文章,读后颇受教益。但对照《提要》审订一番,不难发现该文颇有疏漏之处。现举出数端以就正。一、“昨天来了一位客人”的句型如何处理。此句的句首词“昨天”是个时间词。动词性的语法单位里的句首词定为什么成分,至今语法学界没有一致的认识。《提要》3、2、4认为时间词在动词短语中“常作状语”是妥当的。如是,此句若无句号,便是动词短语,那么句首的时间词应视为状语。《“提要”问答》中也指出“时间词、处所词常常作状语、补语。”然而,《“提要”问答》却  相似文献   

8.
古代文艺批评十分重视虚实关系的分析,而此问题又是当前古代文学分析中的薄弱环节。本文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证。 一、“以实出虚”。即通过部分有形描写,借助于艺术形象的比喻、象征、暗示等作用,产生一种必然的联想,从而形成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化实为虚”。即把自然界的实景物,通过艺术描写,化为作家虚的情思。即运用“造境”手段,通过幻想、想象或虚拟未来生活的“理想图景”。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三、“以虚出实”。即在塑造艺术形象的过程中,通过侧面间接描写或烘托为主,而以正面直接描写为辅的方法,来突出艺术形象特征。如《陌上桑》中罗敷的形象。 本文就以上问题展开论述,在古代文学分析评论中,具有继承、创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风骨”一词最早出现于魏晋时期,常用于品评人物,《宋书》中就有“风骨奇特”之语,《世说新语》中也有“风骨清举”之说。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风骨”一词还被用来评论诗文、书画等作品,如《文心雕龙》将风骨作为优秀文学作品应当达到的标准之一,《古画品录》以“观其风骨,名岂虚成”高度赞扬曹不兴的画作。  相似文献   

10.
古诗中“可怜”一词的含义“可怜”一同,在古代有好几种意义。(1)值得怜悯。如“可怜身上衣正单”(白居易《卖炭翁》)(2)可惜。如:“可怜夜半虚前席。(李商隐《贾生》)(3)可爱。如:“可怜九月初三夜”(白居易《暮江吟》)“百花高楼更可怜”(杜甫《江畔...  相似文献   

11.
问答教学法是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因师生问答方式的不同,问答教学法出现了两种形式:单一问答教学法和多元问答教学法。单一问答教学法属于传统教学法,其教学程序是:教师问,学生答,学生答不了,教师自问自答;其特征是:教师是问答主体,学生是问答客体;其弊端是:学生提问的权利被剥夺,思维受到限制,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其教学后果是:课堂问答容易变成“满堂问”,“满堂问”其实就是“满堂灌”的一种变式。  相似文献   

12.
大凡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总会:有无穷的艺术宝藏等待后人去发掘。《愚公移山》在展开故事情节中所安排的两问两答,匠心独运,就是蕴含着的艺术宝藏。第一次问答是在愚公提出移山的主张之后,愚公妻子为此而“献疑”,提出两点疑问:一是“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二是“焉置土石”。  相似文献   

13.
梁剑峰 《语文知识》2005,(12):10-10
我国古典诗歌常干无疑之处巧设“疑”,从而达到化实为虚、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 诗仙李白就很擅长用“疑”字。如《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疑”,不仅写出了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时迷离恍惚的情景,而且引出了抬头望月、对月思乡之情。诗中一连串的动作、心理,都是从“疑”字生发出来的。他的《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相似文献   

14.
教育学(一)     
为了在广大小学教师中普及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促进小学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本刊从这一期起开设《小学教师教育学、心理学学习问答》专栏,以“问答”的方式阐述和解答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并运用这些理论分析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学习问答》是依据小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文化专业知识考核教学大纲和考核教材编写的。  相似文献   

15.
语法知识问答初一册六新的《语法提要》的“结构助词”中为什么没有“地”?旧的《暂拟系统》认为,“的”“地”“得”是结构助词,并且同音,都读“de”,轻声。“的”附着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它前边的词或词组是修饰语,可做为定语的标志。如:“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  相似文献   

16.
李胜彩 《辅导员》2010,(13):21-22
"子虚乌有"和"空穴来风"是一对反义词,可是,现在许多人常把它们当作同义词用。 "子虚乌有"出自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作者在赋中假托亡是公、子虚、乌有先生三人互相问答。"子"是古人对男性的尊称或美称,"虚"在这里作空无所有解,故“子虚”意为空无所有的先生。  相似文献   

17.
废名小说《桥》的意境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名的小说创作 ,深受中国古典诗词的影响 ,讲究意味深长的意境。其长篇小说《桥》着力于层次纷繁而又融为一体的意境营造 ;以文为画 ,在画面中传达如诗如歌的境界 ;追求“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含蓄蕴藉的“虚境”美 ,对现代早期诗话小说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中《次北固山下》是唐朝诗人王湾的名作。课本第15页注释⑩“[海日生残夜]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其中“红日已从海上升起”一说似有不妥。因为“海”在古诗词中多指江,如唐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宋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等。  相似文献   

19.
“可”字在《上博》中为常见字,用法多样,除了读作本字之外,尚可读作它字,计有以下五种读法:一、读作本字,《君子为礼》:“虚子可亓 也【3】。”:二、惯用通读作“何”,如《季庚子》:“青(请)昏(问)可(何)胃(谓) (任)之惪(德)【2】”;三、通假为“诃”,如《周易·豫》:“可(诃) (豫)[14]”阜阳本作“诃豫”,帛书本作“杆余”,今本作“盱豫”;四、通假为“兮”,如《有皇将起》:“又(有)皇 (将) (起)含可(兮)【1】”;五、通假为“奇”,如《曹沫》:“必 (召)邦之贵人及邦之可(奇)士[29△]”。即就“可”字这五种读法进行讨论,整理出《上博》“可”字的用字情形,尚祈诸家指正。  相似文献   

20.
黍、稷是《诗经》中常见的两种农作物的名字。在《王风》、《唐风》、《幽风》、《小雅》、《周颂》和《鲁颂》等诗中计有三十七见,其中黍在十三篇中二十见,稷在十篇中十七见。绝大部分都是在同一篇中出现。如《王风·黍离》篇说:“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唐风·鸨羽》篇说:“不能艺稷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