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提出“以人为本”,这是中共指导思想上一次非常重大的转变,标志着一种思维模式的转换,比之某个理论观点的转变或某一思想观念的更新,其意义要重大得多。  相似文献   

2.
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当前教育和教育科学所面临的新形势 2006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就湖南教育而言,也是湖南教育及教育科研实现新的跨越的五年。在今后五年里,湖南的教育发展将进一步面临三个重大转变和三个战略重点。三个重大转变即九年义务教育由基本普及阶段进一步向高质量、高水平的巩固提高阶段转变,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进一步向大众化发展阶段转变,体制改革实现由单一向多元、广度向深度进一步转变。  相似文献   

3.
追踪20世纪中国历史,中国化发生过两次重大转变:第一次是五四新化运动;第二次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新中国的建立。之所以认定20世纪中国化发生两次而不是三次重大转变,是因为这种转变与中国整个社会政治制度的变革、社会思想化资源的重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4.
90年代中期高校毕业生由“双向选择”迅速向“自主择业”转变,除少数由国家分配外,多数自己择业。这是我国高校就业制度适应市场要求所作的重大转变。但是这种转变在当前乃至未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激增,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岗位趋减,大学生自主择业出现较大困难的情况下,显得仍然不够。如果说由“统包统分”到“自主择业”是一个重大进步的话,那么现在这种转变还要更加深入,那就是由“自主择业”向“自主创业”的第二次转变。 实现由“自主择业”向“自主创业”的转变,首先要求大学生自身必须尽早做好一系列的创业前期准备…  相似文献   

5.
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我国教育思想观念的一次重大转变,也是国际教育改革的潮流。在“大一统”、“共性至上”、“考试标准化”等传统教育观念、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教师如何应对这一重大转变。比如,什么是创造力,创造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如何培养创造力等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摸索。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规划的最突出特点,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出了我国“十一五”期间的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措施,彰显了中央在发展战略决策上的重大转变。[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走出去”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外资战略的重大改变,即从以引进外国直接投资为主的战略转变为对外直接投资和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并重的战略。加快发展甸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是适应我国外资战略重大转变的需要,而且是进一步顺应经济全球化的现实选择。本文主要探讨了加快发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的改革:变革体制转换机制优化配置上海大学杨德广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经济体制要实现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这是一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转变,是加速我国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根本性转变。实施这一转变不仅仅是经...  相似文献   

9.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我国经济在新世纪的重大决策之一,本分析了粗放经济存在的三方面问题,转变应具备的三个条件以及实现转变的四条途径。  相似文献   

10.
对自主学习价值内涵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使学生的学习从原来比较被动、机械、单一向“自主、探究与合作”转变,其实并非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它首先是教育理念的重大转变,其次是课程实施手段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变。研究学生学习方式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的自我调节水平,使学生的学习从他主向自主转变,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源远流长、自成体系、博大精深,时至今日,仍在影响和制约着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一座巨大的思想宝库,它对当前我国的法治建设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把那些积极向上的因素融入到当代中国法律文化中来,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服务。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地区在我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少数民族的稳定和发展,对我国现代化发展都是有着巨大的影响。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少数民族在适用刑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变通。本文就变通的原因、依据、原则等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民众法律信仰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治走向法治是人类文明的演进。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法治”,呼唤一整套法律制度的建设。而法治的关键在于民众心中怀有对法律的信仰。在当今中国,人们心中的法律信仰尚不完善。笔者试图从中外比较、历史和现状分析等层面较为全面、系统地探索当前我国民众法律信仰缺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政治文明理论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学说的重大发展。“法治”既是一种依法治国的制度体系与政治实践。又是一种以“人权”、“民主”等为终极目标的治国理想。从实践的层面来看,法治国家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依托;从理论的层面来看,建设法治国家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首要目标。现代政治文明是法治国家的内在精神,发展政治文明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由之路。发展政治文明与建设法治国家,这个两位一体的任务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对于封建专制传统积淀深厚、国家规模超大、现代化进程属于后发外生型的当代中国来说,建设和发展以民主法治人权为核心的现代政治文明的任务甚为艰巨。其中,政制发展是核心和关键。政制发展不仅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其现实诉求和动力源泉。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优选之路就是从制度建设入手,在理性渐进的政制改革中探索和开辟前进的道路,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制,充分发挥和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的法治思想是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思想。他根据中国建设成现代化国家的任务,将建设法治国家作为改革开放的目标之一,在经济建设中完善法制,推进从进行人治向法治的转变;在文化建设和创新中促进法治化的进程,创造法治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刑法的宽容化是当代文明国家发展的普遍趋势,然而受古代重刑传统观念的影响。遏制犯罪必须采取严刑峻法的思想在我国却很有市场.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日益深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我国追求的目标,这对刑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刑法要保持谦抑和宽容越来越成为学界和社会的共识.通过对刑法谦抑性的含义、基础以及基本要求几个方面对此进行了简要论述,目的是使大家对这个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并期待对我国、的刑事司法实践产生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个全面兴盛的强国。它是一个人的现代化、社会经济现代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的文化发展、和谐的社会发展以及治理的现代化的强国。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建构社会现代化强国所需要的教育体系。它具体包括:促进人的现代化需要的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促进社会经济现代化需要的混合教育形态体系;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的国际教育体系;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的数字化教育体系;促进和谐社会现代化的民办教育体系;促进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教育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保障农民的权利不仅有其必要,而且非常重要。保障农民权利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农民权利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障农民权利有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障农民权利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中的一个崭新的文明形态.在新中国,提出这一概念历经了半个世纪的摸索.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不难发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