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二语习得中,母语的语言形式、意义和文化容易迁移到二语和二语文化中,产生负迁移。在音段和超音段两个层面,客家方言语音就会对英语语音习得产生影响和干扰。本文解析了此类负迁移现象及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母语对二语习得影响的过程被称作"迁移",因两种语言相异而阻碍正确习得二语的现象被称为母语负迁移。本文中,笔者从英语写作中的词汇层面分析了汉语负迁移现象,探讨了产生汉语负迁移的原因根源。  相似文献   

3.
喻兰 《考试周刊》2013,(13):90-91
母语负迁移是英语习得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其中既有正迁移,又有负迁移。负迁移是影响学生英语写作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母语在词汇、语法、语义、语篇等四个方面造成的负迁移错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陈燕 《高教论坛》2012,(2):89-91
母语负迁移是影响词汇习得的重要因素。在学习环境和条件限制下,壮语的负迁移作用对壮族预科学生在英语习得过程中的影响非常明显。同时,壮族预科学生在其母语和汉语的双重影响下,这种负迁移具有其特点。利用语块的整体性和自动生成性等特点和优势的英语教学能有效减少由于壮语负迁移对壮族预科学生在英语习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英语同义词是中国英语学习者二语习得中重要的词汇习得之一.本文将通过母语负迁移理论,从英语同义词分类的角度,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区域差异性、文体差异性和搭配差异性,以及同义词习得时汉语的负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6.
母语迁移是影响二语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正迁移促进语言学习,负迁移则制约语言学习.本文对母语为汉语的英语学习者在词汇习得过程中出现的母语负迁移现象的原因及其制约作了简单分析,并就如何克服这种负面影响略述对策.  相似文献   

7.
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迁移是个普遍现象。汉语和英语分别属于两个不同语系,因此汉语作为母语在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要大于正迁移。本文拟从语音、词汇和语法3个方面讨论母语在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现象,以期帮助学习者减少母语负迁移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语言迁移现象是无法避免的。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探讨了母语负迁移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并就英语写作教学实践中如何帮助中国学生克服母语负迁移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对策,以期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英语学习中,汉语和英语之间的差异会对英语的习得,尤其是词汇的习得产生消极作用,这就是母语对英语习得产生的负迁移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在母语影响下,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经常出现的词汇误用现象。通过对学生作文中错误的摘录,分析了词性误用、词义误用以及搭配不当三种词汇误用情况,并就此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母语迁移是影响二话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本文根据母语迁移理论,结合汉英思维模式的差异,探讨了大学生学习英语写作过程中母语思维在篇章结构、词汇等方面的负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使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主动适应荚语思维,有意识地避免母语思维的负迁移,不断地提高英语写作能力,保证语言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我国学生英汉互译练习中在词汇、语法和文化等方面的一些常见错误 ,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归类分析母语 (汉语 )在英汉互译学习中的负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12.
母语迁移的负作用主要是由于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差异引起的。湖南人学习外语时也往往受到湘方音(Xiangdialect)的负迁移影响,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常常存在着各种偏误。本文就湘方言在发音、词汇、语法和句法以及文化知识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减少湘方言负迁移的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凌云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8):70-71,86
母语迁移对二语或外语学习的影响历来是语言学家们研究的重点,也是引起争论的焦点之一。我国成人在学习二语时经常出现的错误大都源于母语的负迁移作用。拟从语音、词汇、句法、语用等四个层面出发,以英语学习为例,通过比照汉语和英语的不同语言特性,分析由此引起的母语对成人二语习得过程中的负迁移作用,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  相似文献   

14.
母语迁移作用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是语言学家们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文章通过比较汉语与英语思维在三个层面即词汇、句法、语篇的差异,探讨了汉语思维模式对大学英语写作造成负迁移的原因以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英语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时往往易于将母语的特征迁移到目的语中,从而导致表达的错误,造成负迁移,而这些错误有很大的部分都是由于语言的标记性差异造成的。为减少负迁移,英语学习者应该在初学时就要留意英文是强标记而汉语是弱标记或者无标记的语言项目,理解两种语言在表达习惯上的差异,习惯用英语表达方式思考问题。为减少标记性差异所引起的语间负迁移的产生,教师应该经常分析与纠正学生运用英语中常犯的错误。  相似文献   

16.
英语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时往往容易将母语的特征迁移到目的语中,从而导致表达错误,造成负迁移。本文根据迁移对于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着重从三个方面讨论汉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即词汇、句法和语篇。最后提出了原因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从语音、词素、句法、语用各个方面对学习者外语学习过程中所犯错误进行分析,指出除了语际负迁移,语内负迁移也是导致外语学习者,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外语学习者产生错误的主要原因,而这一点往往被研究者所忽视。  相似文献   

18.
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汉语负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负迁移是由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而产生的。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出现的中式英语大都源于汉语的负迁移作用。其原因包括:学生的语言知识不完善,不了解英汉语在词汇和句法方面存在的不对应现象。直接在写作中套用汉语的用法,从而导致负迁移;学生不了解英、汉语篇思维模式的差别,受汉语语篇思维模式的影响,产生篇章结构上的负迁移。因此,外语教学中应加强母语与目的语语言系统和思维差异的对比分析,减少和排除母语干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要想切实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必须大量阅读英语文章以扩大词汇量,并需要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在写作中正确选词,同时学习英语思维以避免母语的负迁移,坚持练笔,认真修改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