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9 毫秒
1.
古代突厥语方言研究(五)--乌古斯和回鹘研究系列之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突厥语大词典》的记载,并参考碑铭文献、回鹘文出土文献及现代诸突厥语言的材料,将古代突厥语划分为“原始突厥共同语”(2世纪以前)、“前古突厥语”(3~6世纪)、“上古突厥语”(7~12世纪)、“中古突厥语”(13~15世纪)、“近古突厥语”(16~18世纪)五个历史发展阶段。“前古突厥语”时期的突厥语分为“r音化语言’,和“d音化语言”两种类型;“上古突厥语”时期,“d音化语言”分化、演变为分化型的“j方言”、“dЗ方言”、“δ方言”、“z方言”、“混杂方言”和混化型的“n方言”、“h方言”七种类型。现代突厥语族诸语言则是在“r音化语言”及上述七类方言的基础上演化、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2.
根据《突厥语词典》的记载,并参考碑铭文献、回鹘文出土文献及现代诸突厥语言的材料,将古代突厥语划分为“原始突厥共同语”(2世纪以前)、“前古突厥语”(3—6世纪)、“上古突厥语”(7--12世纪)、“中古突厥语”(13--l5世纪)、“近古突厥语”(16--18世纪)等5个历史发展阶段。“前古突厥语”时期的突厥语分为“r音化语言”和“d音化语言”两种类型;“上古突厥语”时期,“d音化语言”分化、演变为分化型的“j方言”、“d3方言”、“δ方言”、“z方言”、“混杂方言”和混化型的“n方言”、“h方言”7种类型。现代突厥语族诸语言则是在“r音化语言”及上述七类方言的基础上演化、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3.
根据《突厥语词典》的记载,并参考碑铭文献、回鹘文出土文献及现代诸突厥语言的材料,本文将“古代突厥语”划分为“原始突厥共同语”(2世纪以前)、“前古突厥语”(3-6世纪)、“上右突厥语”(7-12世纪)、“中古突厥语”(13-5世纪)、“近古突厥语”(16-18世纪)等五个历史发展阶段。“前古突厥语”时期的突厥语分为“r音化语言”和“d音化语言”两种类型;“上古突厥语”时期,“d音化语言”进而分化、演变为分化型的“j方言”、“dЗ方言”、“Э方言”、“z方言”、“混杂方言”和混化型的“n方言”、“h方言”等七种类型。现代突厥语族诸语言则是在“r音化语言”及上述七类方言的基础上演化、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4.
根据《突厥语词典》的记载,并参考碑铭文献、回鹘文出土文献及现代诸突厥语言的材料,将古代突厥语划分为“原始突厥共同语”(2世纪以前)、“前古突厥语”(3~6世纪)、“上古突厥语”(7~12世纪)、“中古突厥语”(13~15世纪)、“近古突厥语”(16~18世纪)五个历史发展阶段。“前古突厥语”时期的突厥语分为“r音化语言”和“d音化语言”两种类型;“上古突厥语”时期,“d音化语言”分化、演变为分化型的“j方言”、“d3方言”、“ǒ方言”、“z方言”、“混杂方言’,和混化型的“n方言”、“h方言”七种类型。现代突厥语族诸语言则是在“r音化语言”及上述七类方言的基础上演化、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5.
根据《突厥语词典》的记载,并参考碑铭文献,回鹘文出土文献及现代诸突厥语言的材料,将古代突厥语划分为“原始突厥共同语”(2世纪以前)、“前古突厥语”(3-6世纪)、“上古突厥语”(7-12世纪)、“中古突厥语”(13-15世纪)、“近古突厥语”(16-18世纪)5个历史发展阶段。“前古突厥语”时期的突厥语分为“r音化语言”和“d音化语言”两种类型;“上古突厥语”时期,“d音化语言”分化,演变为分化型的“j方言”、“ji方言”、“shi方言”、“z方言”、“混合方言”和混化型的“n方言”、“h方言”7种类型。现代突厥语族诸语言则是在“r音化语言”及上述7类方言的基础上演化、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也是历史的产物。语言自产生之后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而逐渐变化发展的。现代哈萨克语是继承和发展古代突厥语的结果,是在古代突厥语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现代哈萨克语在文字、语音、长元音和辅音音位,以及名词语法范畴的数和格等方面与古代突厥文语法相比,都有了一些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现代吉尔吉斯(我国称柯尔克孜)语与古代突厥语均属于阿尔泰语系的语言.今天认为,现代吉尔吉斯语正是由古代突厥语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发展而来,是同一种语言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两种形态。主从复合句是句子的一种特殊构造.通过将现代语与原始语在主从复合句上的形态与意义上做一对比,有助于我们总结现代吉尔吉斯语演变与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加深对现代吉尔吉斯语句法关系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8.
目前发现最早的记载突厥语的文献是公元七世纪的碑铭文献,更古时期突厥语,亦即原始突厥语的面貌,就只能依靠古代文献和方言土语的材料来构拟和推测了。本文就试图根据古代突厥语中保留的某些语言残迹来推测并确定原始突厥语的结构类型。一著名突厥语言学家巴斯卡阔夫指出:突厥语言按其类型是最有代表性的粘着语范例。突厥语的粘着特征明显表现在它们的绝大多数语法形式是通过把后缀附加在词根或词干上来形成的,后缀由于语音和谐律的作用、一般采用不同的变体,以和词根或词干的语音相和谐,  相似文献   

9.
《察合台语》是十五世纪到二十世纪初使用的古典书面语。这种书面语分布的地域是相当广的,从我国新疆一直到中亚。《察合台语》一方面是以河中地区、霍拉桑和新疆居民的活的突厥语为基础的,另一方面是以黑汗王朝古典维吾尔文学传统为基础的,也就是说《察合台语》是在黑汗王朝书面突厥语和花刺子模书面突厥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包含有黑汗王朝古典维吾尔语的某些特点和十三世纪到十四世纪金帐汗国花刺子模文学的乌古斯—克普恰克语的语言成分。其次,  相似文献   

10.
词汇是语言系统中最主要的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产生出新的词语,修辞方式和造词法是汉语新词语造词法的一种,修辞方式不只是指修辞格,而是一种广义的修辞手法,本文从新词语的修辞方式造词法的方面来考察修辞手法在当代汉语新词语造词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试论英语小句词序的历时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从历时的角度追溯、分析、综合古英语、中古英语以及现代英语的基本词序和探讨英语小句由于词形逐渐变化等因素而出现稳定和统的趋向 ,可以认为研究语言的演变必须综合考虑语言的外部历史和内部历史。  相似文献   

12.
词族的大量出现,有其独特的语言学价值。它说明了附加构词法表现非常突出,汉语的最佳词音长度受到挑战,某些外来悟睚成为汉语中能产性极强的构词语素。词族现象也为我们提供了透视社会变革,考察人们思想观念变化等方面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现代维吾尔语中的tilmac(翻译)自从最早在《福乐智慧》中出现之后,在其他历史文献以及在中亚留下痕迹的各民族语言中屡屡出现。tilmac单词起源于古代维吾尔语并沿着丝绸之路一直被其他民族所借用,在中世纪已被中世纪德语以Tolmatsch的形式借用。而在后来的德语语音系统的改变被现代德语中的dolmatsch这个形式所替代。从tilmac在古代维吾尔语的起源开始,详细的论述其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过程以及在丝路上各民族语言中出现的形式来证明德语单词翻译(Dolmatsch)来自维吾尔语单词tilmac。  相似文献   

14.
利用Packard的形类描写法对彝语复合词构词的结构和形类进行描写。还借鉴了其语素的四分法:功能词(自由的、功能的),根词(自由的、实义的),粘着词(粘着的、实义的),词缀(粘着的、功能的)。彝语复合词构词法类型丰富,其中名词有5种;形容词有4种;动词构词法比较单一,主要有2种;还存在一定量的多音节复合词。从构词语素的自由程度来看,无论哪种词类,主要呈根词+根词、根词语素+粘着词根语素、粘着词根语素+根词的形式。  相似文献   

15.
喀喇汗王朝境内的回鹘人于公元10世纪接受了伊斯兰教以后,曾在阿拉伯字母的基础上创制了一套书写回鹘语言的文字,被称为“哈卡尼亚文”,《福乐智慧》就是用这种文字创作的。论文在对其语音描写的基础上,重点与古代突厥碑铭文献和回鹘文文献进行对比,归纳总结了《福乐智慧》语音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网络英语中两种构词方法的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因特网的发展历史不长,而因特网上使用的语言是以英语为主(占总数的55%),因此,人们称这种语言为网络英语,网络英语词汇的出现,给英语词汇这个大家族增加了许多新成员,而且网络英语词汇的构成有其独特之处。本就两种网络英语构词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常见构词法有拼缀法、首字母缩略词和缩短词、合成法、转换法等。长久以来,学者们都认为这些构词法处于同一平面,但是这些构词法并不是在同一平面上,英语构词法中的派生法、逆成法和转换法属于用词之法而不是构词法,从而提出构词法"四构三用"新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词汇教学现状中的两种教学理论出发,分析了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构词法和语境教学的意义及其方法。提出了教师在教词汇的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词汇的意思,更要教会学生学习词汇的方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太平天国在北方战场的政策是“官兵不留,百姓不伤”,只杀文武兵勇不害百姓的规定在执行过程中的总体情况是比较好的,但是太平天国北方战场上大量平民百姓遭遇厄运的情况并不能回避。  相似文献   

20.
“塔兰奇”是对中国新疆伊犁地区和哈萨克斯坦七河地区维吾尔人的旧称.学术界对“塔兰奇”一词的研究和解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学者认为“塔兰奇”一词是蒙古语,意为村庄、种子、粮食、耕地等;有的学者认为“塔兰奇”一词是满语,意为庄稼汉;还有大多数学者认为“塔兰奇”一词是突厥语,意为粟、耕种者、种植者、聚集者、很卖力气的农人、归附者、臣属者、农夫、农民、迁移等.对上述观点作一归纳总结,并作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