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五”期间,湖南省教育系统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教育部有关信息化建设的指示精神,密切把握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资源建设为中心,以政务信息化带动教育信息化,全面贯彻《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先后实施了“湖南省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校校通”工程、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重点建设工程,在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教育网络建设、信息化终端建设、教育行政办公系统建设、教育基础数据库建设、教育门户网站建设、网络信息安全监察等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相似文献   

2.
“十五”期间,湖南省教育系统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教育部有关信息化建设的指示精神,密切把握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资源建设为中心,以政务信息化带动教育信息化,全面贯彻《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先后实施了“湖南省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校校通”工程、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重点建设工程,在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教育网络建设、信息化终端建设、教育行政办公系统建设、教育基础数据库建设、教育门户网站建设、网络信息安全监察等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3.
镇江市润州区教育局着眼于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长远目标,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龙头工程,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为宗旨,以“整体推进、高位均衡”为目标,以“三建(建网、建库、建队伍)”、“三服务(服务于管理、服务于教育、服务于学习)”为抓手,全面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4.
教育信息化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三通两平台”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宽带网络“校校通”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均衡配置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实现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前提。2000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在全国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  相似文献   

5.
《教育信息化》2006,(8):6-6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教育信息化是我国教育实现现代化和适度超前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在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资源建设、人才培养以及教育系统应用水平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在“十五”期间发展迅速,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工程、“校校通”工程和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建设工程到大学校园网建设工程、政务信息化工程等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临沭县第二初级中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紧跟全国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的步伐,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上加大力度,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全面加快“教育云平台”建设步伐,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7.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如2000年开始实施的中小学“校校通”工程,2003年启动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2005年启动的“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等。此外,许多国际著名IT企业也积极投身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如Apple公司的“明日教室”项目、Intel公司的“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IBM公司的“重塑教育”项目。  相似文献   

8.
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是教育部在全国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加快教育网站建设是“校校通”工程实现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途径,也是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9.
“校校通”工程是面向全国教育体系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是面向新世纪推进国内教育改革、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校校通”工程的实施不但可以建立一整套信息化教育网络体系,整合了教  相似文献   

10.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而深入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国家经济、科技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十分迅速,中国教育科研网建设、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和“校校通”工程、教育政务信息化工程先后启动,校园网、教育城域网、省域网的建设进一步促进  相似文献   

11.
为了与世界接轨,与时代同步,做到全方位覆盖、优质资源共享,让全民受益,农业人口占总人口74%的山西运城,加大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市委、市政府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建设教育大市的重点工程之一,把实现区域教育决策管理信息化、学校教育教学环境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学习教学模式信息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师资培训信息化、教研科研信息化、农科教服务信息化作为建设目标,实行一把手“双线”管理体制,“市长-县长-乡长-村长”负责资金筹措,“市教育局局长-县教育局局长-中小学校长”负责管理和使用,层层落实。  相似文献   

12.
自2000年中围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速以来,“校校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全国性的、具有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的教育信息化项目建设,力求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在短短的几年里,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经过集中式的工程投资之后,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已经进入了一个需要更加注重科学发展的时期。  相似文献   

13.
当前,教育部提出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工作,并作为国家“十二五”期间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目标和标志工程,明确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三通两平台”建设中的“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更是教育信息化深入应用未来发展的方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网络学习空问人人通”必将助推新课改实现革命性突破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 通过全面启动“校校通”计划等一系列教育信息化工程和项目,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2008年以后,以“班班通”工程建设、教育云服务平台构建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化建设将基础教育信息化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教育信息化》2006,(10):39-39
“十五”期间,新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该自治区先后启动实施了中小学“校校通”工程、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李嘉诚基金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项目,积极开发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课件,加快教育资源库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促进边远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004年2月,又实施了“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试点示范项目”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进程进—步船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在近几年连续跟踪研究和分析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的基础上,阐述了导向公共服务、典型应用及公益资源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构想,重点分析了建设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构建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实施典型应用示范工程、建设“以人为本”的公众服务门户网站、推进基础设施与基础数据库建设、关注教育信息化支撑“软”环境、重视教育信息技术学科建设与信息化人才培养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湖北教育》2002,(10):4-6
跨入新世纪前夕,湖北省教育厅的领导者们高瞻远瞩,勾画出了建设“网上湖北教育”的宏伟蓝图。新世纪初,全省教育信息化工程列入湖北省教育发展“十五”重点建设计划。2000年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已全面启动。如今这项工程的进展如何,未来走向怎样?省教育厅科技处负责同志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作出了回答。  相似文献   

18.
2000年,威海市环翠区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确立了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行动战略。2003年,环翠区启动特色学校建设规划,并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区域特色进行建设。十年来,环翠教育人始终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理念,把实现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大力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通过全面打造信息技术区域主体特色,引领本地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均衡发展,从而推动全区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不断迈向深入。  相似文献   

19.
一、教育的信息化趋势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十分迅速,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和“校校通“工程、教育政务信息化工程先后启动,校园网、教育城域网、省域网的建设进一步促进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中共辽宁省委、省人民政府在最近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 ,发出了“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建设教育强省”的动员令。教育信息化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是实现教育强省目标的基础。师范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工作母机 ,是教育事业充满生机活力的源泉所在 ,师范教育推进信息化、现代化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建设教育强省的重要保障。  一、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 ,积极推进师范教育信息化建设  教育信息化是建设教育强省的基础 ,是建设教育强省的保障 ,又是教育强省的重要标志。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为我省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