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舆论是引导社情民意的一个重要风向标,作为网络新闻的重要内容,网络民生新闻舆论引导对于我国国计民生有直接的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了网络民生新闻舆论的基本特点,同时提出了几点引导网络民生新闻舆论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社会,电视节目作为传播载体,其内容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电视节目中,民生新闻是每家电视台都注重并会设置的一档新闻栏目,同时,这类节目的观众也占了一大部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一方面报道了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同时也对生活中发生的事件进行更为深刻、系统的分析和探讨,在服务社会生活和引导舆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民生新闻的报道内容和方式对社会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一、民生新闻概述从广义上讲,民生新闻属于社会新闻的一个类别,民生新闻在形式上偏向于短小,在内容上主要取材于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现状。  相似文献   

3.
舆论,是社情民意的重要风向标,网络民生新闻是网络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舆论的引导关系着国计民生。从研究网络民生新闻舆论特点入手,探究影响网络民生新闻舆论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提出引导网络民生新闻舆论要坚持正面引导、柔和引导、及时引导和事实引导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民生问题越来越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作为电视媒体,如何做好民生新闻,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社会公信力带热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一文从民生新闻为何突然"变热",本色新闻是民生新闻的立身之本,强化监督是民生新闻的实力风向标三个方面,分析了民生新闻变热的成因,阐释了做本色新闻、走平民路线、客观公正报道新闻事实的重要性。提出了强化监督敢于同腐败现象、官僚主义作斗争,是衡量一个媒体公信力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得党心民心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作为党的喉舌的新闻媒体理当顺应党心民心,承担起舆论引导的使命,关注民生,反映民生,服务民生,着力做好民生新闻,为改善民生创造良好舆论环境,提供舆论支持。如何做好民生新闻的报道,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繁荣的今天,民生新闻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被提及和运用,对社会各个群体都将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写好一篇民生新闻稿件会直接影响传播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因而民生新闻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民生新闻的标题、导语、悬念、细节几个方面,对民生新闻的写作方式与技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赵彤 《记者摇篮》2010,(3):32-33
新闻传播媒介不仅是传递信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监督社会、引导舆论的重要力量,而民生新闻又是当前新闻大潮中极具人缘和市场的一种新闻类型,因此,如何保证民生新闻自身的良性健康发展,发挥其正向传播功能,积极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这是具有很强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民生新闻”,顾名思义,是与社会新闻有所区别的,我们说新闻媒体不仅是一个信息传输的交流平台,最重要的是负有对社会的监督舆论职能。作为中国电视界新型新闻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民生新闻如今已经成为各地电视台尤其是地市电视台频道具有生命力的“新闻立台”节目,她以亲民、本土的新闻特色贴近广大观众的心,以层出不穷,各具特色的地域民生新闻,使民生新闻栏目成为频道和电视台的品牌栏目,并借助其品牌效益,带动其他栏目和频道的发展,从而提高频道和电视台的整体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以山西电视市场为例,省台新开创的民生栏目《都市110》、《小郭跑腿》收视率日渐飙升,太原广播电视台创办几  相似文献   

9.
<正>民生新闻,是目前各新闻媒体生存、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也是新闻媒体转变作风、服务群众的重要依托。然而,民生新闻的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一种瓶颈状态。怎样拓宽民生新闻的概念?如何使民生新闻突破发展瓶颈?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一、民生新闻的重要性1.民生新闻是媒体争取受众的有效手段。其内容上的贴近性以及形式上的亲和力,是受众关注度的重要保障。2.民生新闻是媒体保证正确舆论导向的坚强保证。网络时代,主流媒体面对的既是市场,更是舆论宣传的战场。媒体关注民生,群众才会关注媒体,有人关注,才谈得上舆论引导力。否则,所谓的"舆论导向",就成了自说自话、自我陶醉、自欺欺人。  相似文献   

10.
高智强 《出版广角》2021,(16):68-70
民生新闻以民为本,具有新闻的一般属性,同时也承载着为民服务的社会责任.为适应新媒体带来的挑战,民生新闻应创新民生主题,增加深度报道,丰富新闻呈现形式,同时保障民生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发挥好舆论引导、有效监督、交流互动的功能,助力新媒体构建良好的舆论风尚.  相似文献   

11.
王君 《新闻传播》2023,(8):77-79
作为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新闻形式,民生新闻在媒体融合时代还应主动寻求发展路径,保证可以始终反映当代社会问题,突显新闻价值的同时,取得可持续发展。围绕内容泛娱乐化、节目形式雷同等民生新闻发展问题展开分析,从新闻选材、节目制作、舆论监管等方面探索了民生新闻发展路径,希望能够在新闻报道和传播上进行革新,推动媒体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民生新闻内涵特征、重要作用,探讨了如何实施民生新闻人性化报道的科学策略。对提升民生新闻舆论影响,营造良好的文化传播氛围,优化报道水平,符合大众审美需求,打造品牌民生新闻栏目,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党报要有效引导和影响舆论,营造和谐向上的社会舆论氛围,必须把做强民生新闻作为党报改进创新的突破口,转变理念,拓展视野,改进报道方式,积极探索党报做强民生新闻、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途径和规律。本文探讨了党报提升舆论引导力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14.
广播电台作为我国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舆论宣传、民生导向等诸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新闻编辑作为其重要主体之一,对广播电台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本文就从这一问题出发,结合当前广播电台新闻编辑工作的相关特点展开分析,其中重点论述广播电台新闻编辑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李丹 《记者摇篮》2009,(1):28-29
民生新闻传递民声、反映民意、沟通民情,是民众利益诉求的一条通道。由于大众传媒既可传达公共舆论,又可影响公共舆论,因此传媒对营造良好的公共舆论环境、提升人们的公共责任有着很大的运筹空间。当今,民生新闻已是媒体关注和报道的焦点,面对新的形势,如何提升民生新闻的有效性和影响力值得传媒人深思。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民生新闻以及其所涉及到的舆论特点出发,讨论了我国目前民生新闻的现状以及存在的弊病,最后提出了在积极建设社会精神文明的大背景下,如何改善民生新闻传播环境,以及如何利用民生新闻为人们造福.  相似文献   

17.
漆亚林  顾建俊 《传媒》2012,(8):68-69
新时期,传媒生态发生重大变化,民生议题成为舆论中心。民生新闻的传播形态只有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该文从内容议题、报道立场、价值取向和传播形态四个维度探析民生新闻在新媒体时代的创新策略,旨在构建民生新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进路,以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社会方圆》栏目为例,从新闻学、传播学角度对电视民生新闻进行分析探讨,探寻电视民生新闻未来的发展趋势。一、电视民生新闻发展面临的瓶颈(一)报道过于琐碎,同类报道重复目前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虽然把眼光放在了百姓身边,但报道题材过于琐碎,今天停电停水,明天邻里吵架,甚至于报道婚礼过程,如此琐碎的报道不但没有起到引导舆论的作用,反而容易引起观众的反感,极易产生视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4,(24):25-30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速了民情与舆情的融合传播,而热线新闻的形态也伴随舆论传播的新形势转向一种回应民情问询的舆情调查,这也构成新时期我国党报舆论引导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四川日报》群众工作部开设的《民情热线》专版,既是对热线新闻实施舆论监督的党报社会责任的担当,也是针对日益复杂的社会舆情开展主动调查和深度解读的能动作为,一种新形态的党报舆情调查报道在其"民生调查"的探索与实践中应运而生。本文对一年来《民情热线》专版中的"民生调查"专栏报道进行文本分析后发现,民情热线的来源及内容将影响党报舆情调查报道的选题取向和呈现形态;党报新闻生产的转化形式将影响民情与舆情融合互动的调查报道模式及质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信息时代民生新闻面临的挑战、影响,及其舆论导向的科学发展展开探讨。对提升民生新闻节目影响力,构建良好的舆论氛围,扩充民生新闻传播途径,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