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葛玲  刘楠楠 《精武》2012,(6):76-77,80
本研究以文献资料搜集为主要方法,通过对秧歌开展情况的相关资料进行梳理,探讨健身秧歌在社区开展的意义以及能够在社区推广的条件。经过对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以“健身秧歌”为切入点,总结出健身秧歌对社区中老年人的现实意义,并对开展的条件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以期为健身秧歌的蓬勃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研究健身腰鼓的兴起及发展趋势。通过研究并得出腰鼓是由古时候放牧人调整自己孤独寂寞的放牧生活,发明出来的。为了使健身腰鼓更好的发展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加深人们对健身腰鼓的了解和认识,增强人们的参与意识,激发对健身腰鼓的学习兴趣。同时加强健身腰鼓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练员培训体系,提高教练员质量。可以把健身腰鼓列入学校课程让更多的学生去学习健身腰鼓,传播健身腰鼓。  相似文献   

3.
运用专家访谈、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等方法,从健身秧歌文化的发展背景与表现切入并对秧歌文化的发展历程做一梳理,得出以下结论:秧歌新的定位是时代的发展需要,健身秧歌是新时代秧歌文化的代表作,无论是其功能特色还是其创作推广,健身秧歌都以其全新的理念阐释了秧歌文化已经成功的迈入了全国性文体艺术新文化.  相似文献   

4.
文章旨为中年女性进行健身秧歌锻炼减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实验法对60名参加健身秧歌锻炼的肥胖中年女性身体形态指标进行测试与评价。结果表明:经过3个月的锻炼,中年女性的BMI、WHR、FAT%均有显著程度的减少,显示健身秧歌对该人群体形及体成分具有积极的促进和改善作用,健身秧歌是一项科学的理想的减肥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传统腰鼓与健身腰鼓的价值进行了探析。其中,传统腰鼓中的古代腰鼓价值流变历程为驱魔震妖、祭祀以及战争3个阶段;近代腰鼓中选取了安塞腰鼓和解放腰鼓两个最有代表性的腰鼓流派进行了价值论述。至于健身腰鼓的价值,从它的本质价值与衍生价值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具体表现在:健身价值、健心价值、传承价值、表演价值、教育价值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孟慧丽 《体育世界》2011,(8):98-100
文章对普通高校开设健身腰鼓课现状、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分析,认为普通高校开展健身腰鼓课程,能够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促进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健身腰鼓契合现代教育的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便于普及,开展的可行性强。健身腰鼓在普通高校开展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有益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学习兴趣,有利于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体育与科学》2014,(3):78-82
基于发生学理论,田野调查、文献资料法及逻辑分析的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的陕北腰鼓运动变迁及其传承进行研究。认为:陕北腰鼓的起源与先民们对鼓的多符号通神崇拜和鼓在历史代际中的工具理性功能密不可分;陕北腰鼓由祭祀、娱神和祈祷等神圣化角色扮演向政治符号、娱人、表演等世俗化变迁过程中,呈现出越来越宽泛的适应性功能;陕北腰鼓运动传承载体主要依附于陕北秧歌、社火、搬水船与抬楼子等陕北民族节庆仪式;陕北腰鼓在传承中存在角色神圣与世俗化断裂、战争符号记忆的武鼓与表演化的文鼓断裂;与断裂伴随的弥合主要藉以权力救赎、机构制度符号记忆和传统乡土社会的仪式而得以维系;鼓文化崇拜和传统乡土社会的秧歌仪式是陕北腰鼓生存与传承的文化基石。  相似文献   

8.
健身秧歌是一项流传于我国民间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近年来发展迅速,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文章论述了健身秧歌的起源、健身秧歌的几大流派及其特点,分析了健身秧歌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9.
以在社会体育专业开展健身秧歌课程的教学研究为例,结合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特点和专业需要,通过健身秧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探讨,提出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健身秧歌教学内容和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民族民间健身舞蹈中发展较为成熟的汉族健身秧歌、蒙古族安代舞、土家族巴山舞和摆手舞的生存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上述舞种在文化推广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并结合瑜伽、肚皮舞等流行健身方式的推广模式,提出了中国民族民间健身舞蹈的研发要素和推广策略。再以佤族民间舞的改造为案例,具体探讨了如何根据不同年龄、身体素质、练习目的以及兴趣爱好创编适应不同条件的民族民间健身舞,以期为推广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丰富群众健身形式,提供新的思路和启发。  相似文献   

11.
从文化学、社会学的视角梳理了自古以来两岸体育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大量事实证明,台湾地区体育文化无不笼罩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灿烂光环之中。体育文化交流在两岸交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两岸体育及两岸关系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加强两岸教育合作与交流,贯彻福建省先行先试的方针政策,提高青少年的身体健康,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推理等方法,对闽台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闽台两地都非常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但由于两岸的学校体育在特定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下发展,受其政治、经济、文化及教育环境的影响,产生了不同的关注重点和体育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13.
林振煌 《体育科研》2013,(6):37-40-53
近年来,两岸对于体育活动中产生的伤害事件,能否运用“自甘风险”理论作为被告免责的抗辩事由,以及“自甘风险”的理论内涵,展开一系列的广泛讨论.同时,两岸法院也在法律并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将“自甘风险”理论适用在具体案件的判决中.文章对于诸多学者的不同见解及法院判决对于“自甘风险”理论的诠释加以归纳整理.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了解台湾地区高校专业体育状况,探讨闽台高校体育交流可持续发展远景。通过文献资料、观测、访问与座谈和实证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台湾地区高校专业体育及闽台高校体育合作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体制兼容、机构对接、条例配套等系列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闽台高校体育交流合作重在创新和指导思想明确,闽台高校体育交流合作应具有项目计划严谨、措施科学合理和机制长效互动。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研究结论:服从并服务于中国统一大业,不失时机引进先进体育产业经营管理机制,是海峡两岸体育文化交往的两大特征,体育文化交往对两岸关系的发展产生积极的,重要的影响,台湾依附祖国大陆发展竞技体育是必由之路;两岸体育交往仍继续加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剖析海峡两岸体育交流现状,结合体育社团的功能、特点,分析体育社团对海峡两岸体育交流的影响。研究认为,体育社团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两岸体育交流;扩大两岸体育交流内涵,带动其他领域的合作和交流;整合两岸体育资源,缩小两岸体育发展差距,营造和谐的两岸体育文化氛围;传播中华体育文化,促进文化认同,遏制台湾“本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7.
闽台部分高校体育课程实施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校体育的不断深化改革,全国各地的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大同小异。对福建与台湾两地部分高校的体育教学在课程设置、体能测试、成绩评定等实施现状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各自的优点和不足,进而取长补短,以促进两岸高校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闽台体育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对比分析法对闽台体育在管理体制、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产业、体育科研、体育经费以及体育硬件设施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寻求闽台体育交流与合作的切入点 ,实现闽台优势互补 ,为促进闽台体育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海峡两岸体育文化交往情况进行了分析与论证。指出:服从并服务于祖国统一大业,不失时机地引进先进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体制,是海峡两岸体育文化交往的两大特征;体育文化交往对两岸关系的发展产生积极重要的影响;台湾依附祖国大陆发展竞技体育是必由之路;两岸体育交往仍将继续加大。  相似文献   

20.
我们正处在一个太平盛世时期,大家都感觉到养生、健康、长寿的重要,相关的需求也日益强烈。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祖先和血浓于水的深厚情感,有着相同的语言文化和道德传承。即着眼于两岸在养生方面各有优势,双方可以“互补”、“互利”、“互惠”;特别是大陆方面可获得“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利益,而台湾投资者也确实能按投资计划经营运作,赚到该赚的钱。一两岸民众良好的生活习惯,推动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弘扬中华民族的生活习惯,传播科学养生理念,带动两岸养生产业的发展,造福两岸骨肉同胞和世界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