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专家访谈法、三维高速摄像法、录像解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4 名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的起跳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现代高水平 背越式男子跳高运动员越来越重视起跳的速度,重心在起跳阶段缓冲不明显,腾起角度有减小的趋势;在起跳阶段我国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腿 的缓冲幅度大于国外优秀运动员,髋、膝、踝3 个关节的缓冲技术同起跳质量和运动员的伤病有很大联系;上下肢摆动的协调配合可以帮助运动 员获得良好的起跳效果,建议教练员重视上下肢摆动比例的训练。  相似文献   

2.
通过三维摄像对我国部分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的起跳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部分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的最后一步步长及质心水平速度、摆动腿的摆动速度、起跳腿的缓冲蹬伸方面与世界优秀选手存在差距.此外,起跳腾起角较小,也是影响跳高成绩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收集的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比赛时的技术参数与第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跳高前6名运动员进行对比分析时发现:我国选手的助跑倒数第1步水平速度低、摆动腿离地时身体内倾角减小,在快速助跑条件下完成好起跳的能力弱以及起跳腿蹬伸不充分,摆动腿的摆幅与摆速偏小,导致H1和H2低于世界优秀运动员最终导致运动成绩低于对方。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及比较分析法,对国内外优秀跳高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年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我国优秀跳高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存在一定差距;我国优秀跳高运动员早熟现象严重,保持高水平的年限和退役年龄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均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5.
陈楠  王传军  郭慧 《体育科研》2007,28(6):61-63
通过文献资料、比较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建构了当代跳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模型,揭示了竞技能力各个决定因素作用大小,揭示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整体竞技能力特征,并论述了竞技能力模型中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及数据对比分析,对201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中我国跳跃类项目运动员竞技表现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资格赛中,男子撑杆跳高(99.16%)、跳远(98.79%)运动员的平均发挥率最高;女子跳远和跳高运动员发挥率相对较低;进入决赛的男子跳远、跳高及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的发挥率均高于资格赛.资格赛中女子跳跃类项目的成功率均低于男子.决赛阶段跳高运动员仍保持100%的成功率,我们还发现远度项目对成功率的依赖程度明显高于高度项目.男女跳高、三级跳远平均成绩变异系数小,展现良好竞技状态;男子跳远在资格赛、决赛中变异系数均较大,发挥不够稳定,但运动员展现了绝对的竞技能力.  相似文献   

7.
竞技年龄是运动员最初达到运动健将水平到达到本人最高运动成绩以及到保持最高运动成绩这一年龄阶段。我国与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竞技年龄相比差距较大,一般世界优秀投掷运动员竞技年龄为10-13年,男子  相似文献   

8.
采用录像观察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对十运会蹦床网上决赛男子单人成套动作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优秀男子运动员预跳能力,动作时间已有很大提高,但与世界先进水平比较仍有差异:位移方面仍有欠缺;高度加分目前仍然不足;动作难度、成套动作完成质量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差距;中国男子运动员整体水平发展不均,竞技水平发挥不稳定,应进一步强化动作质量,增强成套动作稳定性,提高自选动作的难度水平.  相似文献   

9.
跳高是我国传统的优势项目,建国以来我国曾涌现出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男女优秀跳高运动员,三人五次打破世界纪录,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然而近几年我国的男子跳高水平有所下降,女子水平进展缓慢。为积极备战2008年奥运会,再次形成我国跳高的优势,田径管理中心领导在2004年6月8~29日组织全国优秀跳高运动员集训,优秀教练员和优秀运动员聚集于北京体育大  相似文献   

10.
通过运动生物力学测试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7名一级男子跳高运动员最后两步助跑与起跳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男子一级水平的跳高运动员在技术上主要表现为助跑最后两步步长较短,助跑速度相对较慢,起跳过程中摆动腿动作幅度与高水平运动员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提高我国运动员跳高最后两步的助跑速度与摆动腿、臂的技术动作将有利于我国运动员进一步提高其运动成绩和跳高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1.
采用调查、测量、因子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构建我国优秀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的专项能力指标体系和专项能力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并制定出相应的评价标准。研究结果:1)我国优秀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专项能力指标体系从形态、技术和素质3个层面、8个要素来反映;2)建立了我国优秀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专项成绩与专项能力各指标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3)制定出了我国优秀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专项能力的综合评价标准。建议:教练员利用专项能力数学模型进行模式化训练。  相似文献   

12.
运用对比分析法对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绝对速度水平落后、最后5m段的速度处于下降状态、助跑最后1步的速度比倒第2步速度的下降幅度较大以及起跳垂直速度过小是我国跳远运动水平落后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3.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就我国与世界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有关技术参数进行了比较研究,对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两步及起跳技术的训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跳远的专项力量是提高跳远成绩的关键因素,运动员的核心竞技能力是取得优异跳远成绩的必要前提。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及结合运动实践浅析力量的平衡发展对跳远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的影响,充分说明力量训练的平衡发展对提高运动员的速度能力、起跳能力及空中动作协调能力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通过本研究可以对跳远力量训练提供部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不同专项运动员骨骼肌弹性能利用率的比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24名专业队田径运动员、30名业余体校田径运动员、12名专业队举重运动员和30名中学生进行了反向跳和不同高度的下落跳测试,比较弹性能利用率。结果表明,弹性能利用率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受试者弹性能利用率高于女性;弹性能利用率存在专项差异,男子跳高运动员的弹性能利用率高于男子中长跑运动员,女子举重运动员的弹性能利用率高于女子跳跃和短跑运动员。女子跳远、女子跳高运动员的弹性能利用率与身体素质水平和专项成绩呈显著性的相关。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三跳技术的运动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郎健  贾谊 《中国体育科技》2006,42(3):108-110
通过现场拍摄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部分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三跳当中着地角、起跳角等相关的数据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三跳中的着地角和起跳角均小于世界优秀运动员,表现出摆动腿摆速偏慢和支撑腿的快速蹬伸能力较差。另外,在三跳过程中,两腿“剪绞”动作不够充分,第1跳的腾起角度也偏大,对后两跳的成绩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与世界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3项指标及技术特点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中、外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成绩接近率、身体形态、年龄特征及技术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同世界1999—2002年度最好成绩相比,中国运动员成绩起伏不定;身体形态同世界优秀运动员具有明显差异,适合采用以“平跳速度型”为主的技术;中国运动员理想的三跳比例是33.5%:30%:36.5%。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特尔菲法、测量法、格拉布斯法以及因子分析等科研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身体形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1)建立了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专项身体形态指标体系;2)揭示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专项身体形态特征;3)对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专项身体形态的典型指标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9.
笔者采用高速摄影、影片解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西安体育学院男子跳远运动员和国内外优秀选手助跑速度变化而影响起跳效果的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跳远助跑各段落速度的变化对起跳效果及成绩产生很大影响;西安体育学院男子跳远运动员绝对速度低,起跳前两步速度、速度利用率呈下降趋势,影响起跳初速度;跳远起跳前一步的速度、速度利用率对提高起跳效果要比起跳前9—10m段的速度、速度利用率更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