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薛致娟 《东南传播》2010,(9):162-163
电视娱乐节目不能只追求没有底线的娱乐,但也并非庄重地寓教于乐;电视娱乐节目所带给观众的文化娱乐和精神享受应该是积极的、愉悦的,不是消极的、恶俗的;娱乐节目可能引导价值观,社会价值取向也会主导娱乐的品味。  相似文献   

2.
鲍海波  薛晨 《现代传播》2007,(5):151-153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各种类型的娱乐节目作为电视台的"新宠"走进千家万户,它作为一种"通过一定的中介形式和大众的参与,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一种娱乐氛围的节目形态",①日渐成为荧屏的主力军之一.就目前而言,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主要有以下类型:表演类综艺娱乐节目、音乐类娱乐节目、谈话类娱乐节目、游戏类娱乐节目、娱乐资讯节目.这些节目的共同特点是围绕着满足和调动观众娱乐天性而设计.  相似文献   

3.
张玲 《东南传播》2013,(7):74-75
现阶段广播电视娱乐节目始终存在非常明显的"收视为王、娱乐为王"趋势,各种各样的娱乐节目只想要娱乐,部分娱乐节目甚至纯粹是为了吸引眼球,所以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低俗化倾向,这成为了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探讨的话题。本文对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现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对电视娱乐节目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电视娱乐节目不仅能够而且应该引导价值观,并以整改后的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为例进行探讨,发现电视娱乐节目应在以下四个方面引导价值观:一是客观、全面地反映社会不同群体的典型画面;二是超越"娱乐"界限,提升品位;三是减少受众的刻板印象;四是现身说法,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5.
儿童电视娱乐作为一种新的电视娱乐节目形态,将儿童置于成年人的视野之中,是儿童节目与综艺娱乐节目的结合体.儿童电视娱乐节目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产生出了很多问题,本文作者试分析"儿童娱乐热"对当下电视娱乐生态的影响,并结合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宋永琴  刘萍 《新闻界》2008,(2):95-97
本文从娱乐传播理念入手,把脉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生产实践,探讨电视娱乐文化编码及视觉设计的缺失,由此构建电视娱乐节目"新生态",促动娱乐与人、娱乐与文化的深层和谐。  相似文献   

7.
娱乐属于人类审美活动之一,但并非所有的娱乐都属于审美活动。就电视娱乐而言,根据其不同的功能可以大致分为纯粹的娱乐与审美的娱乐两种。当前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普遍追求纯粹的娱乐,存在奇观化、形式化、低俗化、复制化、碎片化等问题。在创作娱乐节目的时候除了追求感官的刺激之外,还应该寻求审美的娱乐,给娱乐赋予一定的意义与内蕴。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观众的视野,现阶段却走进了一个低俗娱乐、表层娱乐、"娱乐至上"的怪圈,让受众乐后一无所获.本文指出现阶段电视娱乐节目教育功能缺失的表现,分析其教育功能缺失的原因,提出了"寓教于乐"的观点,并试图总结娱乐节目发挥教育功能的一些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9.
秦晓华 《视听》2016,(7):149-150
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人娱乐化表达是电视综艺节目中较为突出和典型的特点。娱乐化表达是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为了追求节目娱乐化的效果而安排的必要话语策略,最终以实现娱乐大众、提高受众文化生活、提高节目收视率的目的。如今在综艺娱乐节目中,主持人娱乐化的表达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拘泥于博受众一笑而已,而是要有能够将"高峰体验"带给观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电视不少的频道都有娱乐节目,最有趣的是几乎在娱乐节目中都有化"娱"为"鱼",用鱼的图形来意解娱乐圈的手法,如"捕鱼(娱)网"、"娱乐无极限"等。可是我越来越认为这条鱼似乎不应该指的是娱乐圈,而是我们观众自己,因为我们被愚了,我们上钩了。眼睛贼亮的当然一看就知道我这是什么意思:我们"热爱"了  相似文献   

11.
赖黎捷  赵红勋 《新闻界》2012,(13):22-25
2011年电视娱乐节目风起云涌。婚恋交友的热潮尚未完全退却,职场真人秀、婚姻真人秀、梦想真人秀等娱乐节目热播荧屏。"娱乐"已完全渗入人类的生活空间,并逐步主宰人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娱乐乱象"渐入研究视域,"同质化"、"类型化"、"虚假化"等品格低俗的电视娱乐节目挑战了当今社会主流价值观。本文在梳理2011年电视"娱乐乱象"的同时,从电视节目市场版权化、栏目诉求人性化等方面探寻践行电视媒体责任的创新路径,以期能够为我国电视娱乐文化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孙倩 《青年记者》2007,(7):43-44
2006年度“中国最具价值主持人”排行榜,李咏以品牌价值5亿元蝉联冠军,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包括李咏在内的一些名娱乐节目主持人由于自身的负面新闻的影响,仿佛一下子由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转变成了娱乐事件的制造。早前李咏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也曾坦言自己“已经触到了央视的娱乐底线”。美国化传播学波兹曼撰写的《娱乐至死》一书认为,电视决定我们如何认识世界。一个民族的主流价值观应是积极进取、明荣知耻的,否则这个民族必然走向衰败。①电视起着十分重要的精神引领和化导向作用,正因如此,对于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应该有所限制。娱乐节目主持人的娱乐底线究竟是什么?应该有着什么样的评判标准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泛娱乐化时代下传媒的价值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泛娱乐时代下的各类电视娱乐节目,除了应有娱乐的性质外.还应该让观众在娱乐中轻松愉快的接受价值导向和审美取向.让娱乐节目里拥有更多的人文内涵,更好的发挥传媒引导观众的价值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世界电视的发展历史来看,电视发轫之初,无不以娱乐节目为本.我国以往的电视教化色彩过浓,久而久之,大众逐渐产生厌烦情绪.当前电视节目又掀起娱乐狂欢浪潮,在某种程度上责任丧失,显得庸俗、低劣而暴力.在社会文化的转型期,传媒作为文化的生产者与传播者,应该承担起一定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电视娱乐节目如果一味强调"教化"职责,有失偏颇;但如果为娱乐而娱乐,一味迎合当下人们的狂欢精神,也不可取.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大多是从西方或港台借鉴而来,发展到今天,已经开始走向本土化娱乐时代。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本土化娱乐时代的特点,探析当前娱乐节目的创新趋势,希望对未来娱乐节目的研发提供一些帮助。本土化娱乐时代的概念和特征本土化娱乐时代是相对于借鉴、模仿、学习境外娱乐  相似文献   

16.
从娱乐至死的视角审视电视娱乐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电视媒体的娱乐化倾向明显,不仅娱乐节目在质和量上都泛滥开来,娱乐节目遍地开花,甚至新闻也出现了娱乐化的势头.当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选秀类节目余热未减,《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中国达人秀》等节目又开始炙手可热,电视在娱乐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然而,电视媒介娱乐化的后果是什么?我们又应该怎样看待当前媒体普遍的娱乐化倾向?我们是否会像波兹曼所说的那样,将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当下某些文艺广播娱乐节目创作中存在的"对形式的追求大过对内容的追求,对节目表面状态的追求大过对节目内涵的追求"的失衡现象,提出娱乐节目的信息意识概念,从传播理论、娱乐节目创作定位、受众接受几方面,分析、阐释节目信息意识的必要性,并以北京文艺广播《娱乐72变》节目为例,说明节目创作中如何实现"娱乐"与"信息"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美国文化传播学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指出,一切公众的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与事实的确如此,在如今这个消费主义时代和大众文化时代,我们几乎找不到没有娱乐节目的电视频道.在这股娱乐化浪潮中,"选秀风"、"麦霸风"、"相亲风"、"户外体育风"纷纷刮起.在人们尽情享受娱乐节目带来的愉悦时,同质化和低俗化两大问题也表现得越发明显.那么娱乐节目究竟靠什么摆脱这两大顽疾呢?  相似文献   

19.
谢湘茜 《青年记者》2016,(35):60-61
如今娱乐节目很受观众欢迎,城市电视台都在加强娱乐节目发展战略.而低成本、适度购买节目源成为城市电视台的必然选择. 依据娱乐节目的内容分类,娱乐节目有综艺游戏类娱乐节目、叙事类娱乐节目、谈话类娱乐节目、娱乐新闻类节目、娱乐欣赏类节目、深度娱乐类节目等六种类型.  相似文献   

20.
审视传媒泛娱乐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致力于愉悦感官的娱乐节目充斥荧屏:各家电视台都将娱乐节目当作大事来抓,随时可见的娱乐"大餐"、无休无止的选秀节目,超女快男、红楼海选不一而足。甚至连像法制类本该严肃的节目都掺进娱乐化的元素,用暧昧的性暗示、血腥暴力来捕捉受众的眼球。报纸、网站的娱乐化也大行其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