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顺民 《收藏》2018,(12):70-72
2018年春夏之季,西安古玩市场出现一批战国时期楚国“蚁鼻”钱(图1),总计800余枚。在对这批“蚁鼻”钱精心筛选后,笔者挑出102枚作为标本收藏。经询问这批钱的来历,得知其出土于陕西咸阳渭河段沙坑,具体地点不详。  相似文献   

2.
古币二品     
贾志义 《收藏界》2010,(3):81-81
合背铁“半两” “半两”钱存世量较大,分先秦、秦、汉三种。易得,多为铜质.含铅较大。铁质较为少见。《中国古钱币》一书记载:湖南地区出土较多,仅湖南省衡阳长沙1958、1960年在20多座汉墓中就出土铁“半两”600多枚,  相似文献   

3.
延晶平  杨新秦 《收藏》2008,(12):129-129
2007年10月,陕西凤翔县出土了一批窖藏古钱币,其中发现了一枚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始铸的当十“乾元重宝”年号钱,经研究分析和实际测量,并请泉界专家过目,多以为这是一枚甚为少见的白铜母钱(见图)。  相似文献   

4.
合肥 《收藏》2007,(2):113-113
2000年10月有,安徽寿县出土一批唐朝“开元通宝”钱,从中发现一枚厚重大型“五金”钱,品相绝佳。钱径2.31厘米,重5.1克(见图)。“五金”厚重大钱,民国时期的《泉币》期刊上载有罗伯照先生旧藏及评述:“其钱厚大,俱内外郭,外轮阔缘,背郭多错起爆,五字收缩,似直百五铢,唯其上下横画,出接内外轮。就形制论,似出六朝末期。”  相似文献   

5.
《收藏》2016,(17)
正蚌埠市博物馆的藏品中,元末农民起义军钱数量较多。1988年市区青年街基建工地出土一处钱币窖藏,共有5个品种总计22枚,其中龙凤通宝折三3枚,天佑通宝5枚(包括背篆书"叁"1枚、背"五"4枚),天启通宝折三1枚,天定通宝折二、折三7枚,大义通宝折三6枚。此类钱均属元末农民起义军政权货币,地域性强,铸期短,铸量少,在同一窖藏中出土如此众多品种  相似文献   

6.
林道 《收藏界》2010,(8):74-74
笔者在一出售钱币的摊点上,从上百枚北宋钱币中,发现了一枚“宣和通宝”背“陕”御书钱(见图)。这枚御书钱,保存完好,锈色深沉,实属“开门”。  相似文献   

7.
王蕤 《收藏》2009,(4):122-122
笔者于2008年3月在汾阳钱币市场上购得散乱古钱币20余斤。据出售者讲,原本出土约七八十斤。回家后,经仔细清理,得北宋崇宁通宝、重宝大钱100余枚,南唐唐国通宝小平长大字珍稀版一枚、政和通宝小平大字文政一枚、辽钱清宁通宝小平一枚,最为珍贵的是一枚永平元宝小平钱(见图)。该钱直径23.5毫米,品相完好。永、平、宝三字清晰,  相似文献   

8.
近日笔者在内蒙古包头市古玩市场,从一名泉友手中购得两枚西夏“天盛元宝”铁钱,一枚面星,一枚背月。面星钱径3.25厘米,重3.2克,厚0.13厘米(见图),背月钱径3.25厘米,重2.9克,厚0.13厘米(见图),两钱锈蚀不严重,基本完好,字迹清晰,可能是北方干沙坑出土的。两钱字迹有所不同,背月钱字体稍大一些,属于大字版的。听泉友说是从600  相似文献   

9.
赵承 《收藏》2012,(3):116-119
笔者藏有一枚辽宁开原地区出土的铜质小平"乾元重宝·东国"钱(图1),直径24.5毫米,厚1.9毫米。此钱分为铁、铜两种材质,铁钱存世相对多一些,铜钱极少,目前存世只有10枚左右,相当珍稀。此类钱币出土地点一般在中国东北及朝鲜半岛北部。此钱昔被东亚钱币界认定为高丽王朝穆宗时代所铸,但这个认定疑点颇多。笔者认为"乾元重宝·...  相似文献   

10.
“国宝金匮”觅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晓明 《收藏》2008,(12):124-127
2004年第8期《收藏》杂志刊发了梦泉叟《“国宝金匮直万”再现西安》的文章,并附有两枚“围宝金匮直万”的拓本,说是2003年底“西安西北部某地一农民盖房取士时挖出的”。这是自解放后首次披露关于“国宝金匮直万”钱出土的重大信息,十分引人关注。此事时隔近一年,《西安晚报》又报道了“国宝金匮直万”在西安出士的消息。  相似文献   

11.
戎畋松 《收藏》2014,(9):92-93
东汉末年,战乱不已,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商品交易留滞不前。是时盗铸、私铸盛行,尤其是剪凿钱开始大量出现,从而派生出所谓的“剪边钱”和“挺环钱”。也就是将一枚完整的五铢钱沿文字中分周边凿开,使圆钱部分的文字只剩一半,谓之“剪边钱”或“对文钱”;而另一半文字则留在圆圈上,被称之为“挺环钱”,这样就可以把一枚钱分而为二。  相似文献   

12.
2010年9月,陇西县城大井巷出土了一批古钱币。一位老者拿着三串锈结在一起的古钱币出售,陇西青年泉家收购了这批钱币。经初步辨认为300多枚北宋钱币,其中一串锈粘特牢固,经用尖刀撬开后,捡选时发现了一枚西夏文"贞观宝钱"。该钱为西夏文小平钱,  相似文献   

13.
赵承 《收藏》2012,(5):116-119
笔者藏有一枚辽宁开原地区出土的铜质小平"乾元重宝·东国"钱(图1),直径24.5毫米,厚1.9毫米。此钱分为铁、铜两种材质,铁钱存世相对多一些,铜钱极少,目前存世只有10枚左右,相当珍稀。此类钱币出土地点一般在中国东北及朝鲜半岛北部。此钱昔被东亚钱币界认定为高丽王朝穆宗时代所铸,但这个认定疑点颇多。笔者认为"乾元重宝·东国"钱并不是高丽王朝铸币,应该是渤海国铸币。下面从几方面阐述理由:  相似文献   

14.
叶伟奇 《收藏》2010,(2):136-137
大朝通宝钱不见于史籍记载,近年来虽有不少出土发现,但泉界对其争议颇多。丁福保《古钱大辞典》录有诸家论说,认为“大朝通宝当为蒙古未改国号大元以前所铸”;但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甚至殆为臆造之属。直至1986年,宁夏银川修缮始建于西夏中晚期的拜寺口双塔,在清理西塔塔刹时,发现了一枚与元代早期文物一起贮藏的银质大朝通宝钱。  相似文献   

15.
俞祥海 《收藏界》2012,(3):69-69
去年我有缘收得一枚日本古钱“和同开珎”,此钱直径约2.72厘米,厚约1.6毫米,属小平大样钱,与泉书上的银质“和同开珎”钱大小差不多。  相似文献   

16.
帖忠科 《收藏》2010,(11):118-118
笔者藏有一枚从出土清钱中拣选出来的“雍正通宝”宝巩局制钱。据资料载:宝巩局是清代甘肃省的铸钱局,原名巩昌府局,康熙六年(1667年)在甘肃巩昌府开设,次年停铸。雍正五年(1727年)4月20日,甘肃获准沿用宝巩局名在兰州设局,局址设在普照寺东侧;由按察司经铸,河桥同知监铸,动用库银2万两,收买箨类小钱,开炉改铸雍正通宝制钱。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上世纪70年代末,集得这枚“太平真宝”钱。此钱外廓5.2厘米,内径0.9厘米,重48.5克。钱文为篆书,铜质,见拓片和照片。此钱锈迹浓重,似为人们常说的“开门见山”钱。对于这枚“太平真宝”钱,我查阅了许多资料,未见  相似文献   

18.
斡昌伦 《收藏》2001,(8):58-58
阅《收藏》2000年第12期载黑龙江呼兰“百花泉主”有关日本“庆应通宝”钱一文引起我的好奇,翻寻已被舍弃多年的“编外”藏品,有幸在其中觅得两枚,一枚与文中所附拓图之三相符,而另一枚背贰百者却难应对。为了满足“百花泉主”求索的愿望,现将二钱的拓图通过《收藏》刊登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郁恩芹 《收藏》2008,(12):127-127
我的藏品中有一枚“咸丰元宝”宝泉局当百花钱。该钱类似宫廷庆典一类特制花钱,为近年少见之品。  相似文献   

20.
李银 《收藏》2009,(9):153-153
笔者藏有一枚“永通泉货”篆书当十大钱,直径32.5毫米,重9克(见图)。此钱铜色偏白,俗称“白铜”,实为铅锡比例过高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