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某个角度讲,任何体的教学都有其与众不同之处。因此,作为“学味”极浓的小说体,也应有其独立的具有个性特色的教学方式。可遗憾的是,小说体教学本有的极致却在现实中被人为模糊化、边缘化了。于是,一个有关优化小说阅读教学的话题便被提了出来。  相似文献   

2.
浓淡有致 韵味无穷——谈鲁迅小说里的“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是一个人人都无法回避的话题,中国更是一个非常讲究“吃”的国度,几千年积淀下来的“吃”文化可谓源远流长、泱泱大观。反映在文学作品中,苏轼有“口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的洒脱;岳飞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气;《鸿门宴》里的樊哙吃掉一只生猪腿,赢得了项羽一声“壮士”的赞叹;《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先后偷吃过王母的蟠桃、五壮观里的人参果,  相似文献   

3.
比较教学法就是通过不同的教学内容间的比较,以鉴别异同,总结规律,促进知识理解和转化的教学方法。比较教学法类型较多,主要有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静态比较和动态比较,全面比较和重点比较,共性比较和异点比较,现成比较和虚拟比较,等等。  相似文献   

4.
从经验出发,我以往教《孔乙己》习惯从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环节顺层依次分析课文,剖析人物形象,归纳小说主题,但效果并不很好。老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烦。今年再教《孔乙己》,试着反弹琵琶,从结局的“死”入题,溯本求源,分析课文,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我的做法是:   让学生用 10分钟快速将小说情节划分成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并陈述各自划分的理由。课前阅读认真扎实,划分并不难。讨论中各抒己见,气氛热烈。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较好地把握住了上下文之间…  相似文献   

5.
我们常说,备课要备学生.怎样才算是备学生呢?这次教学<祝福>,我一改过去的做法,在尝试中深深地体会到:学生是教师备课、实施课堂教学的丰富而鲜活的资源.  相似文献   

6.
让阅读教学回归自然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列问题摘自某优秀教案中<祝福>一课的教学设计: ▲小说的线索是什么? ▲本文采用了什么结构方式,这样安排有何作用? ▲许寿裳先生说:"人世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相似文献   

7.
李林 《吉林教育》2004,(10):32-32
许多人往往觉得鲁迅的东西读不懂,是“茅坑里的臭石头应该搬掉”。但我们知道若与大师搏弈往往遭到拒绝不是因为人师的水平糟糕,而是我们还没有与大师对话的资格。同理,否定鲁迅先生不是不可以,但这还只是那些能够和鲁迅对话的人的权力。因此,读鲁迅的杂文也好,散文也好,尤其是读小说和散文诗,都应该首先具有一种学习和研究的态度。在这样的态度下,不断提升我们的欣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教学中对作品,特别是鲁迅小说的解读现在还存在误区,即过分强调政治思想意义导致了文本意义解读结果的一元论,这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相应地,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另一种弊端是无限衍义。文章对这两种弊病作了分析,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9.
10.
对于小说教学的认识,已经有无数教师进行过有益的尝试.这其中笔者比较赞同的有"比较分析法""以写促读法""视野拓展法"等.不过,这些看法虽然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小说的宏观认识,却也容易使学生出现虚无、定式的理解,对于小说中真正的妙处反而难以把握.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2000年第7期登载了季建飞的《“祝福”当在何日》。我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绍兴籍中学教师,有必要在这里谈谈绍兴的过年习俗,来解决季建飞的疑问,对理解鲁迅的文章会起到很好的作用。送灶和祝福在绍兴的风俗里,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鲁迅在诗《庚子送灶即事》和杂文《送灶日漫笔》和小说《祝福》中都写了送灶的事。绍兴人叫“送灶司菩萨上天”。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驻人间的“监察员”,一家的凶吉祸福全由他掌握着。灶神像两旁有一副对联:“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送灶的日子是农历12月23夜,据说是玉帝召集灶君的“汇报会”报到的日  相似文献   

12.
新学期一开学,我把听课的目标锁定在高一、高二的8位新语文教师.他们都是在2002年和2003年应聘来我校工作的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生.在进校的时候,他们都是经过严格的筛选后被录用的,而且,作为应聘听课的主要参与者的我,对这些新教师的基本素养还是比较了解和满意的.  相似文献   

13.
我对《祝福》中所用的“灵魂”一词有些不解。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 《祝福》的课堂上,讨论十分热烈。有学生说:“文中的‘我’明白事理,为什么不去启迪祥林嫂并且帮助她,帮她摆脱封建思想,给她支援,也许能使最后的悲剧不会发生。”其他学生也纷纷发表看法,“‘我’和四叔是亲戚,可为何相见谈话却总不投机?”“为什么‘我’刚回来,就想离开?”……  相似文献   

15.
16.
庄颖 《学语文》2004,(5):56-56
对于《祝福》主题的解读,从建国至80年代中期,教学中主要并存两种定论:一是通过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揭示,表现了鲁迅对中国女性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三权”罪恶的揭示。二是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我们从此类主题解读中看到的完全是小说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但我们知道,鲁迅先生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  相似文献   

17.
赵爱兵 《学语文》2002,(2):17-17
鲁迅的《祝福》是中学教材中传统名篇。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时,往往只注意讲祥林嫂和鲁四老爷,还有柳妈和作品中的“我”,而对作品中的卫老婆子这一人物形象很少涉及,或者干脆不提。《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书在分析《祝福》的人物形象时,对之也是只字未提。笔者认为,作为中介入的卫老婆子在小说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只是历来被忽视而已。其理田有二:  相似文献   

18.
无论从作家的生活经历、创作题旨还是从被反映世界的特定历史、特殊现实.鲁迅创作的名小说《祝福》无疑是站在反封建反礼教的社会批判的立场上的。但是,学活动作为一种包含作家、世界、作品、读四大因素的整体有机活动,仅仅从创作主体鲁迅和客体世界两个方面去解读,而忽视或贬低了读再创造的能动性以及本丰富意义的蕴藉性,  相似文献   

19.
《祝福》作为经典文本,是鲁迅第一人称小说的代表作。要想在教学中触发学生的深度学习,获取深入阅读的切入口,就需要从小说的独特性入手。本文以第一人称叙述作为文本解读的新路径,从关注“我”,到认识“我”、解读“我”,再到以“我”窥见鲁迅的深刻思想;最后,通过群文阅读把握鲁迅第一人称小说的独特之处。立足小说的独特性,以“我”开启《祝福》的隐秘世界,以“我”挖掘鲁迅第一人称小说的丰富意义与深刻价值。  相似文献   

20.
《祝福》的主题是启蒙还是感叹?是愤怒地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达毁掉“铁屋子”的奋力呐喊,还是痛苦地抒发唤醒愚昧的艰难,倾吐身处黑暗长夜中真实的绝望?这是一个关系到怎样按照新课程标准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