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武帝对辞赋的喜爱与对赋家的擢拔,文学家纷纷麋集在汉武帝周围,赋家的身份都有了很大变化,赋家们有的为润色鸿业的言语侍从,有的被武帝视为诙谐类俳倡,还有的赋家悲叹士不遇。更由于武帝的个人好恶,汉初赋中弥漫的战国纵横余习、屈宋赋中的哀怨情绪,此后渐渐淡化;润色鸿业、体物写志的汉大赋流行,赋风、赋旨及赋体都有了变化。  相似文献   

2.
前人对汉大赋或褒或,所持论的标准却都是儒家“尚用”的纯功利主义的艺观。汉大赋的道德主题,却并非体现在有无“《诗》之风谏”,而是展现了后人惊叹回首的大汉气象,其审美主题,就是在于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创造了大美的艺术境界,成为后世莫能继焉的一代之学。  相似文献   

3.
汉赋的“大”美所展示的人与外物的关系,与庄子所设定的人和自然的关系一样。庄子和汉赋采用了同样的审美视角,有着类似的时空秩序和完整的结构,都以纯净之心悉心体验着世界,在对外物的自由游观中体现出“好奇”的风格。汉赋又不像庄子一样以心态的虚静为旨归,而是更加注重感性的体验,并将审美对象由自然延伸到社会,且比庄子的哲理论述更加表象化。  相似文献   

4.
蒋亚男 《文教资料》2014,(17):49-50
中国的宫廷戏历史悠久,它伴随中国古代戏剧的产生而产生。宫廷戏的产生与发展有自己的特点,然而学者对宫廷戏的研究较晚,自二十世纪起才相继发展起来。目前,对宫廷戏的研究尚不全面,基本集中在清代,其他各朝代宫廷戏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本文展现历朝历代宫廷戏的基本情形,梳理出宫廷戏的大致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5.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赋在汉代成为主流文体,一时间蔚为大观、彬彬大盛,这与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有关,更与社会变迁而导致的写作主体生存状态、生活现实提供给作家的写作客体以及写作主体驾驭写作载体的才能相关。  相似文献   

6.
陈阳阳 《文教资料》2010,(18):24-26
从汉至清,芙蓉赋的发展在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但到了元、明、清,芙蓉赋中的芙蓉类型渐渐变得固定起来,芙蓉赋走向了一个狭窄的空间。从芙蓉赋的流变历程中,我们既可以看出赋体制的发展以及各个时期审美风尚的演变,又可以一窥芙蓉形象的嬗变过程。  相似文献   

7.
运用社会-历史研究的理论方法、美学研究的理论方法,以白蛇传故事近千年的流传历史为出发点,参考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白蛇传故事的流传进程进行了纵向的梳理.  相似文献   

8.
西汉政府便开始以辞赋取士,但大规模以辞赋取士现象却出现于东汉后期灵帝时期。灵帝时期以书画、辞赋等大规模取士的鸿都门学,是非定期性的,亦是无遴选性的,故鸿都门学以辞赋取士是非制度性的。但对后期科举以赋取士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可视为后代诗赋取士制度的滥觞。汉代试赋对汉赋创作的影响,是一个由刺激创作消费到阻碍创作消费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论及我国歌曲中的歌词流变过程,阐述歌词寻求独立价值的创作思考,提出文学形象与音乐形象的完美统一是歌词创作的永恒目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对汉赋的兴盛、流变及其文学特性进行历史分析,阐述汉赋的历史作用、表现手法、特色与文采;对赋体今用也提出了一些客观的评述。  相似文献   

11.
李广田的诗歌、散文与小说创作都受到了外国文学的影响。诗歌创作的成熟主要来自于对象征派诗歌的批判吸收,乡土散文的创作受到了英国絮语散文、日本作家石川啄木和古希腊画廊派的影响,小说《引力》则在借鉴苏俄作品的基础上,采用了和匈牙利作家伊雷什.贝拉《喀尔巴阡山狂想曲》相同的结构方式。  相似文献   

12.
宋玉赋中的女性形象以《高唐赋》、《神女赋》为代表可分为奔女和神女两大系统。奔女赋快速消亡,奔女形象融入诗歌;神女赋则形成了系列。正统系列以曹植的《洛神赋》为代表,分支系列以陶渊明的《闲情赋》为代表。唐前神女赋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发展轨迹,除时代风尚的变化、作者的个人特点等因素外,其以刻画女性形象为主体,追求人生信念和终极理想以及对因求而不得而感慨伤怀加以唯美表达的特质是起了主要作用的。  相似文献   

13.
散体大赋具有抒情性,它以铺张扬厉的笔法抒写了对汉帝国的赞美之情;同时,它又继承了《诗经》讽谏思想,对汉帝国的奢靡予以讽刺;它抒情写志,反映了汉代文人士大夫独特的思想感情;它是由骚体赋到抒情小赋过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抒情赋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三毛的创作作为一己心灵世界的实录,特殊的文体形式决定了它与宏大的社会题材无缘,而是带有鲜明的私语性、个人化等特点。但这并没有隔断其作品的社会性、精神性内涵,使之演化为一种独语式抒发。  相似文献   

15.
王统照不同时期的创作都受到了外国文学的影响。1926年回归故里以前,主要受叶芝和泰戈尔的影响,强调爱与美,运用象征手法;1926年到抗战爆发前,受俄苏文学影响,创作了《山雨》等现实主义名篇;抗战时期,除了较早的诗歌,都在充分吸收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基础上运用象征手法,在客观写实中杂进了主观的抒情和朦胧的象征。  相似文献   

16.
宋词是我国文学艺苑中的一枝奇葩 ,是宋代文学的主要样式 ,与“汉赋”、“唐诗”、“元曲”、“明清小说”所并称。但宋词的源头并不在宋代 ,宋词的流派及其特色异彩纷呈 ,甚至各派内部之风格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遂初赋》为主足点,以《汉书·艺文志》与《两都赋序》辞赋理论之辨析为突破口,结合西汉末年社会思潮、学术隆替及文人心态的考察,探究西汉之际赋学流变之轨迹,及《遂初赋》在此演变中的作用与地位。  相似文献   

18.
赋体是我国传统文学中一种独特体裁,赋体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学长河中一朵美丽的浪花,其文学特征和发展历史仍值得研究,现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些探讨:赋体文学的一般特点及其演变;汉赋最高成就的代表司马相如;从前后《赤壁赋》看苏轼对赋体的传承与创新,他发展了赋体文学。  相似文献   

19.
余华是当下中国作家中能够与世界文坛平行对话的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存在着由书写暴力、书写苦难到书写超然的人性的嬗变过程,这个过程涵括了先锋文学发展的各个阶段。他的作品主题的流变勾勒出了余华小说创作中心的位移轨迹,体现了不同阶段的文学追求。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主题流变体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先锋文学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20.
余华是当下中国作家中能够与世界文坛平行对话的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存在着由书写暴力、书写苦难到书写超然的人性的嬗变过程,这个过程涵括了先锋文学发展的各个阶段。他的作品主题的流变勾勒出了余华小说创作中心的位移轨迹,体现了不同阶段的文学追求。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主题流变体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先锋文学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