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霞 《早期教育》2012,(10):29-32
分享是亲社会的一种表现,是指个体与他人共同享用某种资源。分享更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享意识与分享能力的培养,对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观察法、谈话法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了中班幼儿的分享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利于幼儿心理发展的分享行为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2.
二孩背景下如何培养幼儿分享与谦让的品德行为习惯是摆在幼儿教育面前的重要课题。分享与谦让品德习惯是一个人立足社会,与他人合作相处的重要品行,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基于二孩背景如何培养幼儿分享与谦让习惯提出一些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3.
幼儿期是获得有效交往技巧的关键期,良好的同伴交往有利于促进幼儿社会性交往的发展。大班幼儿在区域游戏同伴交往中能够协商解决问题,表现出谦让行为。对幼儿谦让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和对幼儿谦让行为的培养进行思考,能够进一步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谦让属于亲社会行为。本文从幼儿谦让行为的意义与价值、幼儿谦让行为的现状与谦让教育的必要性、幼儿谦让行为的发展与培养以及对幼儿谦让行为的反思等四个方面对近年来关于幼儿谦让行为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幼儿分享意识、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建立良性的伙伴关系、形成健康个性的基础,不同时代背景下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当前幼儿的分享意识与分享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分享意识存在对自我施与性分享行为的高自我评价,而对同伴的施与性分享行为低预期的特点;幼儿在自己对同伴的施与性分享行为以及同伴之间的施与性分享行为发生概率的预期上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而在采取不当的方式分享他人利益上和在不当分享行为的遭遇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年级差异,在对不当分享行为的惩罚必要性的理解上存在极显著的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6.
幼儿分享意识、分享行为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幼儿分享意识与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形成健康个性的基础。本文试图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幼儿分享意识、分享行为的发展状况和特点。一、研究对象与方法针对幼儿行为的发展特点,我们设计了《幼儿分享意识及行为调查问卷》,并在19个幼儿园对3~6岁的29名幼儿(其中男孩150人,女孩146人)进行了施测。收回有效问卷296份。该问卷包括三个维度、六个问题。三个维度分别是:“我对别人”(2、4题)、“别人对我”(1、题)、“别人对别人”(5、6题),每个维度包括积极取向和消…  相似文献   

7.
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同社会时代背景下幼儿分享意识、分享行为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与00代幼儿相比,10代幼儿的分享行为表现出相对较高的主动施予性分享行为自我评价,而对于来自于同伴的帮助则保持相对较低预期的心理特点;10代的幼儿在处理与其他小朋友的相互关系时,其规则意识明确具有更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女孩比男孩更倾向于认同他人具有分享行为的潜质和愿望。  相似文献   

8.
张黎 《家教世界》2013,(8):17-17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谦让教育是幼儿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于独生子女来说,谦让教育更显得尤其重要。所谓谦让行为,就是教育者所期盼的在幼儿身上出现的一种亲社会行为,是人际交往的一个主要手段,更是幼儿适应社会,实现自我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9.
对幼儿品德教育中分享与谦让问题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谦让 ,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幼教工作中我们也始终将分享与谦让作为幼儿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去对幼儿进行培养教育。然而在人们对知识、对学习、对教育重新进行思考的今天 ,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却不免又使人困惑、令人深思。困惑之一 :幼儿A该不该谦让?幼儿A是中班的小朋友 ,性格比较内向 ,不太好说话 ,但也能与小朋友友好相处。平时玩玩具的时候总是比较被动 ,看见争争抢抢的场面总是后退一步。有一天刚从玩具架上取下一套插塑正高兴地玩着。突然幼儿B走过来说也要玩。幼儿A不给 ,两人争夺起来。王老师看见了说 :“我看…  相似文献   

10.
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分享行为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行为。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能使幼儿顺利适应社会生活,并完成社会化的必要条件。促进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使幼儿与他人更好地交往,有利于幼儿在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幼儿分享行为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对幼儿分享行为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有针对性地提出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1.
健康人格是幼儿交往过程中的一种良好行为,是品德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德育一直被放在重要的地位,它是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谦让行为是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之一,是促进幼儿与他人良好互动的重要途径。研究者尝试采用观察法与访谈法,从不同维度对大班幼儿的谦让行为进行考察,进一步对所收集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影响幼儿谦让行为表现的因素主要有幼儿自身因素、活动因素与教师因素。鉴于此,研究者提出促进幼儿谦让行为发展的建议:创设利于谦让的环境;提升幼儿移情能力水平;注重幼儿间的个体差异;给予幼儿适当积极反馈。  相似文献   

13.
谦让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对于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大多缺乏谦让和分享的意识,倡导谦让教育十分必要。通过归纳幼儿谦让行为的差异,分析混龄教育模式对幼儿谦让行为的影响。为幼儿园和家长提供培养幼儿谦让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谦让行为是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之一,是促进幼儿与他人良好互动的重要途径。研究者选取了武汉市某一幼儿园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利用观察法与访谈法,重点考察了大班幼儿谦让行为数量、谦让者性别、谦让对象、谦让行为动机、谦让行为主题内容、表现方式等,进一步整理分析发现大班幼儿的谦让行为呈现如下特点:幼儿谦让行为的动机以非功利型为主;幼儿谦让行为的主题内容以玩具谦让为主;由女孩发起的谦让明显多于由男孩发起的谦让;幼儿谦让行为主要发生在关系较为亲密的同性同伴之间;幼儿谦让行为表现方式以非言语型为主。影响幼儿谦让行为的因素主要有幼儿自身因素、活动因素、教师因素。据此,研究者提出促进幼儿谦让行为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谦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但在这个新时代"谦让"又被赋予崭新的意义。谦让也要遵守社会基本规则,也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因为孩子也需要尊重和公正的对待。谦让是美德,在成人的世界和孩童的世界中,发扬美德的条件是不同的。美德在孩子身上的传承,需要的不是大人盲目的训教,而是足够的尊重、理解和及时的客观的点拨。  相似文献   

16.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众人照顾的对象,但为了让孩子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帮助孩子从小学会与人分享,促进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在开始阶段,我们以音乐活动中的分享为导入。  相似文献   

17.
在实践教育中,发现幼儿的独占行为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他们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十分缺乏分享意识。作为承担幼儿教育义务的教师,有必要探讨培养幼儿分享意识及行为的策略,使幼儿学会分享,从中体会与人共享的快乐。  相似文献   

18.
采用观察记录法及访谈法,论述了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现状以及影响幼儿分享行为的因素,提出营造分享氛围、创造分享机会、渗透分享策略、深化分享体验等途径,以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分享行为。  相似文献   

19.
学会分享对于全面提高幼儿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应培养孩子分享的习惯,通过移情引导孩子与他人分享;父母要学会分享孩子的东西;应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宝贝。教师不但要重视培养幼儿学会物质分享,更要进一步引导他们尝试与周围人分享快乐、分担忧愁,使孩子们的他享意识不断巩固与深化。  相似文献   

20.
靳小玲 《甘肃教育》2011,(15):34-34
朋友聊天,亲人聚会,只要一提起孩子,说得最多的词就是"霸道"。现在几乎每家都只有一个孩子,家长难免娇惯,导致在孩子眼里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的,别人碰一下都不行。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这不仅是指孩子在体力、智力方面必须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