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西学院学报》2018,(2):121-124
遵循体育大课程观教育教学理念而形成的"大体育"课程改革,是将各类体育教学与活动内容、过程纳入大学体育课程,实现体育课程的有效组织管理.体育俱乐部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管理模式,河西学院通过以体育俱乐部制为主的"大体育"课程改革,形成学校体育教学、健身、训练、竞赛一体化教学模式,丰富了大学体育教学内容与形式,推动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促进了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为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2.
国防生体育课程设置是融国防教育、军事体育和大学体育于一体的课程体系,国防生体育课程作为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并成为是大学大体育观的重要体现,有效的促进与大学体育课程、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文化的相互协调发展。了解高校国防生体育课程设置,以及国防生体育课程的组织、管理和教学等基本情况,进行和横向的比较研究,相互借鉴,构建适应目前国防生培养目标的体育课程体系,为陕西省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黄旭  吴洁 《考试周刊》2007,21(29):19-20
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辩证思维能力不足是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观还不能从工具性、实用性教育框架突破的深层次原因之一。这种辩证思维能力的不足具体表现为:在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思维判断忽略了矛盾的观点、缺乏系统观以及对"重点论"和"两点论"统一观认识的偏离这三方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辩证思维为引导的体育教学反思、以辩证思维为取向的校本培训、以辩证思维为指导的大学体育课堂教学三种方式提高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辩证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演绎归纳法,根据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深化改革的要求,对我院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实施以俱乐部形式进行体育教学管理与组织,探讨并提出高校应当构建体育俱乐部教学、科研、群体性活动、多功能立体化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传统大学体育以传授运动技战术知识为主,忽视了体育作为科学的基本知识。据此,职业教育体育课程的设置应更新观念,树立新的育人观,确立培养具有终身体育思想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体育课程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目的是帮助学生强健体魄,保证学生能够健康发展。高校为加强对学生身心全方位的教育,需坚持终生体育理念,对大学体育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树立终生体育观、转变体育观念以及教学方式等方法,以便为高校实施大学体育教学进行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师现有的体育观、课程观和教学观与体育课程改革对教师各种观念的要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种差距成了体育课程改革的阻力之一。为使课程改革能够顺利进行,应该努力促使体育教师确立正确的体育观、课程观和教学观,以适应素质教育和深化改革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为了深化教学体制改革,多数高校在对大学体育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将拓展训练课程引入大学体育的教学中。本文简单介绍了拓展训练的特点及分类,分析了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课程推广的可行性,并深入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教学观及其对大学教学之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现代主义在教学目的、课程、教学过程、师生关系、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建构了与现代教学理论不同的后现代教学观.本文从教学目的观、课程观、师生观、方法观、评价观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后现代主义教学观的主要内容,并分别指出后现代主义教学观对我国当下大学教学尤其是高质量大学教学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我校体育教学课程现状的分析研究,阐述了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原因,并提出了我校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笔者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的新的大学体育教育理念,结合当前大学体育教育形势,探讨了构建大学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与成绩评定的创新模式,采取把技能、健康、行为、情感作为大学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与成绩评定的创新模式的主要内容,并论证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大学体育考核模式。  相似文献   

12.
体育俱乐部型教学模式在遵循体育教学规律、教学规范的前提下,集国内传统体育教学与国外大学体育俱乐部活动两种优点于一体,既增加了学生自我锻炼、自我学习的机会,丰富了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又通过学习视角的转变,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了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这种新兴的学校体育管理模式与组织形式目前被各大高校争相采用,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课程及体育课程的涵义,回顾了体育课程建设的历史发展进程,分析了目前体育课程建设存在的不足,并对体育大课程理念给予前瞻性思考。阐明高校体育大课程观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群众体育等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大学体育教学是大学教育教学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战略地位和价值十分重要。近年来,大学体育课程的推进要求大学体育教学工作必须更加务实和有效,不断创新教学的思路和方法,切实提升教学的实践性,侧重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能力。本文以此为切入口,主要阐述了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对大学体育教学的影响,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个人的思索及建议,希望对大学体育教学工作有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庞力 《中国成人教育》2012,(17):121-122
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对提高我国当前的大学体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本文以后奥运时代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为背景,主要论述大学体育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以及如何在大学体育课实践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从而全面提高我国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以阳光体育运动为背景,现代大学体育教育观念为指导,分析了当前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实践,从积极开展体育课外活动,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突出学生课内主体地位和教师课外指导作用,改革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建立大学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探讨,有利于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体育课程改革要求体育教师及时转换角色,落实“健康第一”教学指导思想,围绕学生的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树立全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熟谙体育课程的内涵,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我校体育课程结构构建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体育课程教学的中心地位,在依托自身实际和传统的基础上,构建富有特色和实效的体育课程结构。新型体育课程结构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健康第一”,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中心发力点,全面带动学生课外体育、运动训练等有序、高效开展。总体目标是切实形成符合自身实际并具有特色的体育课程结构,充分发挥体育课堂教学的辐射带动作用,使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运动训练等有机衔接,良性互动。依据上述基本原则、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我们设计了由大学一、二年级开设的必修体育选项课,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起始开设的面向全体学生的选修体育课,大学一、二年级开设的运动项目教学俱乐部锻炼指导课,校级运动代表队队员开设的运动训练课,社团体育活动,校内体育竞赛活动,“达标”锻炼活动,有组织的阳光体育锻炼活动,有组织的校外体育实践9个紧密联系部分组成的新型体育课程结构。我校在新型体育课程结构基础上实施体育课程教学计划,树立“大体育课程观”,教学组织与评价体系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相关配套管理制度、物质基础建设、教学管理人员培训等必须与之相适应。  相似文献   

19.
曾令方 《家教世界》2012,(12):53-54
我国课程改革已经十多年了,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教育与时俱进的快速发展。《体育与健康》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是保证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和核心问题。我的体会是在实施课程中必须具备这样一些教学观:《体育与健康》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观;重在提高学生参与意识的教学观;要树立"轻技术重技能"的教学观;应结合校本实际,合理开发体育教学资源的教学观;要有能真正反应社会生活的教学观;教师要树立"长远发展"的教学观等等。教学观的转变到教学方式的变革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所以,在课程的实施中学校和教师都获得一次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真正考验。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理念贯彻实施以来,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教育中担当着重要角色,而其课程理念也随着大学体育教学思维的改变而逐渐发生变化。尤其是人学思维融入到教育教学之后,大学体育课程理念的变化与落实更倾向于以人为本这一思维。对此,以人学视域下的大学体育课程理念为研究对象,阐述大学体育课程理念的演化,并站在人学视域下审视变革后的大学体育课程理念,了解生本思维与健体思维的科学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