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其核心是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班主任应该客观公正地看待学生,给学生更多的关爱,与学生换位思考,宽容学生,从而增强班级管理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学生的归属感,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愉快地学习成长。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须得尊重学生、认可学生,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班级评价机制,公正公平地评价每一位学生。细致入微地看待问题,客观公正地分析问题,恰如其分地解决问题,一个班级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培养出符合四个现代化所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其核心是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班主任应该客观公正地看待学生,给学生更多的关爱,与学生换位思考,宽容学生,从而增强班级管理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学生的归属感,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愉快地学习成长。  相似文献   

4.
班主任工作的新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完美地发展教育的本质是“解放”学生的天性,而不是“制约”其天性。在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需要,贴近学生的实际,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和帮助,更多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使他们从反思中健康成长。新课程改革要求班主任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面向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就需要教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而赋予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作为班级管理者的班主任要重新认识学生,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来看待,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差异,要看重一个…  相似文献   

5.
爱的呼唤     
一个班级能否建设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和管理能力的强弱,而贯穿于其中的关键是班主任要以“爱”作为工作的核心。班主任只有真心地去热爱每一个学生,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教”,才会换来学生对自己的爱的回报,才能唤起学生对学习的爱,对生活的爱,以及对他人的爱。  相似文献   

6.
师生关系和谐的关键,在于班主任老师正确处理好“爱”与“严”的辩正关系。我认为,师爱不等于母爱,严格不等于厉害。在严格要求又热情爱护中,要严在当严时,爱在细微处。充满爱的严与表现为严的爱相结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理解,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班主任老师不能偏爱学习好的学生或学生干部,更不能嫌弃学习及思想品德差的学生。对学生,老师的严与爱都必须是公正的。  相似文献   

7.
从1993年师范毕业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充分认识到要想带好一个班集体,就要有处理好学生纠纷的能力。要做到“三公”与“三心”。一、公平、公正、公开公平:在一个班集体内,任何学生的地位和人格都是平等的,所以,班主任在处理纠纷时不可对一方有所偏袒,而对另一方寻机惩处。无论学生平时学习、纪律、交友、心理素质等情况如何,都应一视同仁。每一位学生的权益都应受到保护,每一位学生的责任都不应予以推脱。公正:学生求助班主任处理纠纷,最渴望的是一个公正的结果。班主任应心平气和、耐心细致地分析纠纷的起…  相似文献   

8.
一、以公正的处理消除对立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积极要求上进的.他们在学校里要求班主任对每一个学生都能平等看待,即便是所谓的“差生”,在许多方面也希望得到同学,当然更重要的是班主任对他们的尊重.学生的对立情绪,大都与学校、班主任的处事不公、不讲原则有关.班主任有时也会因为受某种环境影响、情绪原因而草率行事.但是班主任必须严以律己,不能寻找各种“客观原因”为自己的过失辩解,原谅、开脱和迁就自己所犯  相似文献   

9.
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是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应遵循的最起码的行为准则,只有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位学生,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才能在班级树立正气,教师才能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所以我们的老师在教育学生和处理学生的违纪行为时常恩前想后,惟恐处理不当,给学生留下什么“偏心”的话柄。殊不知。我们面对的学生千差万别,性格迥异,即使犯同样的错误.其原因未必相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位学生,还是因人而异地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作为教育者大可不必拘泥于一味的公平公正.而应该因人因事地处理问题,大胆地来点“偏心”,以真正达到我们期望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0.
组织活动中,人们常常乐道其艺术性,因为这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班主任怎样才能客观、公正地看待学生呢?正确使用抑扬之术就会取得一定效果。 一位小男孩顽皮地穿梭在麦场上。许多人都劝他离开,却都无济于事。我笑着说:“还是这孩子听话,他马上就会离开的!”话音未落,那位男孩红着脸,不好意思地跑出了  相似文献   

11.
为师者,都应知道“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作为班主任,则更应该一丝不苟地实践这一庄重的承诺。诠释“热爱”一词,它蕴涵着关心、理解、信任和尊重。班主任只有将自己的“爱”毫无保留地洒向每一位学生,才能卓有成效地搞好班务工作,才能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才能称得上一个称职胜任的班主任。笔者从多年的工作实践中认识到,班主任须从四个方面去“爱”自己的学生。一、关心学生:关心学生就是胸中装着学生,心中想着学生,做事服务于学生。关心学生体现在诸多方面:当学生在心理上产生障碍时,班主任及时帮助解开疙瘩;当学生在身体…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强调应以学生为中心,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勤奋学习,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使教学质量得到大面积提高.对待“学困生”我们要以公正的态度,平等的眼光去看待,用爱心去感化他们,还要有信心、恒心,经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巩固转化的成果.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要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吴艳 《成才之路》2011,(26):65-65
班主任肩负着教育和管理学生的重任,要想把学生教育好,把班级管理好,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尤其是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德育人,以爱服人,才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14.
班主任是联系学校和学生的中间环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当好班主任,有效发挥班主任的作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而有效管理班级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立足学生才能实现有效管理班级。一切教育归结为教育者的用心。了解学生、引导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赞赏学生,关注学生成长的点滴,从学生角度出发,协调好各种教育关系。将教育工作立足于学生,才能有助于学生成长,才能发挥班级在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中处于一个集编、导、演于一身的主体地位,特别是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工作,由于生源质量较差等原因显得更加重要。而班主任在实施班级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其教育理念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从“我们如何看待学生”、“学生如何看待自己、师生共建”等方面阐述了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对学生成长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学生是教师素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对于班主任来说,更是这样。班主任首先必须热爱班集体,有了这种爱,才能全身心地投人到班级工作中;才能处处以班集体为重,全心全意为班集体服务;才能以真挚的爱去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我主要是从以下儿个方面来做的。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领导者。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接受老师的教育。所以,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关心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要求学生;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教育学生。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班主任面对的是几十个天真可爱的孩子。由于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不同,因而形成每个孩子的性格和习惯也不相同。从这个实际出发,班主任首先要有颗真挚爱心,急他们之所急,爱他们之所爱。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爰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的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野马”驯化。班主任要怀着真诚的爱生感情。从学习、生活等待方面无微不至地关怀、爱护、帮  相似文献   

18.
巴桑顿珠 《课外阅读》2010,(10):172-173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就是一个教育家。”确实,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班主任要不断变更和创新。从一开始培养学生的各种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到后来培养班干部;从班级的微观管理到现在的宏观调控。让班干部参与班级管理,处理班级事务,让学生管学生,才能使班干部真正地成为班主任的左右手,从而使班主任逐步地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  相似文献   

19.
缺乏管理经验的班主任会以为学生是靠班主任的厉害“管”出来的,能把学生“管”住就是好班主任。于是,他们从上任的那一天起便对学生“约法三章”,满脸的严肃,把原本就很少的一点笑容也“取缔”了,长期摆出一副没有笑意的脸。故意让学生“怕”自己,和学生保持较大的距离,遇到学生做错了什么,便大发雷霆,大喊大叫,严加训斥这样的班主任不自觉地步入了班主任工作的误区。怎样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态度,这是关系到班主任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重要问题它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以及个性的发展。教育家苏…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完美地发展 教育的本质是“解放”学生的天性,而不是“制约”其天性。在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需要,贴近学生的实际,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和帮助,更多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使他们从反思中健康成长。新课程改革要求班主任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面向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就需要教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而赋予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作为班级管理者的班主任要重新认识学生,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来看待,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差异,要看重一个个鲜活的需要开发的生命个体,并从班级管理中发现生命的保存、延伸、发展和增值,来阐释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