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解诗词文化的深厚思想,传承和弘扬诗词文化 精髓,需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浸润式”教育。让诗词文化 真正走进课堂,深入人心,根据各阶段学生特点,设计启蒙认 知、系统掌握、创新探究等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案,让学生能由表 及里地理解诗词文化内涵,领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校园是传 承诗词文化的现实土壤,学校开展诗词文化“浸润式”教育实 践,把中华经典诗词文化全方位融入学校教育中,以实现校园 文化、学校课程、学生素养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最终促进传统 文化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相似文献   

2.
<正>节日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中,教师若是能够将传统节日文化与古典诗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诗词,也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化根源的认识,从而促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质得到有效培养。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古典诗词教学融合的重要性节日是与天时、物候周期性相对应,在人们生活中形成的特色风俗约定。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诗词文化博大精深,如何通过课堂的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所需要的理解能力,批判能力,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诗词语感?本文将从细微的字词中入手,通过在语境中理解,理解中质疑,质疑中探究,引领孩子走进诗词的世界,让诗词的意境构建于孩子的心灵中。  相似文献   

4.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它语言凝炼、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在历史文化长河中闪耀着夺目的光芒。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古诗词教学,引导学生理解诗词意思,走进诗词意境,体会诗人情感,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5.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古诗词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古诗词的美,走进诗词的意境去体会诗人的情感,让学生学好古诗词。  相似文献   

6.
传统文化的教学需要有效的载体,这个载体就应当是中华诗词。结合对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开展的实质与形式的思考,可以得出的基本认识是: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是对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是深化学生传统文化理解的最佳选择。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实施的策略,具体可以概括为:结合学校发展特色,立足初中生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活动目标;将中华诗词与学校文化、学校建筑等有机结合,让中华诗词在校园中有一个能够为学生所关注、驻足、学习和理解的场所与空间;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形成良好的教学引导策略,并科学评价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的开展效果。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的文化包罗万象,在文学领域古诗词是一座不朽的山峰,它集中反映了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代表了古典文学领域的一项重大成就。在古诗词教学中,首先要学习古诗词的思想精髓,从中学习立德树人的基本人文理念,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学习古典诗词,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品质。学习诗词,可以丰富学生的基础文化知识,让学生在古典文学诗词中汲取营养,提高语文综合素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理解诗词所蕴含的思想,欣赏诗词的艺术魅力,对古典诗词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生活中学诗词用诗词,真正让诗词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古典诗词教学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古典诗词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魅力,有着重要的人文价值,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做好课堂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和意境,引导学生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选择定格画面的方式表现诗词的场景之美,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表现诗词的故事情节,以坐针毡的方式理解诗词情感,戏剧化的教学活动能帮助学生理解、感悟古诗词,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改变古诗词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借助生活经验进行创意表达的过程中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与体悟,在即兴式参与、具身体验中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得到审美与文化的双重陶冶。  相似文献   

10.
吕贺 《西藏教育》2020,(4):25-28
诗词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重诗词的积累与感悟不仅能提高语文和语言文字素养,做到出口成章、出口成诗,更能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和人格气质。教师应充分运用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勤读诗、勤背诗、勤赛诗;指导和引领学生理解诗词中的文化内涵,在观察自然和习作中灵活运用诗词;最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我品悟诗词中的情感、智慧和灵魂的能力。真正让语文课堂处处充满"诗意",时时漾起"诗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