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卡西尔符号形式哲学将西方传统哲学研究的范围扩大到了单一的理性范围之外,将人文研究纳入了哲学研究的范围.人、符号、文化是理解卡西尔符号形式哲学的三个重要维度,卡西尔用"人是符号的动物"取代了"人是理性的动物".文化符号是功能、形式和意义,人的本性体现在创造文化符号的过程中,只有在创造文化符号的过程中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文化的核心是自由.语言、神话、宗教、艺术、诗歌、历史、科学都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的文化符号共同构建了人类精神的理想家园.  相似文献   

2.
人类是否更趋向于政治动物是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亚里士多德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集中体现了他的政治自然主义立场。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比其他群居动物更表现为政治的动物,并给出了相应的论证。但是,这个主张却引起后世许多学者的争论和批评。当代研究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的两位重要学者大卫·凯耶特和弗雷德·米勒分别对这个主张作出阐释,但是他们的解释存在各种问题。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完善主义理论,我们不仅可以恰当理解亚里士多德"人类本性上是政治动物"的深刻涵义,而且可以认识到人类有一种本性要成为最好的人,人的功能就是表达德性的理性活动。  相似文献   

3.
人学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人学是教师专业发展必须依据的哲学基础与基本前提,为我们理解作为"人"的教师及其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人学视野中,需要、生命、超越、主体、价值等反映了人类对人的本质属性和教育的现代特性认识的升华,通过人学视野来观照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极强的现实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学视野中教师专业发展的真实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人学是教师专业发展所必须依据的哲学基础与基本前提,也为我们理解作为"人"的教师及其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在人学视野中,需要、生命、超越、主体、价值等反映了人类对人的本质属性和教育的现代特性认识的升华,通过人学视野来观照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讲,所有的科学都是哲学,一切科学问题都可以化约成哲学的问题.在哲学本体论上,人不是因"实践"而为人,而是"知"而为人.正是因为人具有"知"的秉性和可能性,人才具有了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与世界万物的各种关联.哲学是人类意识中特有的高贵素质,亦是思想之中的贵族.它的作用很像一面镜子,目的是让我们人类看到真正的自然宇宙世界和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6.
王佳欣 《林区教学》2011,(10):46-47
我们的世界每时每刻都处于绝对的变化、相对的静止当中。身在这个世界的我们对世界的探索已经历了漫长岁月。哲学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利用哲学的观点我们可以认识、了解世界。本文以有关动物的谚语、俗语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7.
"哲学是思,是辩,是追问。哲学的发展,始终伴随着沉思、提问和解答。思考宇宙,问辩人生;思考运动,问辩永恒。"这是《生活与哲学》在"致同学们"中的一段话,也是对我们教与学的点拨。反观我们的哲学课堂,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充满无穷魅力,而在不少教师的哲学课堂上,"哲学"只是一堆原理和方法论要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语境下的教学话语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是人类哲学思维方式发展的最新阶段.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在信息技术影响下,知识传输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已不是知识的惟一信息源,教师的作用已不同于传统的教师了.  相似文献   

9.
哲学方法是专业成长的"深化剂"教师首先应该读有关哲学方面的图书,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我国传统哲学中的精华,它们是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掌握了哲学中的基本规律和正确的方法论,可以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让我们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早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前,德国古典哲学就阐明了"实践"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存在方式,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认定:"地上粗糙的物质生产"是人类历史的"诞生地",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是"使人从动物界上升到人类并构成人的其他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的历史活动",因而物质生产才是决定"人之为人"的存在方式和本质活动。所谓"人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的存在",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命题。  相似文献   

11.
蔡文 《家长》2008,(Z1):60-61
各种动物之所以生存下来,与它们的"理财"能力有着密切关系,很多动物都可以称得上是"理财高手",值得我们人类学习。  相似文献   

12.
<正>"思",是哲学最为常见的活动和基本方式。通过"思",哲学向所有思考人类前途和命运的头脑发出呼唤,解释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自身的关系;通过"思",哲学充满着对真理的思考、对人类的思考、对思之起源的思考;通过"思",哲学对"为什么"进行发问、体悟和心得。然而,反观当下的哲学课堂,教师已惯于摒弃哲学之"思"本该需要的发问、体悟和心得,常用虚假的"思"之状态的方式,让学生在完全被动的状态中,接受教师自认为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道德等的灌输。这种看似"召唤"思、实则"闲置"思的状态,具体体现在课堂的符号之  相似文献   

13.
在目前的教育活动中,对于"存在"问题的追问已是迫在眉睫。海德格尔哲学的主要思想直接从追问传统形而上学的"存在"概念入手,进而追问人的"存在",实际上就是对人的生存境遇与状态的关注。他对于人类精神幸福的描述和当今教育界提倡的"教育应使人幸福"的观点不谋而合。他哲学里对于"思"和"自由审美"的描述对于教师教学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从海德格尔对于形而上学的反思中,我们不但能够看到他在哲学上的贡献,而且可以从教育学的角度来反思当下我们所面临的一些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4.
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有了它,世界才显得丰富多彩、生趣盎然。我们常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实则是因其美丽而激发起人类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初中课文中有一些描写动物的佳作,在学习时,要特别留意,看一看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动物之美的。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园教师的倾听不同于学校教师的倾听.从哲学视角看,幼儿园教师的倾听是迈向师幼视域融合、步入非对象性世界以及实现"我"之"我在性"的根本途径.对幼儿园教师倾听价值的哲学思考有助于我们重视教师倾听的价值,并建构有效的倾听策略.  相似文献   

16.
曾被称为“另类”作家的沈石溪,他的作品主角都不是人,而是与人一样生于自然、有血有肉的动物。沈石溪说:“动物小说折射的是人类社会。动物所拥有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和生存哲学,应该引起同样具有生物属性的人类思考和借鉴。可以这样说,我是为生命而写作。” 今天让我们走进沈石溪的动物王国。  相似文献   

17.
伊斯雷尔·谢弗勒在他的著作《人类的潜能——一项教育哲学的研究》一书中大胆地重构了潜能这一概念。他提出潜能实际上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什么条件"以及"我们把什么看作潜能"这两个问题,而对潜能的理解始终都和我们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仅是学生潜能的发掘者和促进者,还应是激励者、引导者、判断者、选择者和对话者。语文课堂亦如此。  相似文献   

18.
嘴下留情     
正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它们和我们一起共同生活在地球——这个美丽的家园上。现在有许多人都喜欢吃对人类有益的动物肉,动物们就这样沦为人类的美食。比如说青蛙。青蛙是"庄稼的保护神",庄稼地里的害虫都逃不过它的眼睛。只要一发现虫子,它就以迅雷不  相似文献   

19.
<正>周国平说:"哲学课可以是令人生厌的,也可以是引人入胜的,就看谁来上这门课了。"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内容抽象深奥、晦涩难懂,学生容易产生枯燥无味之感,这对教师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上好高中哲学课,使教学无味变有味,需要我们做一名有"爱"的哲学教师——爱哲学、爱生活、爱思考。一、爱哲学爱哲学是教好哲学课的必要条件。一个不爱哲学的哲学教师,可能通过记忆加上解题技巧的反复训练,可以教出考高分的学生,但必然教不出哲学味。  相似文献   

20.
<正>经过2008年、2013年两次修订,《生活与哲学》教材文字更加简洁,材料更加新颖,逻辑性也有所增强,教材品位有了较大提升,广大一线教师甚感欣慰。但在欣慰之余,我们隐隐感觉到教材有几处表述尚不尽如人意,有待改进。问题一:"人类在实践中将开启一个意义的世界"——语句不通顺《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核心内容是如何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主要说明如何正确处理物质和意识、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