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都知道,阅读和写作各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和写作必须紧密结合起来。读写能力是学生能力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们的关系应当是相辅相成的,"读中有写,写中有读"。"读中有写"中的"写"不是目的,而是辅助迁移;"写中有读"中的"读"也不是最终目的。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完全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这句话也形象的揭示了的阅读与写作的密切关系,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应该读中有写,写中有读,以读促写,读写联姻,互惠共赢。  相似文献   

2.
正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是吸收,是基础,写作是倾吐,是内化;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先有吸收才有倾吐。"在教育教学中,我摸索实践着"读——品——悟——写"四步阅读法,引导学生"吸收""内化"所读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力,锻造学生的写作能力,以"读写一体化"的方式促进学生语文读写能力的提高。"读",要做到博与专相结合。"博",就是博览群书,天文、地理、科技、文学,无所不读,无所不观。这对丰富学生知识,拓宽学生视野大  相似文献   

3.
韩晗 《家长》2023,(32):154-157
<正>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阅读与写作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培育学生良好的语文思维与语文素养的重要“两翼”,存在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遵循了知识的内在逻辑与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小学语文教育提高教学实效、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运用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促进学生综合读写能力的提升,助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读写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分量,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阅读促进写作,写作也能反作用于阅读,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就是说阅读是把别人的东西吸收为自己的东西,而写作就是把自己的东西展现给别人看。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阅读与写作更反映了一个人的思维水平.有效的读与写教学,就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因此,语言教学中读与写绝不是孤立的存在,绝不能孤立的教学,作为语文教的基本规律之一,读写结合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基本的、具体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延伸,阅读是吸收、厚积的过程,写作是倾吐、薄发的方式。"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地联系,阅读与写作两块内容占据了语文教学半壁江山。据此,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从思想上正本清源,革故鼎新,要立足于初中生的学情,聚焦阅读和写作两个版块,通过多管齐下将阅读和写作完美地契合起来,依托阅读拓展初中生的文学视野,汲取优秀阅读素材的精华,聚沙成塔、积水成渊,以实现对谋篇结构的学习和积累,以读促写,实现学生语文素养中读与写的"双提升"。  相似文献   

7.
阅读之我见     
学生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大基本功。语文能力的获得是从长期而大量的阅读和学习活动中得到的。其中,读是理解感悟的唯一方式,写是语文教学的最终归宿。可是在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把阅读和写作割裂开来。其实,阅读和写作密不可分,二者是语文教学的两大重要内容。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足可见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密切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前提,阅读可以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写作又有可带动阅读。阅读的多寡,对写作  相似文献   

8.
阅读和写作是相对独立的,阅读过程是学生主体由外而内的吸收借鉴过程,写作过程是主体由内而外的倾吐创造过程.它们又紧密相连,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读"是吃进来,"写"是吐出去;"读"是"源","写"是"流","源"远方能"流"长.教育专家洪宗礼先生在<读写结合,相辅而行>一文中描述道:"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各自的任务、内容、要求和特点,两者是不能互相取代的.但是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始终是相辅而行、紧密结合的,他们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互相促进."这是对语文读写关系的最为准确、最为本质的揭示.  相似文献   

9.
《教师博览》2018,(4):29-30
网络在改变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正悄然改变传统的语文学习,网络环境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无限广泛的空间,为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提供了无比丰富的材料。利用网络环境进行读写教学,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循序渐进合理安排,需要师生配合与不断摸索,充分利用网络环境进行初中语文读写共生教学是值得深入探索的新课题。读写共生,是指在"读"的过程中,融入"写"的积极因子,在"写"的教学中发挥"读"的引导效应,从而使读与写相互作用,和谐共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阅读影响并制约着写作,写又反过来促进读,读写共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姚红霞 《黑河教育》2012,(12):33-33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中的读和写是相互依存、不可偏废的。叶圣陶老先生也认为,阅读可看作是吸收,写作则可视为是倾吐,写作离不开阅读,阅读促进写作。而纵观现今的语文教学现状,为解读而解读,为写作而写作,读写相对隔阂的情况并不鲜见。部分学生虽然日常学习中十分注意“吸收”,但是到了需要“倾吐”的时候却仍然“结结巴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