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孟月明  卢骅 《兰台世界》2012,(35):53-54
辽西走廊是辽宁省境内仅有的一处大型线性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人文景观厚重,资源优势明显。充分利用辽西走廊这一宝贵历史文化资源,提出科学、合理的开发战略,对辽宁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文化遗产是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本文通过对本溪市文化遗产的概况与分类进行研究,分析了本溪市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而提出了保护与利用好本溪市文化遗产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保护文化遗产,建设和谐社会。这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带有普遍性的时代任务。两句话,前者强调保护,具有为人类保存文化记忆,使之承前启后,荫及子孙的深远的历史意义;后者重在利用,提出在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同时,如何使之建功当代,促进地方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考古、文物保护工作的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新体系正在形成,其最大特征就是科技考古、文物保护、博物馆三位一体协同发展。中国丝绸博物馆2017年举办的"古道新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科技成果展",突破以往展品题材上的限制,将展品从单一纺织品拓展到丝路文化遗产的全领域,从科技考古和文物保护成果的视觉角度,讲述科技在丝路古道上探索出的新故事,并通过组织一系列相关体验和教育活动,实现宣传历史文化的同时,拉近科技考古、文物保护工作与观众之间距离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唐兆民  韦芳  彭仁芝 《兰台世界》2016,(23):133-136
广西灵山县烟墩大鼓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欣赏价值和深刻的社会情感价值及旅游开发价值。目前,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创新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彰显灵山地域特色并创新文化遗产的历史、现在和未来价值、传承和开发模式,急需的政府引导、行业支撑、校政企协同合作体系。  相似文献   

6.
7.
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永林 《文化遗产》2015,(1):1-10,157
本文基于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与保护、传承与传播,以及创新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重点探讨了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分类和检索体系构建、虚拟现实和可视化展示技术、新媒体传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再现与传播的作用,以及数字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运用等问题,试图通过这些问题的探讨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发展和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与经济资本相对的“符号资本”和“文化资本”被赋予了较强的经济属性,获得了足够的经济吸引力,特别是在全球经济、文化竞争激烈的环境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互相争夺的宝贵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的瑰宝,因此需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在电视节目的发展中,文化类节目也逐渐普遍,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笔者从电视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作用着手,分析了当前电视媒体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足,探讨了利用电视媒体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策略,目的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被定义为川藏茶马古道的天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行进最艰难的高原古道,自唐以来有一千多年历史,它在汉藏民族团结交往和祖国的统一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它是我国悠久的古文明通道之一,虽然现代交通取代了古道,它已经成为历史,也渐渐被现代人所遗忘,但它的意义和价值却是不可估量的.  相似文献   

11.
文化遗产是每个国家和民族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少儿图书馆应拓宽服务职能,积极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以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数字化存储与采集技术更是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收集与分类体系以及数字化技术的综合应用这两个问题都不容忽视.杨红编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一书,2014年3月1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针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核心问题,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的核心数据元素收集方案,并且建立了相关的数字编码体系,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以及数据库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书中提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的四种分层次方式,大致解决了数据管理需求与分类之间的矛盾,也是一项较大的突破.数字化存储与采集和数字化复原技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一切都建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体系之上,数字技术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许多相对较为繁琐复杂的信息转化为简单的数据,并且以这些数据为基础建立相关的管理模式,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刘志刚 《兰台世界》2015,(4):129-13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世界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宝贵财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和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非遗档案资料、实体、实物的继承保护和利用问题就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学校领导和校友们高度重视保护工作,对很多历史珍贵资料、不同时期的医疗仪器设备进行保护。在保护的同时,充分利用这些旧址和珍贵史料对医学生及广大医务工作者进行革命传统、爱岗敬业和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教育的再利用。  相似文献   

15.
现行的文化遗产管理模式强化了保护与开发的对立,制约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导致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效果不佳.因此,有必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新型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6.
“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相似文献   

17.
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产业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时四川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引起大家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8.
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利用的良性互动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化遗产作为文化旅游资源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一直存在着矛盾,如何处理好这一矛盾,使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走向一条良性互动发展的道路,是我们文化、旅游等相关部门应进一步研究、探讨的课题。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相依托,走保护、开发、发展、保护的双赢之路,在保护上依托于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加强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是保护与开发利用良性循环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河南商丘为例,在探讨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之间关系的同时,还详细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优势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产品,纳入和服从于国际贸易体系,表征了世界文化创造的多样性与文化生产的丰富性;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特定群体情感与价值的文化标识,表征了特定群体的文化身份与价值观,使它超出了文化商品的概念范畴。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开发的重要价值,除了能够承担唤起民族认同的文化功能之外,非质文化遗产也被看作是一种文化资源和文化资产,对它的合理开发与应用具有重大的文化和经济价值。本文通过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分析,提出了其商业开发和原真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