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调查河北省地方本科院校在校师范生,发现师范生就业去向呈现选择多元化趋势。考研成为师范生毕业后的重要选项,直接求职不再是师范生的首要出路;师范生就业地区选择城市化,到基层地区就业意愿较弱;就业行业选择呈现多元化,但仍以稳定职业为主,尤其是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仍很大;就业薪资期望值偏高;师范生自身的背景因素、主客观条件以及学校的就业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师范生的就业意向。  相似文献   

2.
冷红 《文教资料》2014,(5):100-101
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工作态度,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关系到各高校的生存与发展.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本文以湖南城市学院已毕业生学生为调查对象,深入了解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情况,从中得出结论并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就业质量的调查,在探讨他们就业质量特点的基础上,对学生就业培训策略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加强就业指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加强求职能力训练,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层次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是国家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但是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就业还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从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着手,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重点探讨了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长效机制构建的策略,目的是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张佳  刘萍 《文教资料》2011,(28):227-229
本文从地方院校办学条件制约、贫困生经济贫困、综合素质偏低、贫困生社会资源缺乏、传统思想束缚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地方院校分困毕业后就业难的原因;从地方院校调整教育机制、建立健全贫困大学生扶助体系、重视贫困大学生心理教育、多途径提高贫困生综合素质、对贫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搭建公平竞争平台、完善就业信息管理和发挥就业指导中心职能、多渠道帮助贫困生就业等方面,提出目前解决我国地方院校贫困生就业难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张素薇  王国洪 《考试周刊》2012,(92):166-167
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低源于就业机制的不健全.文章从就业市场机制、学校指导机制、多方联动机制、人才预警及服务保障机制等分析就业机制的缺陷,为完善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机制提出可供参考的意见或建议。  相似文献   

7.
自高校扩招以来,我国大学生数量大幅增长,高等教育从此走上大众教育的新征程。大学生数量增加使得大学生就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地方本科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为培养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资金、办学规模、教育资源、师资力量等方面,都较部属高校薄弱,一些方面处于劣势,因此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面临较大的压力,一些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呈现出就业难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本科院校应认清形势、明确目标,准确定位、抓住机遇,发挥自身优势,探索有效、可行的大学生就业路径,切实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8.
就业能力一直是欧美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已成为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和大学生就业研究的核心。从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当前人才需求分析入手,重点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当前人才需求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出的要求。要加强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的提升,要培养创新能力,进一步从基本竞争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两大模块来构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模型及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9.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已成为现阶段高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地方建设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和输送阵地,积极引导其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地方本科院校应加强政策宣传,在人才培养方案方式和基层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等方面做好教育和培养工作,为毕业生顺利到基层就业架通桥梁。  相似文献   

10.
毕业生就业工作,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而言更加重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症结主要在于办学模式不当造成毕业生没有相对的就业优势,培养与需求存在偏差,供需双方的认识误区;院校就业服务体系欠缺。为破解就业难题,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着力采取几点措施:第一,明确定位,办出特色,增强服务地方的意识;第二,加大投入,加强调研,探索更加有效的就业指导模式;第三,挖掘潜力,凝聚力量,全面促进毕业生顺利稳定就业;第四,做好跟踪调查,维护市场,全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和信誉度。  相似文献   

11.
以性别和年级为人口学变量,以获取计算机证书,主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专业竞赛获奖、担任学生干部、政治面貌等为主要环境变量,调查1 081名西部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生信息能力、信息观念和信息知识3个指标的基本状况。其一,本次受调查的师范生信息素养各个指标的平均分基本处在3~4的等级区间,自评分数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其二,主持大学生双创项目和获得专业竞赛奖励对信息技术有明确的回归效应,获得奖学金对信息传播有明确的回归效应,信息生产中的题项(有自己的信息平台公众号并经常更新)对信息素养表现出最重要的回归效应;其三,性别和年级差异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交流合作、创造生成、信息传播等指标上,其中女性显著低于男性,大三、大四显著低于大一。以各种形式针对女性开展群际差异化教育,帮助女性克服社会性别偏见,建立个人公众号、分享专业信息资源、与同伴和教师交流专业问题、开发微课和其他教育教学作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通过信息平台公众号的形式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信息生产对信息素养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模式创新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业模式的探索一直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比较侧重的一个工作点,文章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严峻的就业形势出发,分析就业难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若干适合地方院校发展的就业模式,并阐述了在新时期如何实施新建地方院校的就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地方本科大学生的就业实践能力在就业压力现实面前还存在诸多问题,无论是院校层面还是个体层面,均需要树立范围开放、主体多元、内客灵活的就业实践能力发展理念,通过院校针对就业实践的教学改革、学生开放式实践能力的素养锻炼,不断提升大学生就业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通过自主创业来解决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而终身学习教育思想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具有指导意义。论文以终身教育思想为逻辑起点,提出了地方院校应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校园文化和调整专业结构等有助于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主力军的地方本科院校,其就业工作质量对我国高校就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如何创新地方本科院校就业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在新时期面临的重大课题。基于此,本文运用SWOT战略分析方法,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就业工作的优劣势、面临的机遇与威胁,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就业工作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地方本科院校如何培养和提升管理类专业学生就业的竞争力,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以提高地方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标,探寻适合管理类专业学生成长的教育方式,以期实现学业与职业的良好对接,真正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就业竞争力是衡量一所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对于贵州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要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必须根据学校的实际,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完善培养方案,并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形成一套能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服务指导系统,从而有效提升贵州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更加突出。要解决这一问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就必须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其途径主要有:转变办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抢抓发展机遇,改善办学条件;教育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素质,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  相似文献   

19.
经济社会转型期,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不时出现各种安全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毕业生的就业安全防范意识薄弱有主要关系。本文从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安全防范意识缺失的表征着手,分析毕业生缺乏就业安全防范意识的原因,力求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并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20.
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开放的就业体系中,就业竞争对手增加,地方基础教育教师需求市场萎缩,过量供给的师范毕业生群体的专业和层次结构存在失衡现象。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自身就业能力乏弱,择业观念不当,更加剧了其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准确认识和分析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的就业形势,将会有助于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师范生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