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促进不同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出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氛围,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个性化教学就是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它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需要进行施教,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侧重的教育,也即相当于孔子的“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2.
高萍 《湖北教育》2004,(9):47-49
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是教师把教参对课文的分析和教师自己的理解,生硬地灌输给学生。这种灌输带有强制色彩:学生不能越雷池一步,必须按照教参和老师的规定,按照标准答案进行。其结果是僵化了学生的思维,压抑了学生的个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3.
潘元方 《考试周刊》2012,(82):49-49
语文课堂教学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启学生的智慧,创设充满生机活力的动态课堂。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4.
以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已逐步形成了新课程标准下独具特色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个性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5.
家长总想把最好的东西给予自己的孩子。那么最好的东西是什么呢?答案不是金钱,而是能帮助孩子一生幸福生活的宝贵财富———良好的个性。虽然个性的完全形成要到18岁,但学前期已经为它奠定了基本的基调。0岁~1岁气质类型奠定最初的个性倾向从出生开始,每个人的身体和心灵都是独一无二的。根据发展心理学家的调查,还在腹中的胎儿,面对压力的反应模式就有明显的个别差异。这种有个体差异的反应模式可预测2岁左右幼儿的反应模式,还和儿童期甚至成年后的行为特质也有一定的相关性。心理学家根据婴儿出生时的活动量、规律性、反应速度和强度、对…  相似文献   

6.
当今时代,是一个尊重个性、展示个性、塑造个性的时代。 语文教学应当“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这是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个性,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个性,是生命的色彩。一个人的个性,不仅影响其素质,还对其文化知识的掌握、运用以及创造发展起着控制、约束的作用。在通常情况下,  相似文献   

7.
现今种种教育教学观念都在告诉我们,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让每个学生成为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不是用"模具"烧制出来的精美瓷器,终生受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毛泽东词与中国古代诗歌作品的比较分析,探索毛词的化内涵与个性意义,从思想层面来探究毛词的学史和词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凡名师,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其执教的课也各具风格。做一名有个性的语文教师,上出有“灵魂”的课,需要特别的“精气神”:高深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技艺以及高尚的师德情操。  相似文献   

10.
个性,在心理学上指的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语言和行为方式,是一种个人特质。新一轮课改非常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要求把学生当作完整独立的个人来对待,尊重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素质教育是人本教育。教育的过程是人的个性被发现、被欣赏、被发掘、被丰富、被发挥的过程。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创造环境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发挥。为世界培养丰富多彩的创创造者,创造丰富多彩的世界。课堂上让学生个性飞扬,让教育的终极目标——提高人的素质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情感效应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师的情感教育制约着学生的求知心理,能化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使学生沿着教师的情感去修养品德,学习知识,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尽量发挥自学能力,诱发学生积极的、主观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情感效应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师的"情感"教育制约着学生的求知心理,能化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使学生沿着教师的情感去修养品德,学习知识,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尽量发挥自学能力,诱发学生积极的、主观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教育》2006,(8):34-34
在当下的中国家庭,“家长”是一个并不轻松的角色,因为这个角色里包含了太多的责任、烦恼、困惑——他们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孩子,为孩子的身心成长殚精竭虑、操心不已。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套培养、教育孩子的做法,但每个人似乎都不那么自信。究竟怎样才是一位好家长?这几乎是一个有无数答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我在多媒体教室里上了一节公共课。从接受任务的那天起,我心里就紧张、害怕,倒不是听课的人很多,有校长、主任、全校语文教师,而是这节课该如何自然地体现出新课标精神?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这诸多的问题,都成了我心中的忧虑。经过反复琢磨,我决定这节课精心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把学习的自主权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做问题的发现者、思考者、探索者。  相似文献   

16.
没有阅读的个性差异,就没有个性化的阅读;没有个性化的阅读教学,也很难培养学生的阅读个性。提倡个性化的阅读教学,应该做到三点:丰富个性化的阅读形式、拓宽个性化的阅读思维、促进个性化的表迭。  相似文献   

17.
陈彩英 《教书育人》2000,(19):36-37
目前,重视个性教育已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潮流。个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作用所在,实质所在。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个性培养起促进作用。反之,心理障碍会严重阻碍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小语教学讲究的是文道合一,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善于运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以期塑造学生良好个性。 一、克服自卑心理.培养不卑不亢的个性品质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个性品质,对其健康成长极为不利。主要表现为对学习没有信心,没能从中尝到乐趣。在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内容,运用生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强化学生的自尊心,形…  相似文献   

18.
如何激发学生的个性写作意识,获得写作练习的理想效果,是写作教学永久性的探讨课题。可以付诸实践的一种有效做法是:积极创设实际生活话题情境,从写作文体、写作内容两个方面设计训练体系,引导学生首先把“我”当作写作核心,全面思考自我的生存意义,认知自我的情感特征,并从中体会充当写作主角的乐趣,在自赏中重塑自信。  相似文献   

19.
深入语文阅读课堂,发现尽管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人数多了,但回答却大多是缺少个性的人云亦云的见解,甚至就是参考书上的现成答案。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地进行主体性阅读呢?本文认为,教师要教出个性,学生也要读出个性,积极倡导语文课堂的个性化阅读。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有正确价值观的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张扬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