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了探讨少数民族文化背景下汉族大、中学生文化逆适应现状及其差异,本文采用《青年跨文化适应力量表》对青海省757名大、中汉族学生进行测评,并对部分学生进行深入访谈。结果显示中学生具有较高的跨文化情感,男性大学生和农牧区大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力显著低于同组中学生;表明中学生跨文化适应力情感成分偏多,系统的民族知识教育使大学生具有更理性的跨文化适应力。  相似文献   

2.
以全国范围内的500名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探究大学生学习投入、教师教学成就感与教师本科教学投入的关系。运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投入量表、教学成就感量表和教师本科教学投入量表对500名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学习投入和教师本科教学投入呈显著正相关(r=0.397;p<0.01);教师教学成就感和教学投入呈显著正相关(r=0.605;p<0.01);教学成就感在大学生学习投入和教师的本科教学投入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79.07%。研究认为,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可以通过教学成就感影响教师的教学投入。因此,提高以大学生为主导的学习投入,增加生师互动的频率和学生对于学习的努力程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成就感,可以有效促进高校教师本科教学的精力与情感投入。  相似文献   

3.
通过采用半开放自填式问卷,对国内某民族高校228名在校本科生的抽样调查与统计分析,结果如下:(1)民族高校大学生族际关系和谐融洽,成员之间有积极的交往倾向;(2)多数大学生对其他民族持有较高认同度;(3)生活习惯是影响大学生族际关系的首要因素;(4)大学生普遍能理性处理族际矛盾。对于如何促进民族高校大学生族际关系的发展,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强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共生共享,增加民族高校大学生的族际接触,设立族际间群体性共同活动目标。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生活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自编大学生校园生活事件量表,对787名大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1)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枝目因素主要包括:资源和环境、学业压力、负性事件和适应;(2)资源和环境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大;(3)不同年级、性别的学生在各因素上表现出较显著的差异,不同住址学生在各因素上差异不显著;(4)适应始终影响大学生时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的信度与效度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研究调查了375名北京大学的本科生,尝试修订韩国版的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Career Maturity Inventory),探讨它针对中国大学生群体的适应性。结果表明:(1)修订后的中国版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具有一定的文化特点,它由34个项目构成,这些项目组成六个不同的因素——职业目标、职业自信、职业价值、职业自主、亲友依赖、职业参照;(2)该量表的一致性系数、分半信度、重测信度比较高,具有良好的信度;(3)该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如职业成熟度得分与大学生的自尊、幸福感、内控分呈显著的正相关;职业成熟度与专业满意度、未来打算的确定性、职业选择的信心等呈显著的正相关;职业成熟度越高的大学生上网时间越少,而且即使上网也主要用于辅助学业或便利生活。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焦虑与领悟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寇宇 《河西学院学报》2007,23(6):98-101
探讨领悟社会支持与焦虑的关系,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帮助。方法: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scale,PSS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277名大学生进行测查和分析。结果:(1)领悟社会支持能力与焦虑之间呈显著负相关;(2)大学生焦虑与领悟家庭内支持及领悟家庭外支持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领悟社会支持能力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2010级医学新生的人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量表(16PF)对2010级3197名医学新生进行测评。调查发现大学生的16项个性因素与心理问题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正相关系数较高的因子依次是忧虑性、紧张性、怀疑性,负相关系数较高的依次是稳定性、自律性,也就是情绪和意志特征的影响作用较大。因此,高校可以从培养大学生优良的个性特征着手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分别考察大学生人格因素与网络行为偏好和网络依赖状况之间的关系,探索了人格因素对大学生上网行为的影响。研究使用自编网络使用量表、中文网路成瘾量表、网络成瘾量表(Young)以及艾森克人格问卷对433位在校大学生(男生235人,女生198人)进行施测,结果发现:大学生的上网内容偏好与性别、上网时间、人格因素中的精神质和内外倾向性都有显著相关;大学生的网络依赖程度与平均上网时间有显著中等正相关,与情绪稳定性有显著中等正相关,与精神质有显著微弱正相关;网络依赖与放松休闲行为与追求刺激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采用韧性量表(CD-RISC)和SOL-90量表对747名大学生实施测验,研究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索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其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大学生心理弹性水平较高;心理弹性总分仅在家庭收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部分分量表在性别、年级、学科、生源地等方面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家庭收入水平和生源地的交互作用对大学生心理弹性总分及坚韧分量表的得分有显著影响;大学生心理弹性总分及分量表得分与SCL-90总分和大多数分量表得分均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生活事件量表(ASLEC)、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对湖南某大学具有留守经历的1787名大学生、具有流动经历的1160名大学生和3823名常态大学生进行测量,比较他们的心理状况,结果发现:留守经历大学生在生活事件、心理健康各维度上的均分显著高于流动经历和常态大学生;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以及与父母关系的均分显著低于流动经历和常态大学生;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相关,其中人际关系、健康适应、消极应对、积极应对、学习压力因子可有效预测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运用成就动机量表(AMS)和大学生宿舍气氛量表,对南阳师范学院的52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测试。研究发现:大学生宿舍气氛处于中等偏好水平,成就动机处于较高水平;大学生成就动机与宿舍气氛存在相关,独生子女群体的相关为负,非独生子女的相关为正;性别与专业对成就动机的交互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高中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总体状况,以及专业决策自我效能与高中生自尊、社会支持状况之间的关系,研究者选取了山东省两城市的600名高中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高中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处于中等稍偏上的水平;(2)高中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在性别、城乡、年级以及是否为独生子方面存在差异;(3)相关分析表明,高中生自尊、社会支持和专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存在两两显著正相关;(4)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自尊在社会支持与高中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和Rosenberg自尊量表对285名学困生和373名普通生的自我意识和自尊进行测量。结果显示,男生行为和合群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女生,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自尊水平的性别差异不显著;学困生的自我意识显著低于普通生,自尊显著高于普通生,但不存在性别差异;学困生的自尊与自我意识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回归分析发现,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行为和焦虑因子对自尊的回归方程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低自尊学困生的自我意识显著高于高自尊学困生。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来自初中、高中、大学的230名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初步探讨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群体的社会期望与自我评价之间存在的关系。主要结果为:(1)在总体上,社会期望与自我评价呈显著正相关,但并非线性关系。(2)社会期望与自我评价呈正相关的结论并不适用于所有群体,高中生的社会期望与自我评价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而初中生和大学生的社会期望与自我评价的相关没有达到显著水平。(3)男女在社会期望上没有显著差异,而在自我评价上则有显著差异。(4)年龄与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文章还在分析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观点,探讨了在教育中应用期望效应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在校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河北省邢台学院的30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被试,从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教学模式、环境因素及身心健康等六个维度对学习适应性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总体上不乐观,处于偏低水平,尤其是在教学模式适应和学习态度适应方面.(2)男生和女生在学习适应上没有显著差异.(3)本专科生在学习适应性上差异不显著.(4)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学习适应性上没有显著差异.在学习能力方面,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存在着显著差异,非独生子女明显好于独生子女.在学习态度方面,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存在着显著差异,独生子女明显好于非独生子女.(5)大学生适应性在居住地城乡上没有显著差异.(6)各个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适应性上存在着极其显著差异.各个专业在环境适应、教学模式适应方面存在着极其显著差异,在学习动机、身心健康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7)各个年级在学习适应性上没有显著差异.各个年级在环境适应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在其他方面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一般两性交往质量与性别角色的关系,从Bem提出的性别角色模式出发,利用钱铭怡主持编制的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和自编的大学生一般两性交往质量量表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自编的一般两性交往质量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各性别角色类型在一般两性交往各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男性化被试在一般两性交往各维度上都显著高于女性化和未分化;男性化、女性化、未分化均与一般两性交往存在显著的相关;其中,男性化和双性化化对一般两性交往都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的关系。方法采用金伯利·扬的网络用户自我判断量袁和艾森克人格特质量表,对商洛学院120名和西安文理学院8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其中男生59人,女生147人。结果(1)被试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在网络成瘾量表不同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学科性质、教育程度、生源地等变量上的差异,差异的表现是复杂多样的;(2)被试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在神经质维度、精神质维度、掩饰性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内外向维度上的差异不显著;(3)网络成瘾者的网络依赖性和精神质维度、神经质维度呈正相关,而和掩饰性维度呈负相关。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为了考察当代彝族中学生的文化心理适应状况,对850名攀枝花市彝族中学生进行调查,使用自编问卷,包括四个维度:去本族同着、族际适应、生活适应、学业适应。结果发现:(1)彝族中学生文化心理适应总体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但年级和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从具体维度水平上看,去本族固着在性别的主效应显著;其他维度在性别和年级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上均不显著;(2)性别存维度去本族固着、学业适应以及总体上差异显著,均表现为男生低于女生;(3)彝族中学生总体文化心理适应及各个维度的年级发展总体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但大多未达显著性水平,仅在去本族固着维度上表现为高一显著高于初二。  相似文献   

19.
以初中生为被试,考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历史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初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居于中等水平;初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年级差异不显著(p<0.05),而生源地差异显著,城市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学生(p<0.001);初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历史成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高一般自我效能感学生的历史成绩明显优于低一般自我效能感学生(p<0.001)。因此初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历史成绩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提高初中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有利于提高其历史成绩。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大学生的决策风格类型及其与外倾性、神经质人格特质的关系,该研究采用了一般决策风格问卷(GDMs)以及简式大五人格量表中外倾性和神经质分量表对250名被试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大多数大学生的决策风格属于回避型或依赖型;大学生在决策风格的理智性上表现出显著的学科差异,在冲动性上表现出城乡差异;神经质与决策的依赖、回避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外倾性与决策的理智有显著正相关;外倾性与冲动的正相关极其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