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国家在场与当代中国竹笛艺术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中国竹笛艺术发展史的研究中,国家在场是研究者必须要引起重视的核心内容,在长达6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在场一直是影响当代竹笛艺术发展、创新最为重要的力量。国家在场不但利用自身的影响力与推动力,使中国竹笛这一隐没在旧时民间的叫花子乐器成为中外国际音乐舞台中影响力最大的民族乐器之一。同时还使演奏这些乐器的主人从民间乐手转变成国内外音乐界知名的演奏家、教授,这一系列的转变使当代中国竹笛艺术焕发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因此深入分析国家在场对当代竹笛艺术发展所起的影响与作用,为其他民族器乐发展史的研究提供可资参考的案例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2.
教学艺术与花鼓灯艺术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花鼓灯艺术的开放性、共荣性、竞技性,以及在文化成因上的边缘效应,对于教育教学,尤其是构建生态化课堂,具有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4.
花鼓灯艺术是流传于淮河流域的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民间综合性艺术,用丰富而系统的肢体语言来表现人物和情节。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花鼓灯的起源、流派的提出及其艺术形式和特点进行了研究和归纳总结,探索花鼓灯现状及传承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对花鼓灯保护、传承和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爱默生在他的一系列散文中系统地阐述了其超验主义哲学思想。他的诗歌中也充分展现了他的超验主义哲学思想。爱默生超验主义思想是一个庞杂的体系,他超验诗歌对弗罗斯特诗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象征、整体性、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在诗歌艺术生成层面,爱默生超验诗歌中的视觉意象、诗歌的散文化、口语化特征以及简洁的文句也对弗罗斯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调查显示,经典对于大学生形塑具有重要作用:能够赋予大学生深刻的思想认识,塑造大学生良好的外在形象,增加大学生的聪明才智,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之心,培养大学生丰富的情感等。但是,大学生对经典理解也所存在一些问题:就概念的内涵而言,把国学经典等同于儒家经典;就广度而言,把经典等同于语文课本;就深度而言,对经典的理解只是只言片语,多雷同,甚少有个人见解,缺乏辨证认识。  相似文献   

7.
调查显示,经典对于大学生形塑具有重要作用:能够赋予大学生深刻的思想认识,塑造大学生良好的外在形象,增加大学生的聪明才智,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之心,培养大学生丰富的情感等。但是,大学生对经典理解也所存在一些问题:就概念的内涵而言,把国学经典等同于儒家经典;就广度而言,把经典等同于语文课本;就深度而言,对经典的理解只是只言片语,多雷同,甚少有个人见解,缺乏辨证认识。  相似文献   

8.
9.
《当代教师教育》2014,(2):13-17
为建设教育生态文明,提高教学工作的"含金量",需要以生态理念对教学技术进行"雕形塑心",建构教学的动态生成与教学环境内在和谐的手段、方法和技能。生态理念形塑的教学技术是惯例普适下的异例创生技术、人性化取向下的真善美技术、生本理念下的顺性而为技术、脱域境遇下的情境技术、专业标准规约下的合法技术、循证实践下的证实技术,是一种全方位与利"生"性的关联的教学技术。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大学生品格形成教育的"自教育""自组织"状态下,出于有社会应用目的而开设的公共关系学,还具有塑造大学生品格的正向作用和功能。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公共关系学对大学生人际互动及社会合作品格的形成,对大学生职业观的形成和对大学生生活哲学观的形成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商洛花鼓戏的生存现状与保护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前,商洛花鼓戏传统戏种在商洛民间的活动非常活跃。建国以后,随着“戏曲地方化”向“戏曲都市化”的转变,商洛花鼓戏的传统和生存状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民间戏剧活动进一步减弱,剧团国家化虽然促进了花鼓戏的发展并积累了新的艺术传统,但由于花鼓戏民间观众群的萎缩,导致此种艺术生存空间不断缩小,陷入停滞不前的状况。与建国以前的生存状况相比较。商洛花鼓戏传统剧目及运用、表演形式、表演场所与动机、艺术形态变化已经发生显著变化,因此,保护花鼓戏传统、重建花鼓戏生存空间、有效发挥剧团的作用应当成为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作为河南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光山花鼓戏,演出形式独特,剧目丰富,深受当地民众的喜爱。文章通过对光山花鼓戏表演体制及音乐特色的考察,描述其在表演效果、行当设置、舞美布景、班社构成等方面的地域性特征,发掘其蕴含的艺术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艺术最为突出的特色在于它的"参与性",即吸引欣赏者亲身"参与"到作品的创作中去,最有代表性的便是戏曲艺术,也正是"参与性"给戏曲艺术带来了持久性艺术魅力.影视艺术在剥夺了欣赏者的"参与"权利之后,随着网络电影的出现,"参与性"传统又重新恢复,21世纪的艺术不仅可望重新恢复持久性的艺术魅力,也可望带来艺术的全面繁荣.而"参与性"之所以能产生持久性艺术魅力,是因为它蕴涵了"人的本质力量".  相似文献   

14.
小提琴传入中国近200年间,对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小提琴艺术与戏曲艺术相融合的道路艰难曲折,也曾饱受争议。通过一代代艺术家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创作出不少成功的作品。这些作品在传统戏曲的沃土中吸收营养,融合借鉴了不少曲调、唱腔和技法,既发挥了小提琴音质、音色和技法等方面的特质,又更好地表现出乐曲所包涵的中华民族的独特韵味、气质和风格。通过分析小提琴与戏曲艺术间交流融合的历史脉络,也对在这条道路上奋力探索的一代代艺术家和他们的小提琴作品做了总结和归纳。  相似文献   

15.
戏曲中的唱腔艺术首先讲究咬字准确、吐字清晰、圆润、饱满。演员所唱的每一个字,都要让广大观众听见、听清、听懂,从而得到美的感染和教育。演唱者不仅要掌握吐字归音的技巧——字头、字腹、字尾的正确掌控方法、步骤,还要懂得唱词辙韵的收声归韵的规律;同时把握和遵循好"四呼"、"五音"的出字之法和审字之规,力求在吐字艺术中做到声韵母过渡浑然一体,收声归韵自然贴切,做到戏谚中所说的:"擒字如擒兔,每字圆如珠"。  相似文献   

16.
湖南花鼓戏的班社发展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草台班时期,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半台班时期,活跃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专业剧团时期,活跃于20世纪30年代之后。  相似文献   

17.
戏曲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精髓。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戏曲艺术走进高校音乐课堂是发挥戏曲艺术教育优势,陶冶学生情操,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举措,是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题材歌剧艺术水平是少数民族艺术综合水平的重要标志。发展少数民族题材歌剧艺术,是全面推动少数民族艺术发展的需要,是新形势下进一步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需要,是时代对少数民族文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民族特色是少数民族题材歌剧的灵魂,是衡量少数民族题材歌剧成败的关键。发展少数民族题材歌剧艺术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9.
晋剧艺术整体性推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遭遇瓶颈。“碎片式”的应用方式,可以看作是更深层次的推广,可以和多领域的文化形式结合,是一种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0.
被称为“快乐剧种“的广西彩调,大多包含着对社会弊病的关注与讥讽,剧中有激烈的道德批判类的讽刺,更有不少揭露对象的荒谬与不谐调的喜剧性讽刺。在艺术上独具特色,主要表现在:一是严肃写实,讥弊讽世,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二是悲喜交融,蹙而能谐、婉而多讽。三是让人物处于自我暴露的地位,达到对丑的否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