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巫"是极具中国本土特色的一种文化现象,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先秦时期就有大量相关文献的记载。本文试图从文字学角度探讨"巫"为何,并以先秦文献资料为背景对"巫"之起源与职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酒与“魏晋风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晋风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现象,它是魏晋时期文人名士们惊世骇俗的精神面貌的高度概括。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使得魏晋文士们常常“借酒浇愁”,排解心中的郁闷。本文试图从酒与“魏晋风度”的关系出发,探讨酒与“魏晋风度”的文学价值以及永恒意义。  相似文献   

3.
巫术与维吾尔族民间医学夏雷鸣世界上各民族的医学发展史大凡经历三阶段:原始经验治疗阶段、医巫相混阶段、医巫分家而医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阶段。周朝之前,“医”写作“”,这是医巫不分的绝妙写照,周*以后“医”写作“”,以汤药、酒药取代了巫术,但民间专行巫术...  相似文献   

4.
“圣人”是儒家思想中一个重要范畴。儒家的“圣人”观念与巫文化时期的“巫”存在着渊源关系:圣人由巫演化而来;先秦儒家诸子的政治实践,直接促成了这一转变演化,也就是说,儒家诸子的政治实践过程也就是他们对“圣人”政治理想的构建过程;巫之所以能演化为“圣人”,有深刻的理论根源、社会历史原因和独特的社会经济根源。  相似文献   

5.
刘勰的《文心雕龙》包含大量艺术范畴,为洞察刘勰的知识谱系提供了宝贵的线索。纵观全书,可以发现这些范畴,许多化用自绘画领域,如“神思”“气韵”“风骨”等。探寻这些具体的艺术范畴在诗论与画论之间的流转,并结合魏晋时期世情时序,可以对六朝时期诗画相互影响、诗论画论相互交融的情况加以考辨,亦可探赜魏晋六朝诗论画论之间的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6.
巫术与维吾尔族民间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巫术与维吾尔族民间医学夏雷鸣世界上各民族的医学发展史大凡经历三阶段:原始经验治疗阶段、医巫相混阶段、医巫分家而医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阶段.周朝之前,“医”写作,这是医巫不分的绝妙写照,周朝以后“医”写作,以汤药、酒药取代了巫术,但民间专行巫术、装神弄...  相似文献   

7.
巫在先周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作为当时知识、宗教、政权等各种权力的集合体,表现在音乐方面应可视为后世乐官的前身。从音乐学的角度对先周时期的“巫”从乐官这一身份进行含义、范畴及其向“师”的转化过程的论述和考证,对于先周时期巫文化的研究是极为重要的层面。  相似文献   

8.
“学生”考     
汉代以前受教育者称“弟子”,东汉末年出现“太学生”的称谓,魏晋时期“学生”成为指称在官学领域受教育者的通用词语,到宋朝,“学生”所指扩展到官学之外的受教育者。  相似文献   

9.
魏晋六朝文学尚“清”成因与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六朝学审美价值取向明显尚清。魏晋以来的谈玄风气盛行促成了魏晋六朝学尚“清”审美价值取向形成;魏晋以来士人们人的觉醒意识表现为对个体仪表风神“清”趣的崇尚,对“清”的理想人格的追求,影响到学领域形成尚“清”的审美价值取向;佛教传入对士人心态情趣的影响亦带来学创作中的清美好尚。建安迄于正始时期学主要表现为清峻、清简;西晋学崇尚清丽、清华;东晋时期学偏向于清淡、清雅,而南朝学最终走向清绮、清丽。  相似文献   

10.
安沙沙 《语文知识》2009,(3):90-91,93
“窃”、“盗”、“偷”是表示“偷盗,盗窃”义的一组同义词,先秦口语一般用“窃”、“盗”,以“窃”为多;两汉时期“窃”、“盗”、“偷”三者同时使用,“盗”占优势;魏晋时期“偷”的使用超过其余两者,并沿用至今。“窃”、“盗”、“偷”的历时更替,反映了这组常用词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1.
《招魂》中关于帝、巫问答之辞一节的解说历来争论较多。笔者以为导致各家观点出现偏差的原因,排除原文有脱讹外,主要是对"掌梦"和"谢"字的理解不同。其实,文中巫阳所提到的"掌梦"强调的是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显然不同于上帝所言的"筮予之"。"谢"字也未必如历来诸家所认定的"谢去"或"徂谢"意,而是作为一种巫术用语,指占卜的结果不灵验。  相似文献   

12.
在壮族民间流传有大量的布洛陀神话叙事。布洛陀的形象既有其历史文化背景,又再现了壮族集体精神的塑造和升华。从"布洛陀"的释义来看,他与骆越族群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洛"或许就是"骆"的民间写法。在他身上,带有壮族早期社会首领的身影,又表现出典型的"越巫"特征,同时还象征着历史上壮族麽信仰与早期政权的相辅相成。他是壮族古国、方国时期的大巫师和级别最高的祭司。这些隐含的历史身份在布洛陀神话的叙事平台上以共时的形态出现,展现了壮族文化的深厚积淀。  相似文献   

13.
《地海巫师》是在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生与死的三组“二元对立”的基础上展开叙述的。而这一二元对立的结构特点恰好符合格雷马斯“符号矩阵模式”的建构基础。因而采用“符号矩阵模式”来分析其深层叙事结构并透过这一结构进而探寻整部小说的深刻内涵可以发现:一方面是“人”与“非人”的较量体现“本我”的制服与“超我”的实现;另一方面是“反人”与“非反人”的对立将价值体认从误区引回到正途。  相似文献   

14.
敦煌经济文献不仅对汉语史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可以为历史学、经济学、考古学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非汉语言研究者,可能因缺乏训诂学、语言学的知识,对敦煌经济文献的解读上,就难免会出现偏差。本文因对"团锯博士"是专门从事锯的打造或修理的手工业者之释义存疑,从"团"在敦煌经济文献中的使用特点出发,以及"团"与"看"在词语使用和词义上的相似性等特点,指出敦煌经济文献中的"团"有款待、招待义,"团锯博士"不应理解为手工业者的名称,其实是一种误读。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独特文化现象之一的“八卦”文化,是巫史文化的产物,在早期中国文字演变过程中,承担了重要的角色,它既是中国文字表意化的方法根据,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美学奠基。  相似文献   

16.
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村社会,农民就医过程中的关系资本运作正以一种集体越轨的形式日益显现并呈现出一种集体无意识甚至包容的状态。农民就医过程中的关系资本运作是行动个体在我国现行医疗卫生体制客观背景下,在与医生(医院)面临医疗利益冲突并由此产生社会性紧张的情境下,试图从其生活世界出发,通过病人——医生关系“拟熟人化”缓解社会性紧张,从而实现其医疗利益的策略性行动。  相似文献   

17.
杰克弄伤了他的手腕.于是他的妈妈带他去看医生。医生给杰克的手腕打了石膏。然后杰克问医生:“医生,我手腕上的石膏弄掉后.我能弹钢琴吗?”  相似文献   

18.
辞赋源流谈     
原始巫祭仪式活动造就了辞赋产生的客观环境,巫祭咒语成为辞赋的萌芽。辞赋的许多特点都来源于巫祭活动的仪式和咒语,这不仅直接影响了辞赋的源,也影响了辞赋的流。辞赋的发展透露出文化的力量和社会时代变迁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陈布雷作为民国时期著名的报人,享有“报界奇才”的美誉。而在他十九年的报业生涯中,担任《商报》主笔这段时期又是他报业生涯的顶峰.本文从陈布雷《商报》时期政论文的语言、内容、结构、思想和局限性五个方面入手,对陈布雷《商报》时期新闻评论特色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概括.  相似文献   

20.
幽默与笑话     
志东 《今日中学生》2011,(25):24-25
A Tom is interested in medicine. He wants to be-come a doctor when he grows up. He wants to be an eye doctor, but his father wants him to be a denti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