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们总是认为管理者是强势,被管理者是弱势,被管理者总是受管理者的随意摆布,这是对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关系的严重曲解。事实上,管理者更多的时候是对被管理者的一种妥协。所以,有人提出,管理就是管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个崭新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更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时代工程。胡锦涛同志指出,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必须着力增强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开展群众工作和维护社会稳定等六个方面的本领。这六个本领,是对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在新形势下的能力要求,  相似文献   

3.
傅登顺 《教书育人》2008,(10):10-11
人们总是认为管理者是强势,被管理者是弱势,被管理者总是受管理者的随意摆布,这是对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关系的严重曲解.事实上,管理者更多的时候是对被管理者的一种妥协.所以,有人提出,管理就是管理者为被管理者提供或者创设自由发展的空问和发挥个性特长的机遇.也有人提出,低层次的管理是人治,中档次的管理是法制,高层次的管理才是文化管理.所以创设"空间和机遇"也好,"文化管理"也罢.其目的是为了告诉人们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不是对立与冲突,而是对话与合作.通俗地说.管理就是妥协,学校管理更需要妥协的艺术.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根据目前我国国情审时度势、正确决策的结果。澳大利亚是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近几十年来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稳定,国民殷实,生态环境良好。其主要原因是制定切合实际的经济政策,大力发展经济;注重环境保护,强调人、自然和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推行高福利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为整个社会的稳定提供基石;强调政府就是服务,真正把服务落到在实处,避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矛盾和对立;等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借鉴和参考澳大利亚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先进做法,有助于我们扬长避短,更好、更快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径”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英 《考试周刊》2011,(1):230-23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是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确定的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执政宗旨与社会理想。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诸多学者从和谐社会的运行机制、构建重点、基本原则、协调关系、制度保证等方面作了探讨。本文就近年来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社会与大学生人格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整个社会各个方面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人。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发展社会主义的神圣使命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任。针对大学生人格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论述了如何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更加深入开展大学生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7.
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问题是社会发展中能否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一个重大课题之一。在强调发展的同时必须更加突出公平的地位,以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促进社会的和谐;在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中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党和政府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加深对党的执政规律认识的结果,是全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结果,是改革严放深人发展提出的全新历史性课题。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到学校,就是要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9.
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入展开,笔者从如何构建大学英语"和谐课堂"入手,提出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协调师生间及学生间的关系,优化教材、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评价四项功能,营造和谐课堂氛围,从而达到获取最佳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这就给以协调劳动关系为己任的中国工会提出了新课题。  相似文献   

11.
管理是社会化生产的客观要求和直接产物。管理的任务,首先是制定制度,然后由管理者抓制度的落实,以此来控制被管理者的工作进程,检验其工作质量,从而实现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的职能。这即为“管”。其次是“理”。“理”则要求管理者在“管”的过程中,根据遇到的实际问题,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保证工作程序的顺畅运行;要及时采集外部和内部的信息,不断修订原有制度中制约工作运行的条款,并对被管理者提出指导性的意见,以保证计划工作完成的质量,从而实现管理的协调、指导的职能。由于“管”和“理”的内涵不同,“管理”本身就…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所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科学发展观,正是针对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迷失了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偏离了社会之"善"(不损害一人利益而反应和体现所有公民的更高层次的需求),而一味地追求"善的型"(生产力或者国民经济总量)这一问题。党和政府正是是站在历史的特殊发展阶段,对过去几十年的社会发展模式的一种总结和理论反思,为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之善"标明了最终的路线和方向。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关键时刻作出的科学决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如何重估学校德育的目标定位,如何生成学校德育的新的生长点,如何推动学校德育理念、载体、途径、方法、手段的不断创新,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时代课题。为此,上海市科教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与本刊编辑部于近日召集相关的专业研究者召开了“学校德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讨会。特选刊其中一部分发言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协调社会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调整社会利益关系是其应有品性。其中,宪法的有效实施是宪法利益调整功能得以实现的关键;构建利益关系协调的和谐社会是宪法利益调整功能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初步探索的成果。重温《论十大关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诸多提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积极发现和处理各类矛盾;必须紧紧抓住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必须协调各方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完成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高度,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充满创造活力、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稳定有序的社会。统一战线作为同与异的矛盾统一体,体现和追求的也是一种和谐,在本质上是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一致的。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统一战线又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手段和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郭殿昆 《辅导员》2010,(4):32-34
和谐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融洽、和睦相处的一种真实体现。构建健康向上的和谐校园,首先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而要想构建这种和谐的校园,就必须要构筑良好的、健康向上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包括着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即领导与教师)关系、师师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等多个方面,下面我根据自己的认识和实践,来谈一谈如何处理好这几种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观点对现阶段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和组成部分就是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一种“立体化”生存状态,即在意义世界支撑下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与统一。然而,在当前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的立体化生存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如何走出危机,真正实现“立体化”生存状态,这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给予充分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学校工作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创建和谐校园,要做到管理者内部层面和谐、干群和谐、师师和谐、师生和谐、生生和谐、家校和谐及学校与外部关系和谐。这样,才能营造一个人际和谐的良好环境,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