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艳 《华章》2013,(32)
中国封建宗法制下,妇女的地位低下,承受着封建君权、族权、父权和父权的压迫,妇女的法律地位十分低下。但是在男尊女卑的社会中,居“卑”的妇女,若一旦犯罪中国传统社会刑罚对妇女是“从轻”的,我们从汉代和唐代看法律都可以看到刑罚对妇女的体恤,但是这并不能改变妇女卑弱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唐代的女性向来被认为是封建时代比较幸运的一群,她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但她们毕竟没有超脱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因而又在法律、伦理上受到种种歧视和压制。这种悖反现象和两面性,既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是唐代妇女自主抗争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大量丰富的有关唐代妇女的墓志,为探知唐人对妇女的看法,洞悉唐人的文化心态和思想观念提供了依据。从妇女的墓志铭看,唐人妇女观存在两个层面:一是受传统儒家伦理观念的影响,唐人并未摆脱“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仍将妇女定位在专注于家庭内务的贤妻良母的角色之上,且总是强调已婚妇女对于舅姑的顺从,对于丈夫的贤惠,并极力宣扬“三从四德”;二是唐人的妇女观有较开明的一面,体现在对妇女再嫁的认可,对宗教信仰的宽容和对妇女才学的赞赏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务实进取、繁荣自信的文化气象下,唐代妇女生活呈现出自由开放的特点。唐代妇女生活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开放大胆的婚恋观,积极主动的参政热情及服饰、社交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这种开放性背后有着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面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5.
妇女婚姻主流观念在唐王朝几经变化,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显现出异彩纷呈、丰富多彩的特点。主要有初唐的“门第观”、盛唐的“开放观”以及中晚唐的“才子佳人观”。而唐代社会民族融合、经济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转变,是影响唐代妇女婚姻主流观念不断变化的重要因素,对我们研究现代婚姻观念有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元代平民妇女婚姻生活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元代,北方游牧民族论财购妻和收继婚俗使汉族平民妇女成了婚姻双方家庭的经济筹码。下层化对游牧化的兼容,为男性社会奴虐妇女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封建传统女性观、婚姻观的长期积淀强化了妇女自身的依附意识,使女性自觉不自觉地兼充着可悲的受害施暴双重角色;它更加重了平民妇女的灾难。她们对苦难命运的抗争却是最低级、生理的、非理性的。而这种男尊女卑旧意识现象至今仍存在。因此,本对我们重新认识元代社会、从新视角认真审察妇女问题都有着重要的启迪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唐代现实主义杰出诗白居易关注妇女问题的诗作进行归类解读,从贫妇、宫妇、商妇、弃妇、征妇、歌妓等几类人中,审视中国封建社会复杂的文化环境,揭示出妇女充满崎岖和痛苦的悲惨命运,进一步分析了白居易的现实主义创作观。  相似文献   

8.
儒家妇女观与现代女子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在纵向考察了诸如“男尊女卑”、“三从四德”和“无才便是德”的儒家妇女观的基础上,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现代妇女教育,如“四自”的女子理想信念教育,女儿-妻子-母亲-事业的人生教育和提高素质、不断便新知识的终身教育。  相似文献   

9.
胡适认为传统的“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等封建纲常礼教是中国妇女解放的最大障碍。他反对缠足,反对片面的贞节观,主张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他特别强调通过教育培养中国妇女的“自立”精神和能力,使妇女全而自由的发展,成为具有独立意志的、社会的人,从而使近代中国社会愚昧、落后的面貌有所改观。  相似文献   

10.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昌盛的时代,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它又是一个很开放的社会,这使得唐代妇女处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中,也使她们有机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地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使自己的民事权利得到提高,这主要体现在唐代妇女拥有一定的个人财产所有权。本文从妇女在家庭中的不同角色出发,论述作为女儿、妻子、母亲的唐代妇女在个人财产方面的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