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内在逻辑体现在四个方面:人是其内在逻辑的出发点、自然是重要范畴、社会是中心范畴、社会活动是纽带。马克思主义学说就是在其逻辑内部的核心要素相互关联中而构建,其整体性便在不可分割的逻辑要素关联中彰显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逻辑整体性对“原理”教学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实践范畴与马克思主义的总体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范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逻辑的基础.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探讨由哲学层面的实践范畴向马克思主义其他领域(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转化的中介范畴.生产社会性范畴是实践范畴向政治经济学范畴转化的逻辑中介,权力范畴则是政治经济学范畴向科学社会主义范畴转化的逻辑中介.马克思主义就是以实践为逻辑起点和逻辑线索,以若干个中介范畴为纽结联系起来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整体性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个科学的整体体系,其整体性包括研究方法的整体性、理论内容的整体性、逻辑结构的整体性、历史发展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由原来政治学一级学科中的一个二级学科,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重要学理根据之一,就是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科学体系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必须反映和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4.
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为出发点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问题,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一个重要视角.从原初马克思主义的建构过程来看,马克思恩格斯理论学说建构过程的主要逻辑理路体现了原初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逻辑一致性,即原初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涵所在;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阶段性来看,阶段性正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为中心向各个方面的...  相似文献   

5.
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为出发点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问题,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一个重要视角。从原初马克思主义的建构过程来看,马克思恩格斯理论学说建构过程的主要逻辑理路体现了原初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逻辑一致性,即原初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涵所在;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阶段性来看,阶段性正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为中心向各个方面的展开,本质上是相同主题在不同历史时代的具体化;从马克思主义的国别形态与原初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来看,马克思主义作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应用上具有广泛性,各种国别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与原初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探讨整体性问题,还必须澄清刻意制造马克思主义内部对立的各种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内在逻辑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以其基础理论的地位,为后四个二级学科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奠定了理论基础,而后四个二级学科也为前一个学科提供了研究和建设的目标趋向;前四个二级学科以其理论及理论与现实结合的研究,构成了一级学科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整体,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种实际应用,构成了一级学科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人的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上的研究去向。这一内在逻辑体系的特点是:在“整体性”中得到阐明;在体现马克思主义生命力中得到展开;在加强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中得到发展。我们必须按照学科内在逻辑体系的要求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  相似文献   

7.
论整体性视野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价值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课题,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性视野中观照和提升.在整体性视野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应有之义,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整体性建设的逻辑要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全面提升的内在需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的逻辑内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是三个重大的理论范畴。三者之间的逻辑关联和有机统一内蕴着丰富的理论思维信息。解读这些信息是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创新的重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大使命。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生命力的体现,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本质,而中国化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时代化的逻辑前提。理论思维的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相互促进的现实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9.
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文本内容为确证依据,以科学体系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即有自己的科学理论基础、有需要解决的时代课题、有相互联系的基本理论观点和经过实践证明的真理性为立论原则,论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由其科学体系的内在规定性决定的,在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完整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的内在需求。确立和坚持文本视域下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是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和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内在统一的根本性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0.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和理论体系的固有属性.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诞生之日起,其整体性问题便一直备受人们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被视为一级学科建设,这就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科学平台,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也就愈加凸显出来并得到相应的研究,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方面,学界也取得了不少共识,但存在着将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整体单一化或"线性进化"解读的倾向.  相似文献   

11.
阐释了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的学理逻辑。以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和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理论为指导,分析了社会系统的要素和结构,论述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的内在要求及改革的内容、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对于加强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理论界围绕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整体性的内涵、加强整体性研究的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从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逻辑主线或总体性范畴等角度挖掘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就什么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及如何加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取得了重要成绩。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还存在不足,需要从哲学高度、直面现实的深度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13.
劳动范畴作为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其贯穿于马克思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当中,成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枢纽([1]),在马克思整个理论大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学术界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重视程度都颇高,因此科学掌握马克思劳动范畴相关理论的发展动态是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需求([1]),在马克思整个理论大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学术界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重视程度都颇高,因此科学掌握马克思劳动范畴相关理论的发展动态是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需求([2])。当前学术界对马克思劳动范畴相关理论的研究从内涵、形成过程、内在逻辑,以及属性和外延的拓展上应更加清晰,并且要着重从马克思的相关文本出发兼顾哲学以及政治经济学领域对现代人工智能社会发展背景下的劳动范畴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研究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即整体性是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基础、整体性是理论的内在逻辑联系、整体性是内在整体与外在整体的统一.这三个方面不是割裂的,也不是并列的,它们本身就构成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整体性的角度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主要是从宏观上分析和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其基本思路是把纵向的历史的研究与横向的内在逻辑的研究相结合;文本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党的几代领导集体著作的研究、党的文献研究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根据“05”方案设置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具有内在的整体性特征,这不仅体现在每门具体课程的教学中,也体现在不同课程之间的相互关联上。在教学中,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整体性教学的客观要求具体化为统领教学的科学意识、规律意识和信念意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整体性的教学模式主要由整体性教学理念、整体性教学组织基础、以课程团队为核心的衔接性教学模式、整体性教学管理和教师考核方式等环节构成。  相似文献   

17.
阿尔都塞"总问题"概念具有三重意蕴:总问题是内在的思想整体;总问题是潜在的深层结构和隐性的理论框架;总问题是形成和统摄问题域的思想生产方式.深刻理解"总问题"概念的三重意蕴对我们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不断发问的开放的思想系统,在不断思考和发展中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熟读文本,在理解马克思主义著作的深层结构和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把马克思主义看成内在的思想整体,反对分析目的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意识形态环境,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18.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和内在品格,整体性方法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以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为理论基础,探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贯彻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思想与方法,需要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理论魅力和说服力;需要教师注重对理论的提炼,实现从学科、课程到教学的有效转化;需要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第三次分配是以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为表征的新型分配模式,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的重要制度成果。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寰宇中,分配形态将随着人类生产方式变迁的大致轮廓经历三个历史位阶,第三次分配从属于分配形态的历史高阶,是通达“基于需要的按需分配”理想图景的重要节点。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第三次分配的生成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从现实逻辑来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新分配制度的生成提供了基本前提;从理论逻辑来看,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及其衍生的共享伦理思想为新分配制度注入了伦理道德的意蕴;从制度逻辑来看,中国共产党内在先进性和人民性的实践外化助推了新分配制度的最终生成。第三次分配是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有机构成部分,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研究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第三次分配的生成逻辑,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长远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固有属性之一,这种整体性主要体现在它是一个逻辑整体、内容整体和方法整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个完备的课程体系,教学理念是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念,教学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教学方法是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研究整体性,是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神实质的根本。文章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如何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与马克思主义逻辑整体性的思想对接,教学内容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精神对接,以及教学方法与马克思主义方法整体性的实践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