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正 《棋牌世界》2004,(8):27-27
纽约诗画琴棋会董事郑勤霖先生也是纽约北美象棋会永远名誉会长。历届诗画琴棋雅集之棋艺部均是由该棋会加盟活动。此外,每年春节期间棋会都举办有奖象棋比赛;近年还设立青少年比赛奖项。如今的“复兴杯”及明春的“金猴杯”锦标赛都注重培养新人,提高他们的棋艺水平。这几年,郑先生在丰富社区文化活动,推广象棋方面,一直得到中华公所的肯定、支持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2.
象戏在唐代,就是以文化形式流行的,唐代四大艺术琴、棋、书、画,其中的“棋”指什么呢?从现存古织锦的艺术图案来看,就是指象戏。当时四大艺术是文化人的必修课,所以象戏在文人中十分流行。  相似文献   

3.
近来,网上棋友热议棋例裁决中何为“有关联”,且炒得沸沸扬扬,各抒己见,争论不体。例如,拜仁棋友在广东象棋网“裁判天地”提出:“何为‘两块棋’?无论是中国99规则,还是中国2011试行棋规,还是其它什么棋规,都用得子作为判断是否为‘捉’的核心依据。  相似文献   

4.
考眼力     
马戈 《健身科学》2010,(6):59-59
华安看来看去,怎么看,这只车都没好地方去。难道说不能走车?他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不会是炮一平六吧?不行。黑还是前卒平4,仍是杀棋。不知不觉间,额头上沁出了一层细汗,却听得那边秋香对着小狗说:“锄禾日当午,傻看着我做什么?跟我学呀,锄禾日当午……”那小狗“哇呜”叫了一声,秋香乐了:“你是说‘当午’吗?嗯,我的好狗狗,学得真像。来来来,再说一遍,‘当午’,‘当午’……”  相似文献   

5.
象棋小语     
很佩服古人,发明了象棋——这一倍受人们青睐和喜爱又益智怡情的体育运动。从此,楚河汉界间多少英雄儿女不再寂寞,闲暇时拎出棋盘,铺于地上,搬一小板凳,酣畅淋漓地与对手拼杀几百回合。  相似文献   

6.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不知道,那么多磨砺算不算是上天特意安排的,经过严格的训练.从1988年开始,我的象棋之“剑”,渐渐出鞘了。那年,棋队内部按惯例年初进行严格选拔,那年头‘,全国性的大赛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7.
流星橘隐     
第十三回 杰门三剑 金天为尊 海阔评好友 飞落初约 端倪可品 破局分两头 江湖有时候简简单单,有情有爱,义薄云天. 阿飞和那个摊主下棋的事,于渊深看在眼里.当众人散场后,他把阿飞领到一边说:“阿飞,有一件事你应该了解一下.、‘棋杰’奕无名有三大弟子,老大是大徒弟,其功力比少年深,少年是关门弟子.还有一个是二弟子金天,金子的金,天下的天;他们三个并称‘杰门三剑’.二弟子金天深得‘棋杰’奕无名真传,由于经常在南方游弈,所向披靡,有‘南金天’之称.少年、老大先后败于你,要不了多久,金天就会来大连找你.到时候我会通知你,不过你要准备好,他可是难对付.他精于‘征西’局,甚至超过他师傅的研究,这个人绝对不能小觑.不知你对‘征西’的研究如何?他一定只摆‘征西’局的.”  相似文献   

8.
我的想法     
王元 《围棋天地》2007,(15):80-82
在上一期的最后,我说:“面对‘李氏布局’,为什么怎么变都可行?既如此,‘李氏布局’好在哪里?”对此,了解职业比赛状况并熟读本刊的棋友,也许会感到意外吧?因为,就在上一期的《围乙行韩流》一文中,青年高手余平明确说道,这一布局“是黑棋有力的布局”,在本刊第8期的《勋之棋》一文中,青年高手段嵘也说该布局“黑方棋形舒展,子力配合生动”。更因为——  相似文献   

9.
“琴、棋、书、画”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四艺,有悠久的传统。推想在当时稍有层次的文人都应该谙熟,比如今人的会玩电脑、开汽车、打麻将那样普及。四艺中琴、书、画流传下大量精美无比的传世作品,但“棋”古人留给我们的却不多。 “棋”包括棋谱和棋具,而后者更是鲜得一见。为什么呢?窃以为是淹没于藏家,没有深入挖掘之故。笔者三年前开始收集中国象棋棋具,但收获有限,本文仅是抛砖引玉,以求教于象棋收藏的大方之家。 古文献中关于棋具的记载几乎是空白,有的只是个别诗句中提及或非常简短的记载,迄今为止关于棋具(包括棋子、棋盘、…  相似文献   

10.
第十八袋烟:棋校来,康大哥,坐,经常读你的文章,但我觉得你不把这个棋校写进去,这文章就多少有点缺憾了。我是棋校学生曾帅鸣的父亲,我叫曾光,现在锦州电力学校任团委书记。我也会玩象棋,但玩得不好,因为我以前对象棋根本不感兴趣。我认为和钢琴、书法、美术等才艺项目相比,象棋就是引车卖水之流在街头打发时间的玩艺,难登大雅之堂。虽然我儿子喜欢下棋,可我从不支持他,硬逼他去学弹琴、画画,尽管他现在琴弹得没有调,画画得没有形。  相似文献   

11.
《棋艺(象棋版)》2006,(1):53-53
12 3 4 5 6 7 89 第四章棋例 第四节棋例细则(9) 19.车被马牵制不能移动时,无论 马是否有根,均不能以任何子长捉车, 否则判为负局。 着法红先(图l) 产 些 婴髯才告 门 阵 产甲 蕉 声人 严 肖 口 ‘ /以、 /昨、\ 纂 ‘ 山阮赢- 一飞笋丁 漏摘三 口 r日 L- 膺 州 「卜一 园 牵迄 努 勺 L r 扇 污瞥 纂 匕砚 目 场衅石 石驻、 厚 易 , r 簇_ 践 阵 闭 甲 闰 尸咫 盼叫甲理 纵 犷 尚竺 弘 口 尚 J ‘ 带 丐 粤 摹 ha 口 ‘泛 产 门 卜 口 寮 司 彝 纂 黑国 r 州 气 尸 丫 了 飞 厅 赓 酬” r 口 口 口 口 口 曰 烤 辫 鹭 否 门 口 月 甲 …  相似文献   

12.
王永林 《收藏》2012,(7):39-41
曾见某收藏类杂志2011年第1期上有一篇谈论清代中期画家戴熙的文章,名《清代画坛的"后起之秀"——戴熙山水画赏析》(下简称《赏析》),在论及戴熙(1801~1860年)钤于《琴言鹤听图》上的一印"与江南徐河阳郭同名"(图1)时,该文作者说:"据我所知,‘与江南徐河阳郭同名’落款印,在戴熙的画中少见,‘同名’不是说与徐郭这个人名字相同,而是指两人‘同’是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同’在这一年榜上有‘名’。"《赏析》一文作者这样的解释,笔者认为不妥。其实恰恰相反,戴熙此印文的意思  相似文献   

13.
评刊表     
如图形势.是1995年齐齐哈尔市职工象棋赛中安排的一盘优秀棋手表演赛的精彩人局形势。执红棋者王崇异是上海下乡知青.返城落户在齐市。此人少年时曾在上海棋校学棋,与象棋大师于红木同班,受过专业训练,其实力在齐市前八名之列,后来回归上海再无音讯。  相似文献   

14.
诘棋新作     
本人在“诘棋新作”28中的“盘石诘”写过“‘诘研’的‘保留劫”’一文,未曾想得到三村智保九段的回应。他在博客上贴出此文,说“诘棋新作”是他个人的最爱,其作品拿到“诘研”是再合适不过的。多谢三村九段的抬举,虽未曾谋面,想到本人的雕虫小技在“诘研”上现眼,实在汗颜。  相似文献   

15.
《中华武术》2005年第1期刊载薛蔚昌先生《体会太极拳的“松”》一文,文中说:“如果没有‘紧’,就谈不上‘松’了。但这种‘紧’系‘意’紧,不是僵、硬、绷意义上的紧。‘紧’体现在形体动作的‘上、起’中,这里体现为‘提顶’与‘松沉’相对称,不可缺一,若缺其一,那就偏了,犯了拳论大忌——‘偏沉则随’;反之亦然。”其中所引拳论“偏沉则随”应是什么意思呢?  相似文献   

16.
布局新招     
1.炮二平五 马8进7;2.马二进三 卒7进1;3.兵七进一 马2进3;4.马八进七 车9平8;5.炮八进二 象7进5;6.车一平二 车1进1;7.车九进一 车1平4;8.马七进六 炮8进3;9.炮五平六 车4平8;10.相三进五 炮2退2;11.炮八退一 卒7进1;12.马六进七 炮8退2;13.马七退六。红方马七退六回马盘河,这是2003年“千年银荔杯’全国象棋甲级联赛第13轮湖北小将汪洋先胜火车头谢岿的对局中出现的新招。在2003年全国象棋个人赛甲组第6轮广东许银川先负火车头谢岿的实战对局中,许银川这步棋是走炮六平七,以下炮8平3,  相似文献   

17.
第九条:棋行紧处线路要活 很多初学者对于行棋的认识很简单,认为行棋就是你走一步我走一步,你攻我守,我攻你守,一步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思维.一步棋看似简单,但是要走到哪里,下一步怎么办,都是要思考的,而且都是在将要走动的这一着棋内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8.
浅述杀棋的运用 上一讲跟大家谈了杀棋的训练方法.本讲谈一下杀棋的运用。首先是直接的杀棋不容错过。图1是老师(执黑)对小学员(授子)的指导对局,红方就有杀棋:  相似文献   

19.
行棋计划     
行棋计划的制定和实现,是对局时最关键部分,是战术执行和战略实施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初中级棋手最容易忽视的部分,往往有些中级棋手算得很深,但是还是赢不到棋,为什么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行棋没有计划性,见着拆着,被对手牵着走。这样算来算去,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下法,久而久之,自己把自己的棋路算死了。  相似文献   

20.
《棋牌世界》2004,(12):27-27
我认识吕罗拔,是在1982年,在新加坡象棋总会。在那次赛会,他给我的印象是:处下风时,神色自若;处上风时,也不喜形于色,总是那么沉着。据此,我判断他是棋界的高手。后经棋友的介绍,得知他是商人,因而推想他的经商手法,必有独到之处。果然,后来证明我当时的观察无讹,他是一名成功的商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